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中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国人民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民族之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点是引导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也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国人民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民族之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同样,青少年德育工作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一、教育学生熟记熟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熟记熟背,是认知的基本要求。只有熟记了的东西,才谈得上“培养”,也才可能“践行”。

党中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小学是工作的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点是引导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①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②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要求他们熟记熟背这三个层面的24个字。

二、教育青少年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和准则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和准则,是既互有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能够促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建设,能够推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又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奠定基础、增添正能量。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要促使青少年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作为自己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价值取向,把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的实际行动。

三、重点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国梦”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其爱国、敬业的价值观,集中表现为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热爱学习、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和行动。

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青少年,热爱学习、刻苦学习,就是爱国、敬业的具体表现。今天热爱学习、刻苦学习,就是为明天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做准备、打基础。

诚信,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诚实守信,不说谎、不食言。

友善,也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引导他做一个友好善良的人。友善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对父母有爱心、孝心、报答心、感恩心;对国家、对社会有报效心、尽责心;对困难者、弱势者、不幸者有同情心、帮助心;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有感恩心、回报心;对有缺点、犯错误的人有诚恳帮助之心、善意帮助之举;对被自己误解、挫伤了的人,有勇于道歉、善于弥补的行动。

四、以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讲话为指导,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跟孩子们过儿童节时,对儿童和青少年怎样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下面四点要求:

(一)记住要求

习近平说:“记住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1]习近平还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说:“由于大家还在学习阶段,社会阅历不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不一定能理解得很深,但只要牢记在心,随着自己年龄、知识、阅历不断增长,会明白得更多、更深、更透。在成长过程中,要结合学习和生活等实践,不断想想所记住的这些要求,不断加深理解。古往今来,大凡很有作为的人,都是在少年时代就能够严格要求自己。”[2]

(二)心有榜样

习近平说:“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他还举例说:“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也涌现了大批少年英雄,他们中不少人的名字同学们可能都听说过。过去电影《红孩子》《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说的就是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今天,好儿童、好少年就更多了。你们学校也有被评为‘最美少年’的。另外,各行各业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包括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还有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等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孔子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3]

(三)从小做起

习近平说:“从我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他还引用古人名言鼓励大家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听说有的同学喜欢比吃穿,比有没有车接车送,比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这样就比偏了。一定不能比这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4]

(四)接受帮助

习近平说:“接受帮助,就是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他还说:“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是在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少年儿童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帮助。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有些事没有做好,这不要紧,只要自己意识到、愿意改就是进步。自己没有意识到,父母、老师、同学指出来了,使自己意识到、愿意改也是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要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批评帮助的习惯。只要从小就沿着正确道路走,学到一点,就实践一点,努力做最好的我、在自己最好的方面,人生就会迎来一路阳光。”[5]

习近平讲的上面四点要求,讲得非常具体,非常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中小学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以习近平的这段讲话为指导,引导儿童和青少年从这四个方面努力。

五、中小学要积极承担起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这决定了中小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主要平台,对培育和发展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奠基的作用。中小学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好主阵地、主平台的作用。

(一)坚持德育为先,把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

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小学德育工作重中之重,中小学首先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落实到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服务工作等学校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学校要鼓励、引导、支持教职工探索、创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好经验、好方法。

(二)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各学段、各年级、各学期之间的有机衔接;各学科教学,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并适当纳入考核内容。

(三)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作用,在管理工作、服务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教师和教学部门的任务,也是全校教职员工的任务。中小学要鼓励、引导、支持非教学部门、非教学人员结合自己的特点,探索、创新在管理工作中、服务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经验、好方法。

(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青少年不仅接受学校教育,还接受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受过专门教育的教师队伍,有国家制订的教育计划,有比较完善的教育设施,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在各种教育中居于主导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中小学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协调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机制,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形成育人的强大合力,共同做好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习近平在北京中关村民族小学时讲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他还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中小学要按照习近平的讲话,积极主动地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充分调动和发挥家庭、社会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五)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和条件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他们能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养成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事的良好行为习惯。而行为习惯不是靠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养成的,它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加强调查研究,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条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经常化、制度化;要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学典礼、结(毕)业典礼等时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中、在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和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养成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事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的主力军和承担者,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力军和承担者。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是建设一支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和要求行事、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成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教育者、示范者、引领者、践行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