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阅读促进教师成长

专业阅读促进教师成长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重心下移,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明确各项工作细则要求。制度的精细化确保了新课改的落实,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半年主要研讨并确定课堂教学模式和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明节扫墓等形式,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陶冶学生情操。

2006年第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以后,学校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推进教学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健全评价制度。形成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招生规模、人才聘用等方面学校拥有更多自主权,进一步发挥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2007年以来,学校借全市“教育管理年”“作风建设年”“三抓一比一促”主题实践活动的东风,针对学校工作实际,开展了抓卫生、抓安全、抓文明,比班级班风,促班级管理和抓常规管理、抓教研教改、抓课堂教学,比教学成绩、促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活动,实行了教学日查制度:坚持每天两次检查,检查教师到岗到位及执行课程计划情况;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并通过例会通报反馈。同时尝试教师集体备课,减轻教师繁重抄写教案的同时,发挥了集体智慧和博采众长的优势。这两项措施的出台,既保证了教师常规教学的实施,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008年,学校立足课堂教学,深入开展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健全常规听课管理制度,加大对教师听课评课情况的跟踪督查力度,实行全校性开放课堂教学的做法,使得课堂教学开放常态化,促进了教师经验交流。

新课程改革是贯穿于21世纪初期的教育主线。2011年,《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学校及时部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宣传、培训和教研工作。一方面组织开展全员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使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另一方面是结合本校实际,整合学校和社会各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社区、政府“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指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教师也能将新理念、新标准逐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方法和新课标已经全面对接。

2012年,学校持续关注常态教学,聚焦有效课堂。管理重心下移,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明确各项工作细则要求。学校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复习和测试、认真反思和总结。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做好教学常规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工作。学校同时实行周一教案签字制度,教师候课制度,作业批改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晨诵、午读跟班制度,全面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并对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充分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指明方向,确保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制度的精细化确保了新课改的落实,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3年,学校大力构建高效课堂。上半年主要研讨并确定课堂教学模式和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教务处精心组织,带领全体教师通过“实践—反思—总结”,确定了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涵养品质和能力提升为基本点,以导学、助学、研学、展示、评价为环节的“一二五”教学模式。下半年主要是强力推行、科学管理、稳步推进。以学生学会学习、快乐成长为中心,成立个性发展小组,通过典型引领、规范定模、科研攻关、送教帮扶等有效途径,以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为保障,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学校反复调研,提出了“学习借鉴、继承创新;理念先行、形式入格”的教改工作思路。以语文和数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从导学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等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了多次扎实有效的集中培训。各级主任工作重心下移,分别深入年级组和课堂进行研讨和指导,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减少讲和听,加大说和做,放手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主动表达,将展示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挖掘孩子的无限潜能,构建绿色课堂、生命课堂、灵动课堂。在老师经历一个多月的“学习—实践—反思—实践”之后,教务处再次深入课堂听课和调研,决定先以课例引导,再以竞赛定模,然后在全校推广。先后组织了各学科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年轻教师上竞赛课,优秀教师上各级组织的教学技能大赛课。

2014年,学校为进一步规范“一二五”教学模式,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规定提前一周备课,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三早自习和第一节课是各学科集体研讨时间,在摸索研讨中一个个疑难得以排解,诸多瓶颈问题得以突破,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专业成长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把“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教学建议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读书活动实施方案。一是在图书的数量、阅读的时间、阅读量上从制度上给予保证;二是从课程开设方面将低年级绘本阅读与中高年级“单元主题”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相结合;三是开展师生“同读同聊”活动,让师生在阅读中教学,在阅读中成长;四是开展家长阅读培训,把读书活动更好地从学校引向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营造更浓厚的读书氛围,让更多的家长能与孩子以书为友,共享阅读的魅力。通过举办家长讲座、创设阅读环境,帮助家长树立全新的阅读理念。逐步实现校长带领教师读,教师带领学生读,学生带领家长读,家长带领社会读的局面。

2012年起,学校开始尝试将德育与安全并重,把安全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并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宣传栏、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2013年起,学校就开始以“创新德育形式,打造平安校园”为主题,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重点放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以传统美德教育为载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系列德育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夯实学生道德规范的基础。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明节扫墓等形式,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陶冶学生情操。三是以活动为载体,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以主题鲜明的班队、主题实践活动,开设田园课程,内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先后组织了“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和“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主题队会、“百善孝为先敬老我先行”演讲比赛、“感恩亲情”征文比赛、“中国梦‘教育梦’”班级歌咏比赛、“我的中国梦·书信大赛”等活动。扎实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长示范学校”“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校”等荣誉。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将校本课程之花开在环城小学的校园里,处处绽放。学校开设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学中做、在学中思。必修课程是以学校自主编写并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发行的校本教材《美丽的环江》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选修课程包括特色课程和普及课程,主要以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为主。特色课程有欢腾腰鼓、晨曦管乐、梦圆舞蹈、馨心道情、小花蕾合唱、风韵葫芦丝、强劲韵律操、佳艺小画室、书香墨韵等,普及课程有一年级《三字经》诵读、二年级硬笔书法、三年级手工制作、四年级“小信鸽”皮筋舞、五年级“巧手绘童年”、六年级花样跳绳。学校于2014年成立了教师乐队,在学校课程方面逐步形成了教师人人有专长、学生个个有特长、年级组级级有特点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育人体系。学校多次参加面向社会开放的田径运动会、书画展览、文艺专场演出等大型艺术汇报演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好评;百余幅师生书法美术作品获得了国家、省、市、县的奖励。这种立体、多维、灵活、互动、开放的校本特色课程群,使全体师生自由、和谐、健康、幸福地成长,学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让每位师生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机会”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踏实的工作态度,创新引领的时代精神,带来的是辉煌的业绩实效: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13481名学生,学校先后被评为甘肃省“文明单位”“科研先进单位”“诚信建设示范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绿色环保学校”“家长示范学校”“德育示范校”“快乐校园示范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得全国“妇女工作先进集体”“教育模范先锋基地”等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