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科普活动的方案设计

儿童科普活动的方案设计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儿童科普活动主题确定之后,活动如何实施、实施的依据、实施后如何评价,即策划活动方案是亟待解决的。活动方案主题即为儿童科普活动的“主线”或者“主旨”,该科普活动的所有内容均是围绕这条“主线”依次展开的。儿童科普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动态的、生成的、弹性的,要给予家长和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一)活动方案的策划

当儿童科普活动主题确定之后,活动如何实施、实施的依据、实施后如何评价,即策划活动方案是亟待解决的。活动方案是科普活动教师根据活动目标、编订原则而制定的,包含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工具与材料、注意事项、活动对象、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评价、活动拓展与延伸,如图3-2所示。

儿童科普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活动方案主题即为儿童科普活动的“主线”或者“主旨”,该科普活动的所有内容均是围绕这条“主线”依次展开的。确定儿童科普主题是科普活动组织实施的基础,对于整个活动内容框架的搭建以及活动顺利地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活动目标要明确、有针对性、切实可行,要以学生通过这项活动的收效来表示,通常涉及三个维度:基础知识的获得;基本技能、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即为传统意义上的三维目标。基于儿童科普活动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的特征,每个活动在活动目标中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校外教育不同于校内教育,活动目标的设定要做到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获取,要特别注重学生自身的过程体验,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得到提升。

图3-2 活动方案包含的内容

活动工具与材料是指在儿童科普活动中必需的用具设备,可以是简单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常用器具、仪表;模型机械加工设备专用教室;各兴趣小组活动中所需的工具,也可以是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纸张、剪刀、水彩笔、蜡笔等活动中会使用的工具。

注意事项在儿童科普活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参与者一般是3~8岁的儿童,年龄较低,安全问题是活动过程中必须要强调的问题。此外,有些科普活动中会涉及一些危险用具,如剪刀、水果刀等,因而在每个儿童科普活动中要提前说明可能存在的危险,让参与者提高警惕性。

活动对象明确了活动开展的年级或年龄段,可粗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年级段,这里所指的儿童科普活动,主要涉及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阶段的学生。为了更详细、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根据活动内容以及学生认知特点可对活动年纪段进行细分,如幼儿园小班(3~4岁)、幼儿园中班(4~5岁)、幼儿园大班(5~6岁),小学低年级(1~2年级;6~8岁),活动对象的年级分布如表3-1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科普活动可以适用于多个年级段。

表3-1 活动对象年级段划分

儿童科普活动的活动开展场所不固定,可以是科技馆、艺术馆、自然博物馆、儿童活动中心、少科站等校外教育基地,当然科普活动场所不局限于教育基地、科普教室,若有机会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参与者走进大自然、进行野外实践活动,可以步入社区、服务社区,扩大儿童科普教育阵地。

活动内容即为活动流程、活动的具体步骤,是儿童科普活动的核心部分,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依据。教师在选定活动主题、明确活动目标、确定活动场所之后,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要着手活动内容的范围、学段、制定活动开展计划,文字不在多,要有概括性、条理性。

活动评价是儿童科普活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一个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离不开对活动的评价。在儿童科普活动中,活动评价通常有两种形式:学习单和评价表。学习单主要包含一些小问题、小测验、观察记录结果、活动体会等,由于儿童科普活动参与者年龄较低,一般不采用,以评价表的形式居多。评价表是教师或家长针对学生科普活动过程中的表现,选取若干评价标准,给予的一定评价,可以按照等级评定,以“小纸大学问,娃娃探纸在行动探究活动”为例,(如表3- 2所示),也可以以分值评定(如表3- 3所示),评价表中的评价标准可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做出相应的修改。

表3-2 等级式评价表

表3-3 分值式评价表

活动拓展与延伸是在基本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些拓展性的思路和建议,可以给学生和教师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供学有余力、有条件的使用者酌情使用,从而更大地发挥出该活动的作用,进一步提出新的拓展线索,形成一个开放、发展的格局。如在“农作物体验——我能行活动方案”的活动拓展与延伸部分,提出新思路:开展以“采摘节”“丰收节”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科学素养等诸方面的成长,同时有效地丰富了活动形式,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二)活动方案的论证

儿童科普活动方案设计好之后,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反响和社会效益,都需要对儿童科普活动方案进行认真仔细的论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儿童科普活动要以儿童发展为本。具体来说就是,要确立以促进儿童和谐发展为取向的活动目标;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活动内容;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活动实施;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活动评价;落实以民主为原则的活动管理。

(2)儿童科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还必须具有趣味性和创造力,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与校内教育相比,学生对参与的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性,如何成功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是儿童科普活动首要考虑的问题。因而科普活动内容要富有创意、形式要新颖活泼;活动中所使用资源的呈现形式、活动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要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和热情。

(3)将最容易表现出主题的活动形式确定为活动的主要形式。由于3~8岁儿童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活动内容的设计,包括内容选取、呈现方式、语言组织、任务安排等,都要考虑到儿童年龄的特点、在儿童的接受范围内。另根据活动需求,可以采用亲子活动,辅以家长、教师的帮助,使活动顺利开展。

(4)活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与自然科学主题直接相关的教育,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即围绕主题采用各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绘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团结协作能力、初步调查研究和分析能力等。

(5)儿童科普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动态的、生成的、弹性的,要给予家长和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由于活动过程中,参与者会迸发出更多的想法和灵感,如若设计过于僵化死板,会限制他们的发挥,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也不利于活动的动态生成和完善。

(三)活动方案的修正和补充

因原计划考虑不周、自然或人为因素发生变化,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果断地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活动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补充,并及时告知其他基层参与组织者,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活动方案不宜修正过多,否则会打乱整个活动原有的先后次序,甚至越改越乱影响到该儿童科普活动的实施。因而最好是针对某些内容不够全面、要求不够明确的部分做出修改或补充,达到更完善更易操作的目标,例如:

活动名称:小“纸”大学问,娃娃探“纸”在行动活动

▷原计划中第一阶段:课堂探究活动。

(1)活动“纸的奥秘”:初步了解纸的来源、用途等(幼儿园小班)。

(2)活动“各种各样的纸”:进一步了解纸的种类、生产过程及用途等(幼儿园中班)。

(3)活动“水中花开”: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的不同吸水性(幼儿园中班)。

(4)活动“好玩的纸”:探索纸的不同玩法(幼儿园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

(5)活动“大力士纸绳”:感受用餐巾纸拧绳时的松紧与纸巾承重之间的关系(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

(6)活动“会唱歌的纸”:用多种方法探索不同的纸发出的声音(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

(7)学生个别化活动:“自制纸浆”“纸张叠高”“折纸活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

▷补充探究活动:自制纸浆可以利用果蔬垃圾造纸,教师可以给出具体步骤。

选取卷心菜叶、芹菜茎、芹菜叶、香蕉皮、柚子皮以及甘蔗渣等六种材料进行造纸实验,探究一套可行的适用于果蔬材料的简易造纸实验方法,并可比较不同果蔬的造纸效果,步骤为:

(1)粉碎 取100g菜叶,将其切成小块状,越小越好。

(2)打浆 将碎块放入打浆机,加入100m L的水,打浆4~5min。

(3)压制 将纱布平铺在木板上,再将制的纤维浆平铺在纱布上,上面再覆盖上纱布,用圆桶瓶将纤维浆压制成薄薄的一层。

(4)干燥 阴干再烘干,制得纸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