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称为记忆潜伏期的延长。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幼年健忘”,3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记忆最初表现为习惯化和条件反射。儿童的语词记忆发展也最晚。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在儿童的记忆中,无意记忆占主要地位。学前儿童机械记忆表现突出。

一、记忆发展的趋势

儿童出生后即已产生记忆,到入学前,记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如下:

(一)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记忆保持时间也称记忆的潜伏期,指的是从识记材料到能够对材料再认或再现 (回忆)之间的间隔时间。儿童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称为记忆潜伏期的延长。比如,1岁前再认的潜伏期只有几天,2岁可能延长到几周。回忆的潜伏期也逐渐延长。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幼年健忘”,3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从记忆提取的方式看,记忆可以分为再认和再现 (回忆)。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记忆最初表现为习惯化和条件反射。习惯化是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是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就是再认。最早建立的条件反射是最初级的感知和运动性的反射,当原来的条件刺激物再次出现时,儿童做出与以前相同的反应。这也是一种再认。

从个体发生看,回忆是在儿童2岁左右逐渐出现的。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回忆和再认的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小。比如,让儿童看12张图片,4岁儿童能再认全部12张,却只能回忆2~3张;10岁儿童能再认12张,却只能回忆8张。

回忆和再认的差别是由于其活动机制的不同。再认依赖的是感知,回忆依靠的是表象。感知是儿童自出生以后就已经具有或开始发展的,表象则在1.5~2岁才开始形成。另外,感知的刺激是在眼前的,立即可以引起记忆痕迹的恢复;表象的活动还有待儿童在头脑中进行搜索;而记忆的首要问题不在于储存,而在于检索。

(三)记忆容量增加

儿童记忆中所保留的信息容量起先是很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1.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材料的数量。年龄不同,记忆的广度也不一样。成人短时记忆的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而儿童则达不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广度逐渐增加,直至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

2.记忆范围

记忆范围的扩大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婴儿期,由于儿童接触的事物数量和内容都很有限,记忆的范围极小。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和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多样化,记忆范围也越来越扩大。

总之,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主要不在于记忆广度的大小,而在于把识记材料联系和组织起来的能力有所发展。正是这种能力,使儿童能够识记并保持更多的范围、更广的知识和经验。

(四)记忆内容变化

记忆内容指的是记忆材料的形式和性质。材料为直观形象类的记忆活动称为形象记忆;语言文字类的记忆则称语词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差别逐渐缩小。若再进一步划分,形象记忆又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狭义的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或动作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一切生活习惯上的技能、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中的动作都是依靠运动记忆来掌握的。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对喂奶姿势的食物性条件反射即属于这种记忆。婴幼儿学会各种动作,掌握各种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学习技能及各种运动技巧,都依靠运动记忆有关的运动技能和行为习惯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情绪记忆出现较早。比如,新生儿已经明显地出现了惧怕情绪的记忆。婴幼儿对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容易识记和保持。情绪记忆与皮下结构,特别是丘脑有密切关系。因此,虽然儿童的大脑皮质还没有发育成熟,情绪记忆已较早发展。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形象来记住各种材料。婴儿认识奶瓶,认识母亲,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都是形象记忆的表现。1岁前的形象记忆和动作记忆、情绪记忆紧密联系在儿童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记忆的内容,这种记忆是在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逐渐发展的。语词具有概括性,语言和其他材料相比更加抽象。儿童的语词记忆发展也最晚。语词记忆发展要求大脑皮质活动机能的发展,特别是语言中枢的发展作为生理基础。

真题再现

关于各种记忆出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 ( )

(云南省2015年)

A.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词记忆

B.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

C.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

【育萃专家解析】D。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其次是情绪记忆,然后是形象记忆,语词记忆出现最晚。

二、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

根据记忆有无目的和是否运用一定方法,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无意记忆是指没有自觉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在儿童的记忆中,无意记忆占主要地位。儿童无意记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①客观对象的性质,如形象、具体、鲜明、鲜活的事物,容易被儿童识记;②客观对象和主体的关系,如儿童感兴趣的、能满足儿童个体需要的事物都易被儿童识记;③儿童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与的数量。

5.活动动机。

有意记忆是指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记忆。随着儿童言语的发展和教育的作用,其意义记忆开始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儿童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儿童有意识记的发展的特点有:①有意识记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生活的要求下、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②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儿童意识到识记的具体任务影响儿童有意识记的效果;③儿童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真题再现

在幼儿记忆中,_____ 占主要地位。(河南省2016年)

【育萃专家解析】无意记忆。

(二)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

在儿童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词语逻辑记忆正在迅速发展。他们最容易记住的是那些具体的、直观形象的材料。形象记忆和词语逻辑记忆的能力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且词语记忆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

(三)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而将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机械记忆是在不了解材料的意义的情况下,只根据材料的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一种记忆,即所谓的 “死记硬背”。意义记忆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学前儿童机械记忆表现突出。

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意义记忆开始发展起来。4岁以后,他们不再以机械记忆为主了,还会对识记材料进行分析、改造。这两种记忆不是相互排斥对立的,在现实生活中,它们是互相联系的。对于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真题再现

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是 ( )

(福建省2016年)

A.机械记忆 B.意义记忆 C.无意记忆 D.形象记忆

【育萃专家解析】B。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意义记忆是指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四)记忆策略的发展

学前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主要有,复述策略、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主要分为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和保持过程的复述策略。

2.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与精细加工策略相比,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更适用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与思考才能把握内在深层意义的学习材料。

3.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一般的精细加工的策略有许多种,其中有好多被人们称之为记忆术。对于一般的学习,记忆术是一种有用的精细加工技术,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就是说记忆术的基础或者是利用视觉表象,或者是寻找语义之间的联系。在记忆名词、种类、系列或项目组等信息时,记忆术非常有用。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