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教育

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教育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常生活和各种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言语交往机会,使幼儿能够通过实践,巩固和发展其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此外,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以及听说游戏,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发生在每日生活中的自然的交往情境,为教师或家长对幼儿进行语言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里所说的常规主题活动主要指幼儿园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幼儿定期参加的,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的语言活动。

日常生活和各种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言语交往机会,使幼儿能够通过实践,巩固和发展其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此外,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以及听说游戏,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通过日常生活的交往发展幼儿的语言

无论在哪里,幼儿每天都要进餐、睡觉、洗漱、如厕、喝水……这些都是幼儿必不可少的生活活动。如果上幼儿园,生活活动中还有来园、离园、早操,以及环节过渡时的等待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总是有意无意地与教师、同伴及家长进行语言交往。有时,幼儿要听从教师或家长的指令,如洗手前要卷起袖子,洗手时要抹香皂,洗完后要用自己的毛巾把手擦干等;有时,幼儿要向教师或家长提出请求,如“我要上厕所”;有时,幼儿要回答别人的提问,如“还喝不喝水?”“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还有的时候,幼儿要和周围的同伴或老师闲聊,如老师在给孩子梳头时,孩子告诉老师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这些发生在每日生活中的自然的交往情境,为教师或家长对幼儿进行语言指导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首先,教师或家长可以通过这些日常交往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在这些非常自然的情境中,幼儿往往能很真实地表现自己的言语交际水平以及言语表达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有的孩子可能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得少言寡语,但在自由交谈时却侃侃而谈;有的孩子在朗诵或表演时能说非常准确的普通话,但在私下讲话时却常常发音不准,甚至有时不得不以方言辅助表达……如果教师或家长能留心观察,就很容易对每个孩子的言语交往能力和交往态度有所了解,为确立有针对性的语言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其次,教师或家长可以在交往中为幼儿提供语言示范,丰富幼儿的词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物品,如洗漱用品、食品、床上用品、餐具、家具等。教师或家长可以通过与幼儿交谈,向他们介绍有关各种物品的知识,如外观大小、形状、颜色、内部结构和功能用途等。在介绍这些生活常识的过程中,教师或家长也在向幼儿展示相关的词汇和句式。例如,有的教师结合幼儿进餐,向幼儿介绍该餐的食物,并说明其营养价值——“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了会使我们的皮肤变得更好;鸡蛋很香,吃了能让我们更加聪明……”长期积累,幼儿慢慢能正确理解有关的词句,并尝试着运用到自己的讲话中。

再次,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例如,针对不爱用言语进行交流的幼儿,教师或家长应该常主动发起与其的言语互动,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进行交流,避免幼儿过多地使用点头、摇头之类的肢体动作替代了语言的交流。

另外,教师或家长可以在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理解语言并按言语指令行动的能力。通常,教师或家长通过语言指令来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如到吃饭时间便要求幼儿收拾玩具、洗手、进餐;到该睡觉时就要求幼儿洗漱、如厕、脱衣服等。为了使幼儿明确这些语言指令的含义,最初要把这些指令与相应的行为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如果想让幼儿排队,“一个一个地拿杯子”,最开始时可以先提出要求,然后帮助幼儿排成一列或几列,指引前面一个小朋友去取了杯子,后面的一个小朋友接着去取。同时,用语言描述“一个一个地拿杯子”,让幼儿在行动的过程中理解到指令的意思。再如,要想让孩子形成洗手之后用毛巾擦干手的习惯,刚开始时是由家长带着孩子做:洗完手后拿毛巾擦手,同时家长用语言描述这一系列动作。以后,当孩子知道“洗了手把手擦干”的具体动作后,家长或教师就可以直接说出要求,指导幼儿的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幼儿的行动提出言语指令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用语和讲话方式。如果是要求幼儿必须做到的事,如收拾玩具、跟着老师翻书等,教师要用明确的指令性语言:“请小朋友们把玩具放回到玩具架上,我们要出去做操啦。”如果不用指令性的语言,而用商量或求助式的语气:“哪个小朋友来帮老师收玩具?”那么,幼儿可能认为收玩具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老师的事情。当然,如果教师以指令式的语言要求幼儿做一些他们并非一定要做的事,如“起来,让我坐坐”,或“把我的衣服拿来”,则很容易使幼儿养成被动服从的习惯,或产生对抗情绪。该以求助式语言请求幼儿帮助时,教师要用请求的方式,如:“请帮我把衣服拿过来好吗?”或者“让我坐坐行吗?”总之,教师和家长要抓住与幼儿的日常交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并在交往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给以针对性的指导。

