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命教育的要求

生命教育的要求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因而学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生命规律。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明确指出,“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张文质先生进一步指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地蕴含了健全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生命化教育应该“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因而学校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生命规律。生命教育应从尊重生命主体出发,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美的境界。

(一)促进生命成长是教育活动的存在基础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的自然生命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物质前提,没有健康的生命,教育活动就难以展开,因而促进生命成长是教育活动的存在基础。黄克剑教授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受教者在施教者的指导下,自主地对自我生命和个性的“成全”,“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是生命化教育理念的一个基石,因此,“教育应当是生命化的教育”,应“以促进生命发展为根本”。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生命的科学内涵,领会生命的存在意义,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这种本该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无一例外地被简化,甚至异化为对考试分数的追求,偏向知识、技能目标,忽视情感态度的体验,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就是这种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当学生一面应付繁琐的课程作业,一面背负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的升学压力而不得不额外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班时,当教育工作者一面高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一面为分数疲于奔命而将一些不能分数化的教育指标抛诸脑后时,我不知道,我们距离生命化教育的目标是越来越近,还是渐行渐远?一些学生走向自我毁灭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学生完整心智的成长,远远比单纯记忆某个知识和掌握某项技能更有意义。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正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学生的自我期待,并不断给予其生命成长的智慧和力量之源。

(二)尊重生命规律是教育活动的内在依据

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生活中具体的、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因而要实现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目标,首先就要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个性特征和内在逻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一方面,学生的生命规律体现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个体,他们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内在需求,生命化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特性,注重为适应个体的不同潜能而提供有差异的个性化教育。从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设想,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教育理论,再到今天对学生不同需要、不同才能的教育关注,我们对个性教育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明确指出,“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始终指向一个个永无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但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状况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教育太强调共性,太强调统一标准了。在这种标准化、统一化的“规范”下,学生的思维被慢慢束缚起来,个性得不到发展,更谈不上生命的成长。生命化教育应该在尊重学生独一无二的生命特征的基础上,不断致力于满足个体不同生命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学生的生命规律体现一定的阶段性。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如果违背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不能促进其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导的严谨顺序应当以自然为鉴,并且应当是不受任何阻碍的”。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进一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天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因此,生命教育应从尊重生命出发,遵循学生的生命特征与发展轨迹,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

(三)实现生命完善是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以一个完整的人为生命存在形态,因而实现学生个体的生命完善是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就其本身的意义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张文质先生进一步指出,“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地蕴含了健全发展的可能性,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对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生命化教育应该“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根本的目的”。

然而,传统的教育过多地注重教育的功利目标和工具价值,“教育不再把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来培养,发展人的内在价值,而是把人作为工具,发展人的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表现在教育活动中,即过度强调考试分数、升学率等可量化的指标,忽视学生的创新素养、人格品德等不易量化的指标的达成,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在这样的教育思维下,教育的工具价值取代教育价值,也就必将失去教育“育人”的本质意义。教育是面向生命的实践活动,要真正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应该尽快摆脱教育的“工具性”,回归教育的本质追求,关注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并不断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