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会被哭闹所要挟

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会被哭闹所要挟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哭闹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的棘手问题。尝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给予他宣泄情绪的机会。孩子在哭的过程中,情绪大多是由强到弱的,但每一个孩子不一样,我们抓住不同的时机介入很重要。六六小时候哭得厉害的时候,会抽泣得很难受,当她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歇一下的时候,我会借别的事情来介入:“来,我们擦一下鼻涕好不好?”因为六六爱干净,擦鼻涕的时候很配合,而且在擦鼻涕的时候也没法大哭了。

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差,一点儿不顺心就哭天抢地的,

而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与小时候遇到挫折时家长的态度有关。

孩子哭闹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的棘手问题。有些孩子甚至动不动就哭上半个小时,而且越哄越哭得厉害,这种时候当妈的难免又是心疼又是心塞。

孩子哭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哭只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本能。刚出生的时候,孩子会因为饿了、热了而哭,会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哭。长大一点儿后,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哭,想得到回应的时候会哭,不如意的时候会哭,愤怒的时候也会哭。

总之,哭就是孩子的语言,即便是在他们学会说话后,哭也依旧是表达情绪的方式。

面对孩子哭,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往往就是阻止孩子哭。我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因为在孩子不能诉诸言语的时候,哭是唯一的语言,是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如果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斩断这个桥梁,那我们还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比如一个很常见的场景,孩子摔了一跤,疼得哭起来了,妈妈一把抱起孩子:“宝宝乖,不疼哈,不哭不哭。”有的家长还会拍打地板,指责地板,称地板不该让孩子摔跤。连哄带骗之后,孩子不哭了,我们的任务也完成了。

可在这一系列行为的背后,我们看到自己的问题了吗?

●我们觉得哭是负面情绪,所以要带孩子离开这种痛苦。

●孩子哭起来闹心,我受不了,所以赶紧制止,不让他哭。

●压抑孩子的真实感受,也阻止孩子去解决问题。

孩子不哭,家长就觉得好了,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孩子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实际上,通过家长一系列的反应,孩子可能会觉得:

●哭是不好的,我不能哭,哭就不乖。

●我摔得有点儿疼,可是妈妈说不疼,所以不能说疼。

●都怪这个地板让我摔跤,地板真讨厌,我也要过去踩它几脚。

看到两种角度的对比了吗?妈妈不让孩子哭,解决的是自己的焦虑,而不是接纳、尊重孩子的感受。虽然孩子止住了哭声,但他的认知在扭曲,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正常反应,反而学会了迁怒于别的事物。这么做将导致孩子永远也学不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差,一点儿不顺心就哭天抢地的,而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与小时候遇到挫折时家长的态度有关。孩子遇到困难,会沮丧、会失望、会哭,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要引导孩子去面对,而不是压抑他的情感,更不是让孩子强颜欢笑。毕竟,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年纪增长后,我们会意识到取悦别人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可是年轻的时候,很多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似乎不放低姿态,就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不虚伪地给人点赞,就担心会伤感情。

但实际上是这样的吗?肯定不是。即便我们讨好了全世界又有什么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好吗?我们为什么不懂得接纳自己呢?难受、疼痛、痛苦时,我选择哭,我需要有一个人懂得我为什么哭,或者我只需要有一个人陪着我哭,而不是苦口婆心地劝我:“你别哭,大家会笑话你的。”“别哭,哭起来就不好看了。”

要想让孩子别动不动就哭,当孩子哭的时候就要理解他,这比不允许他哭重要得多。尝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给予他宣泄情绪的机会。

每个人在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都会闷闷不乐。因为我们的情绪得不到理解和宣泄。对孩子来说,我们也应该给予他时间和机会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当他难过、悲伤、痛苦、沮丧、失望、愤怒时,我们不要擅自去评价孩子的情绪,他想哭就哭,我们静静地陪着他,让他知道自己是可以发泄情绪的。至于沟通,等孩子哭完了再说。

孩子在哭的过程中,情绪大多是由强到弱的,但每一个孩子不一样,我们抓住不同的时机介入很重要。六六小时候哭得厉害的时候,会抽泣得很难受,当她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歇一下的时候,我会借别的事情来介入:“来,我们擦一下鼻涕好不好?”因为六六爱干净,擦鼻涕的时候很配合,而且在擦鼻涕的时候也没法大哭了。

这些小技巧肯定是因人而异,家长在介入的时候要多观察孩子,并且在这时候,一定要观察孩子的情绪是否已经缓和了,如果这些前提条件能够满足,那可以预见我们的介入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怎么啦?可以跟妈妈说说你为什么哭吗?哭完了你是不是觉得舒服一些?那后来怎么不哭了?”

和孩子一起回顾事情的经过,这个过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是正常反应,让孩子明白这些情绪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能理解他的感受。

这样,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时也学会应该怎样解决。我们通常会发现,孩子会试图以哭的方式来达到某些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让孩子知道:你可以把哭当作情绪宣泄的方式,但不能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比如他想要玩具,但因为得不到而大哭大闹时,我们可以等他情绪平静后再来沟通,告诉他不能给玩具的原因。

共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简单一句“我知道你很难过(疼),妈妈陪着你”就了事的,而是真正地去尊重孩子、引导孩子,通过孩子的细节去感知他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他成长的机会,让他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信孩子,当他得到了足够的理解、关注和尊重后,便不会动不动就哭了。告诉孩子,哭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始终会温柔而坚定地陪伴他:有些疼痛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们可以一起来面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