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烦恼和焦虑

烦恼和焦虑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烦恼和焦虑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情绪、情感问题。发生在青少年中的许多问题行为、过激行为、激情犯罪等,都是由于烦恼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而引发的。7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按比例大小依次为:调查结果显示,在为家庭生活而烦恼的7个问题中,中学生、小学生有显著差异的有5项。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因身心变化而烦恼的6个问题中,最高的是因自己爱生气而烦恼,占38.8%;最低的是因生理变化而烦恼,占21.0%。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比较多,最常见的有八种烦恼和焦虑。

烦恼和焦虑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情绪、情感问题。烦恼是轻度的焦虑,焦虑是较重的烦恼。焦虑也有程度之分,轻微的是焦虑情绪,严重的是焦虑症。为了叙述方便,在此把烦恼和焦虑统称为“烦恼”。

烦恼有“二重性”:疏导得好,会变成积极的动力,促使人发奋图强去实现既定目标;疏导不好,则会成为心理障碍,成为前进的阻力,以致引发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悲剧,因此,烦恼也是心理健康或不健康的临界点,是心理疾病的“潜伏期”。

图6.1 烦恼焦虑“二重性”示意图

青少年一方面容易产生烦恼,另一方面,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比较低,一旦产生烦恼,很容易钻牛角尖,甚至陷入“心理螺旋”而无法解脱。发生在青少年中的许多问题行为、过激行为、激情犯罪等,都是由于烦恼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而引发的。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观点。它启示我们,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热情关心青少年的烦恼、热情帮助学生消除烦恼,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是最实际的心理疏导,是最贴心的德育工作,也是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消灭在“潜伏期”的重要举措。不关心学生的烦恼,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消除烦恼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空洞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关心学生的烦恼,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消除烦恼的德育工作,也是脱离实际的德育工作。

据笔者用自己设计的《青少年烦恼调查问卷》在昆明地区对5000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常见的烦恼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①因学习问题而烦恼;

②因升学和前途问题而烦恼;

③因家庭生活问题而烦恼;

④因师生关系问题而烦恼;

⑤因同学关系问题而烦恼;

⑥因身心发展问题而烦恼;

⑦因社会问题而烦恼;

⑧因有烦恼找不到人诉说而烦恼。

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习问题烦恼

对中小学生因学习问题而烦恼的调查包括5个问题:是否因学习压力大而烦恼;是否因学习负担太重而烦恼;是否因不想上学而烦恼;是否因学习成绩不好而烦恼;是否因自己太笨、不会学习而烦恼。

调查结果显示,有5种烦恼的学生比例都比较高,最高的是因学习成绩不好而烦恼,占71.0%;最低的是因不想上学而烦恼,占27.5%。在这5个问题中,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差异都比较显著,且都是中学生的比率高于小学生。具体情况如下:

①因学习压力大而烦恼的中学生占75.5%,小学生占30.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45.5个百分点。

②因学习负担太重而烦恼的中学生占78.5%,小学生占22.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56个百分点。

③因不想上学而烦恼的中学生占47.5%,小学生只有8.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39.5个百分点。

④因学习成绩不好而烦恼的中学生占84.5%,小学生占57.6%;中学生高于小学生26.9个百分点。

⑤因太笨而烦恼的中学生占59.5%,小学生占44.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15.5个百分点。

二、升学和前途问题烦恼

调查结果显示,为升学问题而烦恼的,中学生占75.5%,小学生占58.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17个百分点。

为前途问题而烦恼的,中学生占81.0%,小学生占49.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31.5个百分点。

三、家庭生活问题烦恼

因家庭生活问题而烦恼的调查,包括7个问题:是否为家长不理解而烦恼;是否为家庭不和谐而烦恼;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而烦恼;是否为家长经常唠叨说教而烦恼;是否为家长教育方法不好而烦恼;是否为父母离异而烦恼;是否为家长体罚而烦恼。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因家庭生活而烦恼的比例都比较高,最高的是为家长不理解而烦恼,占53.0%;最低的是为家长体罚而烦恼,占16.3%。7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按比例大小依次为:

①为家长不理解而烦恼,占53.0%;

②为家庭不和谐而烦恼,占38.3%;

③为家庭经济困难而烦恼,占38.3%;

④为家长经常唠叨说教而烦恼,占29.8%;

⑤为家长教育方法不好而烦恼,占25.3%;

⑥为父母离异而烦恼,占19.5%;

⑦为家长体罚而烦恼,占16.3%。

调查结果显示,在为家庭生活而烦恼的7个问题中,中学生、小学生有显著差异的有5项。其中,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的有1项,即:因家长体罚而烦恼,小学生占20.5%,中学生占12.5%;小学生高于中学生8个百分点。中学生高于小学生的有4项:

①为家长不理解而烦恼的,中学生占57.0%,小学生占49.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8个百分点。

②为家长经常唠叨说教而烦恼的,中学生占40.5%,小学生占19.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21.5个百分点。

③为家长教育方法不好而烦恼,中学生占29.5%,小学生占21.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8.5个百分点。

④为父母离异而烦恼的,中学生占24.5%,小学生占14.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10个百分点。

四、师生关系问题烦恼

因师生关系而烦恼的调查,包括5个问题:是否为老师不理解而烦恼;是否为老师不公平而烦恼;是否为老师体罚学生而烦恼;是否为跟老师关系不好而烦恼;是否为不被老师看重而烦恼。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因师生关系而烦恼的学生比例都比较高,最高的是老师不理解,占38.0%;最低的是不被老师看重,占18.5%。5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按比例大小依次为:

