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津冀区际

京津冀区际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合作是当前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由政府牵头领导的大项目对带动京津冀产学研协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由政府牵头举办的项目对接活动,是鼓励开展京津冀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形式。应集中区域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京津冀名校联盟,打造区域高等教育品牌。

1.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学研项目管理创新路径

项目合作是当前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比如天津在承接北京功能转移上,开展有利于京津跨区域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在引进高校进驻的同时,吸引相关科技企业进驻天津,承接北京创新资源,促进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而河北高等教育底子相对较薄弱,但可通过大项目拉动,承接京津创新要素外溢,一方面推动北京、天津高端优势产业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更是加强了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为服务区域经济、打造区域链接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既存在着合作关系,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因此三地既要认清各自的区位优势,又要以统筹的思路推进项目对接,避免计划项目趋同和立项重复,从而打造和提升整体优势。

政府在产学研区域合作重大项目管理上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由政府牵头领导的大项目对带动京津冀产学研协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由政府牵头举办的项目对接活动,是鼓励开展京津冀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形式。因此,搭建项目合作平台与投入项目管理协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常规化、制度化。有研究者认为,在顶层设计中,应建立和完善区域内共享的产学研投入机制,促进和推动京津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由京津冀三地产学研管理部门共同组织项目筛选,组织招标并对项目实施协作管理。共同建立区域内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用于重点支持区域内产学研合作项目;京津冀企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要打破界限,合理配置三方的产学研投入资源,形成组合优势。[26]

2.高校与地方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创新路径

三地产学研结合主要是根据三地产业与人才结构,发挥三地各自的产业与人才优势,让大学与企业合理对接。在此过程中,科研成果产业化起重要作用。

高校建立产业孵化基地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途径。科技研发能力强大的高校,可以与一地政府签约,合理利用高校和当地资源,成立产业孵化基地,推进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例如,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是由清华大学与河北省共同建设的孵化基地,体现了科技创新链的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模式。依托中试孵化基地,相关院系可以将应用研究放到基地,促进应用学科和工程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依托基地开展应用成果的中试孵化工作,形成原始创新在院系、中试孵化在基地、技术转化在地方和产业界的技术创新链条。清华大学的经验既能发挥高校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又能保证学校及院系集中精力抓原创性基础研究,在若干领域加快迈向世界一流。

高校与地方合作成立技术研究院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又一途径。清华大学成立的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就是其中很好的例子,清华大学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依据天津产业结构有所侧重地在一些学科领域搭建研究平台,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实践基地。天津研究院从清华大学优秀科研团队中筛选确定了10个首批引进的科研团队,并确定建立相应的专业研究所开展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各科研团队入驻研究院后,计划设立相应的公司实体,从而形成清华本部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院的应用技术研发和中试孵化—公司实体的产品化和产业化的完整链条。

专业化的高教产业园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地区产业优势并推动高校快速发展。目前的一般化高教产业园由于学校类型众多、优势学科分散,难以形成实质性的高教产业园。而以相近或相同类型高校建设的专业化高教产业园则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弊端,发挥产业园的优势。专家认为,天津的健康产业园倒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该产业园是专业化的大学城,把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天津市体育训练局整合进去,然后配套很多所医院和养老设施,实际上是用专业化学院更精细化定制的方式去做了园区的规划。

3.高校校际联合成立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路径

(1)成立高校同类型院校联盟。同类型院校联盟在创新领域具有重合效应,能够凝聚力量重点推进优势学科的创新。例如,2015年6月14日,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在北京签署了成立创新联盟的协议。在三校签署的协议当中,天津工业大学牵头成立环境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牵头成立经济交通协同创新中心,河北工业大学牵头成立京津冀智能装备技术与系统协同创新中心,这实际上是三地三所工业大学重点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合作的领域。三所大学都属于高水平的大学,在办学的定位、目标以及学科设置等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独特的优势。同类型院校联盟将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需求,联合申报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的研究项目或者国际合作项目,打造一流的创新体系。

(2)成立名校联盟。应集中区域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京津冀名校联盟,打造区域高等教育品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名校联盟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优势日益彰显。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名校联盟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生态性功能,加强了高校之间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密切合作,实现了高教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而言,要充分依托京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高校为依托,组建“京津冀名校联盟”,通过推行名校之间的学分互认、教师互聘、课程互选等措施,实现强强联合,打造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品牌,提升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竞争力。[27]名校联盟可以在优势学科上联合与著名企业合作,共同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