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树立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理念

树立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理念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转变语文教材编写观念,语文教材不只是“教本”,更应该是“读本”和“学本”。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确切地说,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若能做到“平等中的首席”,可想师生关系是和谐融洽的,教学效果也自然会比较好。

要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转变语文教材编写观念,语文教材不只是“教本”,更应该是“读本”和“学本”。即在没有教师教的情况下,依然便于学生的自学。

德国的中小学阅读教材的编写值得借鉴。阅读材料中经常这样提示学生:

作品中谁在说话

怎样说话?

对谁说话?

用自己的话把对作品的初步理解表达出来。

美国小学生阅读往往有这样一些设计:

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预习、理解的过程中,善于激活以前原有的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扩充发展新的知识。善于让学生自己提出各种问题,自己释意作品,使意义具体化。

善于运用预测的方法,不断调整、修改预测,让阅读的过程充满一种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究,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

理解、分析、评价文本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如:

——梳理文中提供的信息,区分重要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

——区分想象和现实;

——分析故事的要素(人物/角色、情节、场景、叙述人物/角色的观点、氛围、基调、主题、风格);

——概述,概括;

——评价事实和观点,评价事实与非事实,评价文中表达的思想,评价作者的目的和观点;

——探究和应用性写作中表达的思想,对作品思索和做出反应,等等。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阅读过程中对阅读主体——学生的尊重。

不过,2011年课标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有一点值得提倡,即在保持传统的连续性文本材料的编排基础上,增加了非连续性文本这一新的学习内容。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建议多增加一些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使文本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可以增强阅读效果。这一改革理念,影响了2011年以后的全国各大教材的编写思路,新课标版的教材显得更加图文并茂,便于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过程中的对话者之一。确切地说,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正如李镇西所说:“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是‘教学共同体’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然而他是‘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是教育本身赋予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是讲解环节或者合作探究环节,所有的为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处处处于被动的地位,且表现得异常消极和教学不作为等行为都是不妥当的,不利于学生的正面发展的。教师若能做到“平等中的首席”,可想师生关系是和谐融洽的,教学效果也自然会比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