二、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这里所说的常规主题活动主要指幼儿园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幼儿定期参加的,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的语言活动。目前各幼儿园经常进行的语言常规主题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天气预报

每天早晨,在早操之前,或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请一名幼儿向全班幼儿预报当日的天气状况。天气预报员可以由值日生充当,也可以让幼儿轮流,一人当一天预报员。此活动可以和记录或制作天气预报图结合起来,请一两位幼儿根据昨天晚上或今天早晨从电视或广播里了解到的今日天气情况,先在墙饰上的固定位置上作记录,然后根据记录向全班幼儿预报天气状况。为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丰富幼儿的口语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当日天气状况和气温,提醒大家外出活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例如:“今天天气晴,最高气温35℃,特别热。请小朋友们不要穿太多衣服,还要多喝水……”

(二)新闻播报

在天气预报员预报了天气之后,通常会请幼儿将昨天到今天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新闻与全班幼儿分享。这一活动有利于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活,积累言语素材,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最近的兴趣点以开展适时的主题活动。例如,有段时间大班幼儿在新闻播报时,不断有幼儿提到交通事故中有人死了,继而对死亡的谈论越来越多,对此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教师便和幼儿一起进行了关于死亡的主题活动的探究。

(三)周末趣闻

这通常安排在每周一,请幼儿从周末休息日的经历中选出最好玩或最有意思的事进行讲述,或与同伴交谈。由于时间临近,幼儿的印象比较深刻,因此讲起来也往往很兴奋。这一活动很有助于幼儿之间分享经验,交流感受。

(四)月末小舞台

这一活动可以是全园开展,也可以是班级开展,通常安排在每个月的月底。一般会请每个幼儿准备好节目上台表演。或主持或朗诵诗歌或讲故事……活动结束时,往往会给幼儿颁发各种奖项,如“最佳表演奖”“最佳故事大王”等。这一活动非常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五)欣赏时间

通常在吃饭前后、午睡前,以及离园前,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或背儿歌、讲故事。教师可以为幼儿读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名著或科普读物。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难理解的词句作简要解释,以帮助幼儿听懂;如果当时读不完,可以告诉幼儿读到了第几页,并在第二天读之前,请幼儿说说该从哪一页或哪个情节开始继续往下读。这些在生活活动过渡环节进行的文学作品欣赏活动,一般不要求幼儿完全理解或谈感受,也不要求他们仿编。其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幼儿学习文学作品的需要,使幼儿积累文学欣赏的经验。

(六)小小广播站

由于此活动综合性比较强,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要求比较高,因此多在大班开展。但“广播站”的某些节目也可以在中班或小班开展。“广播站”可以一天广播一次,也可以一周播一次。其内容可以有许多方面:

1.报告午饭菜单;

2.表演一个由家长帮助准备的新闻或文娱节目;

3.讲一个故事;

4.介绍一本新书;

5.知识问答;

6.猜谜语,等等。

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形式还有很多。各幼儿园及各位幼儿园教师要依据本园本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照顾他们的活动兴趣,开发其他多种形式的常规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通过听说游戏指导幼儿的语言

听说游戏属于一种规则游戏,一般在游戏规则中对幼儿听音辨音及语言表达等言语能力提出要求。听说游戏所用的时间一般不要太长,可以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进行。

(一)通过听说游戏训练幼儿的听力

一部分听说游戏以训练幼儿听力为直接目的,如“猜猜我是谁?”让一幼儿猜出谁在他后面说话。这可以训练幼儿注意听及分辨语音特点的能力。再如“我说你做”,让幼儿练习听指令做动作;“哪句对?哪句错”,让幼儿辨析语句的正误等等。这些游戏都要求幼儿注意听,而且要一边听一边辨析。同时游戏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情节或竞赛性质,有助于幼儿积极认真地参加游戏,在体验愉快情绪的同时练习听音辨音能力。