①为老师不理解而烦恼,占38.0%;

②为老师不公平而烦恼,占31.8%;

③为跟老师关系不好而烦恼,占22.5%;

④为老师体罚学生而烦恼,占20.5%;

⑤为不被老师看重而烦恼,占18.5%。

中学生、小学生因师生关系而烦恼差异比较显著,且都是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具体差异如下:

①为老师不公平而烦恼的,中学生占49.0%,小学生占15.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33.5个百分点。

②为老师不理解而烦恼的,中学生占54.5%,小学生占24.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30个百分点。

③为老师体罚学生而烦恼的,中学生占32.5%,小学生占8.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24个百分点。

④为跟老师关系不好而烦恼的,中学生占29.5%,小学生占15.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14.5个百分点。

⑤为不被老师看重而烦恼的,中学生占26.0%,小学生占11.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15个百分点。

五、同学关系问题烦恼

因同学关系而烦恼的调查,包括6个问题:是否因被说坏话、乱取绰号而烦恼;是否因同学不理解而烦恼;是否因同学常跟自己吵架而烦恼;是否因不会交往而烦恼;是否因被同学瞧不起而烦恼;是否因朋友少和没有朋友而烦恼。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因同学关系而烦恼比例最高的是被说坏话、乱取绰号,占44.3%;最低的是因朋友少和没有朋友,占25.3%。6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按比例大小依次如下:

①因被说坏话、乱取绰号而烦恼,占44.3%;

②因同学不理解而烦恼,占44.3%;

③因同学常跟自己吵架而烦恼,占34.7%;

④因不会交往而烦恼,占31.8%;

⑤因被同学瞧不起而烦恼,占30.0%;

⑥因朋友少和没有朋友而烦恼,占25.3%。

中学生明显高于小学生的有2项:

①因同学不理解而烦恼的,中学生占53.5%,小学生占23.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30个百分点。

②因不会交往而烦恼,中学生占43.0%,小学生占20.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23个百分点。

小学生明显高于中学生的有2项:

①因被说坏话、乱取绰号而烦恼的,小学生占51.5%,中学生占37.0%;小学生高于中学生14.5个百分点。

②因同学常跟自己吵架而烦恼的,小学生占39.5%,中学生占29.5%;小学生高于中学生10个百分点。

六、身心发展问题烦恼

因身心变化而引起烦恼的调查包括以下6个问题:是否因自己爱生气而烦恼;是否因身体不好而烦恼;是否因自己脾气不好而烦恼;是否因生理变化而烦恼;是否因自己身材相貌不好而烦恼;是否因与异性同学的感情而烦恼。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因身心变化而烦恼的6个问题中,最高的是因自己爱生气而烦恼,占38.8%;最低的是因生理变化而烦恼,占21.0%。6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按比例大小依次如下:

①因自己爱生气而烦恼,占38.8%;

②因身体不好而烦恼,占36.8%;

③因自己脾气不好而烦恼,占36.5%;

④因生理变化而烦恼,占21.0%;

⑤因自己身材相貌不好而烦恼、因与异性同学的感情而烦恼的都占19.5%。

在为身心发展变化而烦恼的6个问题中,有3项中学生、小学生无显著差异,有3项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这三项是:

①因身体不好而烦恼的,中学生占40.5%,小学生占33.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7.5个百分点。

②因身材相貌不好而烦恼的,中学生占25.5%,小学生占14.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11个百分点。

③因生理变化而烦恼的,中学生占24.5%,小学生占17.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7个百分点。

七、社会问题烦恼

因社会问题而烦恼的调查包括3个问题:是否为社会的腐败不正之风而烦恼;是否为社会不公平而烦恼;是否为贫富悬殊而烦恼。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都比较高,特别是对社会上的不公平及腐败等不正之风颇为关注。具体调查结果是:

①为社会的腐败不正之风而烦恼,占62.0%;

②为社会不公平而烦恼,占43.8%;

③为社会贫富悬殊而烦恼,占35.0%。

在为社会问题而烦恼的3个问题中,都是中学生的比例高于小学生:

①为社会不公平而烦恼的中学生占61.5%,小学生占26.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35.5个百分点。

②为社会的腐败不正之风而烦恼的中学生占74.5%,小学生占49.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25个百分点。

③为社会贫富悬殊而烦恼的中学生占49.5%,小学生占20.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29个百分点。

此项调查说明,年龄越大的学生对社会问题关注越多,忧国忧民之心越重。

八、因有烦恼找不到人诉说而烦恼

在平时的了解中,许多青少年都为有烦恼找不到人或者不愿意找人诉说而烦恼。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调查者采取“你有话愿意跟谁讲”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提供了4个选择答案由学生自己选择。4个答案是家长、教师、朋友、谁也不说。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有烦恼愿意诉说的对象,按比例大小依次为:

选择朋友的占58.5%,选择家长的占35.0%,选择教师的占8.5%。其中,选择对朋友诉说的中学生占54.0%,小学生占43.0%,中学生高于小学生11个百分点;选择对家长诉说的,小学生占20.0%,中学生占15.0%,小学生高于中学生5个百分点;选择对教师诉说的,小学生占16.0%,中学生占6.0%。小学生高于中学生10个百分点。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22.5%的学生有烦恼对谁也不说,而且,中、小学生无显著差异。

值得教师深思的是,学生愿意找老师诉说烦恼的仅占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