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的成长呼唤对生命的尊重

学生的成长呼唤对生命的尊重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下,学生被异化为学习的机器,他们缺少对生命的理解与欣赏,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教育要实现学生怎样的成长以及教育怎样实现学生的成长,却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从传统教育“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追求到现代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从荣格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关照到蔡元培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实践,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下,学生被异化为学习的机器,他们缺少对生命的理解与欣赏,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伴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青少年学生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由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职责,也是促进学生身心成长的必然选择。

学校是现实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学校教育的目的“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对人的身心素质发展作出规定和对人发展的社会方向作出规定,前者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个人价值,后者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17],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在教育功利化的潮流中,教育被异化为考试和谋生的工具,在教育目的上往往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倡导“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导致教育本真意义的缺失;在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灌输和训练,忽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导致学习意义的缺失;在教育评价中,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等可量化的显性指标,忽视情感态度等不易量化的隐性指标,导致评价发展意义的缺失。开展生命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促进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此,不论是基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分析,还是基于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需要,过去那种忽视学生生命成长规律、漠视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压抑学生生命成长价值的教育理念与方法都已经面临着严峻而紧迫的转型和改革需要,关怀生命、认可生命和尊重生命理应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必须要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化的教育使得“教育”可以真正“名实相符”。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升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并进而树立起生命神圣的观念,在生命的根基上确立起人的内在的不可让渡的尊严。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通过生命教育,学生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通过生命教育,让幸福从此熙熙攘攘,让幸福从此洋溢心房[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