(二)通过听说游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还有一部分听说游戏是以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如说绕口令,即是将幼儿易发错的音节或容易混淆的音节编辑在一起,让幼儿反复地练习,以提高发音的准确程度并加快讲话的速度。再如“组词”或“造句接龙”等游戏,要求幼儿用一个字(如“花”)组出尽可能多的词语;或者用前一位小朋友组词或造句的最后一个字开头,组一个新词或说一个新句子。这不仅需要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的词句经验,按照正确的构词规则或句子结构组词造句,而且要求幼儿仔细听其他小朋友的组词造句,避免雷同。可以说,这些游戏既练听力又练口语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如“传话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悄悄告诉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一句话,让他们悄悄一个向一个传话,最后一个幼儿大声说出这句话。哪组最先传完,并保持句子的正确为胜。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幼儿要认真听原话并努力理解、记忆其主要意思;另一方面幼儿要清楚地向同伴传达这句话。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对话”或“角色扮演”方式让幼儿练习口语交际。如假定是在商店里,教师扮售货员,幼儿扮顾客。要求顾客必须说明自己想要商品的特征才能买到该商品。如果顾客只是指指点点地说“我要这个”或“我要那个东西”,则售货员不予接待。再比如,假设幼儿独自在家时来了一位熟悉的客人,请幼儿表演自己会怎样接待客人。以此可以巩固幼儿对礼貌用语的运用,如“请坐”,“请喝茶”,“谢谢”,“再见”,“欢迎再来”,等等。

四、通过活动区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一)利用图书区和语言区进行语言教育

幼儿园如果有条件,可以为幼儿设立一个“小小图书馆”,定期更换增加图书,随时向幼儿开放。各班教师定期带幼儿到此阅读。幼儿可以根据现阶段的兴趣以及各领域学习的需要,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图书或借书回家阅读。这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书籍的兴趣,并培养孩子查询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就目前我国的情况看,比较常见的做法还是在幼儿园的各个班级开设图书区。图书区宜选择教室里光线比较充足,相对比较安静的位置;环境布置要舒适,可以为幼儿提供靠背椅,或铺地毯以便幼儿坐在地上读书。图书区里的图书要分类摆在幼儿够得着的地方,封面朝上,以便幼儿挑选。图书区通常按书籍大小分类做上标记,以便幼儿能寻找、收拾图书。图书区里的图书要定期更换,其中既要有幼儿读过的旧书,又要有新书,还可以有幼儿自己带来与同伴分享的图书。在小班,同一本书要多准备几本,因为小孩子爱互相模仿,和同伴做同样的事。教师可以向幼儿及时介绍图书区里的新书,激发幼儿去图书区读书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将其读到的故事讲述出来,鼓励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图书。语言区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练习口语表达。其中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剪贴用具,以便幼儿练习讲述,或边制作边讲述。有的幼儿园在语言区准备了录音机和故事或诗歌磁带,以便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收听文学作品,还可以准备一些空白磁带,可供幼儿把自己讲的故事录下来进行收听。另外,针对刚结束的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将教具和学具投放到语言区中,让幼儿有机会操作进行复习。还可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拓展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如语言教育活动“小猴的出租车”结束后,在语言区投放出租车卡片,各类小动物卡片,以及其他车辆的卡片,为幼儿提供复述、仿编、创编的机会。还有的班级在语言区投放一些识字图片或填图游戏卡,以便有兴趣的幼儿认读或练习前书写。

(二)在各个活动区活动中指导幼儿的口语交际

活动区的设立为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交往机会。每个活动区能够容纳的幼儿人数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多个幼儿争着去某个活动区的情况。当然,不少幼儿园通过特定的标志物限定各活动区的人数,如凡是愿意并有机会参加某活动区的小朋友,都将相应活动区的标志物挂在胸前。这样,没有拿到标志物的小朋友就不能进入该活动区。当幼儿想去某个活动区而该区已满员时,教师不要强硬地要求幼儿另找一个活动区;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同伴协商,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争取能轮流活动。

此外,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常常一边摆弄各种玩具物品,一边与同伴自由交谈。教师要鼓励幼儿之间的谈话,并利用巡回指导的机会引导幼儿扩展谈话内容,如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想象,或探究事物的原因,回答“为什么?”或“如果……会怎样?”等问题。

在活动区活动或其他游戏结束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讲评和总结的时间,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经历和收获,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想以及对以后活动的打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