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确定发展方向

确定发展方向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2年,杨振宁出生。翌年,父亲杨武之考取官费留学美国,留下妻子罗孟华和小振宁相依度日。这一切,杨武之夫妻丝毫未加干涉,静观其变。1990年秋,马来西亚的一位华裔学者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说他的儿子是一位天才少年,非常聪明,12岁已经高中毕业,希望将孩子送美深造。杨振宁的青少年生活却非常幸福,父母宽厚、慈祥又明智,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完全显露其聪慧,尤其在数学方面。

大凡科学家都早慧,但不是每一个早慧的人都会成为成功或优秀的人。

对聪慧的孩子而言,父母的善于发掘、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父母别有深意的言传身教更是可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也许这种价值观对整个民族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杨振宁,自1957年在斯德哥尔摩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就成了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那年他刚刚35岁。更让人兴奋的是,1971年,杨教授作为美籍华人科学家,第一个回来访问新中国,从而扣开了中美之间关闭20多年的科学大门。

杨振宁教授在科学真理上执着探索,在学术思想上开放活泼。他治学态度严谨,具有坦率热情、平等待人、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他旅居美国,却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振兴中华的各领域都有睿智的见解。

他不仅是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政论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言行,远远超出了一位物理学家所做的一切,特别是他对中华民族的热烈关怀之情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而这一切,缘于儿时和少年的经历,缘于那些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杨教授是早慧的孩子,这种早慧加之父母令人信服的言传身教,成为杨振宁一生成就的源头活水,他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受人尊敬的学者,得益于母亲的教诲和父亲的引导。

可以这样说,杨振宁的智慧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家庭的熏陶则孕育了他拳拳爱国之心,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1)播洒智慧之种

让人永生不忘又受益无穷的,便是父母在他孩提时代播洒的智慧之种。

1922年,杨振宁出生。翌年,父亲杨武之考取官费留学美国,留下妻子罗孟华和小振宁相依度日。罗孟华是位传统、明智且坚强的女性,从来都认为儿子、丈夫是她全部的希望,将其前程放在第一位。

在丈夫远离家乡的漫长日子里,她将全部精力放在小振宁身上,决计将他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礼貌的读书人。

从小振宁咿呀学语开始,母亲就教他各种知识。四岁那年,罗孟华又开始用方块字纸教他认字了。母亲认真耐心,儿子聪明好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小振宁认识了3000多字。

杨振宁在《读书教学四十年》一书中写道:“我四岁的时候,母亲教我认方块了,花了一年多时间,一共教了我3000多字。现在,我所认识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两倍。”

杨家是个大家庭,人口众多。小振宁五岁的时候,家里请来了一位老先生,专门教杨家孩子读书。罗孟华毫不犹豫地让儿子开始了读书生涯。

老先生教的是《龙文鞭影》。此书从明朝即开始编辑,后经陆续增订续编,并以“龙文鞭影”这一典故命名,“龙文”即良驹,“鞭影”即不须驱策,奋蹄疾驰。书中不少历史典故和自然知识,均为四言韵文,读来朗朗上口。

小振宁已有3000多字的坚实基础,因此,很快就将《龙文鞭影》背得滚瓜烂熟。

1928年,杨武之学成归来,6岁的小振宁和母亲一起去迎接。当杨武之看到虎头虎脑、漂亮健壮的儿子时,高兴之色溢于言表,当即送他一支当时甚为贵重的自来水笔。

接下来的一年,是在厦门度过的,杨武之被聘为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

杨武之开始教儿子许许多多新的知识。他用大球和小球讲解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公转情形;教授英文字母A、B、C、D、E……;也教振宁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广博的知识开阔了小振宁的视野,也大大增加他的求知欲。因此,振宁上小学后,跨入了一个新天地,数字、国文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功课念得很好。

惟一遗憾的是振宁的动手能力显得力不从心,但杨武之与罗孟华却不苛求,在他们看来孩于不能要求十全十美,缺陷是正常的。

有一次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小鸡。放学回家,他拿出来给爸爸妈妈看,夫妻两人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

杨振宁的童年可以说是宁静而美丽的,特别是在清华园的8年里,他自己写道:“清华园的8年在我回忆中是非常美丽、非常幸福的,那时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内忧外患,困难很多。但我们生活在清华园的围墙里头,不大与外界接触。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在我的记忆里头,清华园是很漂亮的。我跟我的小学同学们在园里到处游玩。几乎每一颗树我们都曾经爬过,每一颗草我们都曾研究过……”

父母给了杨振宁一个良好的环境成长,也培养了他各方面的兴趣。杨武之经常牵着儿子从自家门口东行,穿过幽静的树林,走过农田与荷塘,去古月堂或科学馆。

九岁、十岁的时候,小振宁的数学天赋渐渐显现出来,到十一岁入初中时,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现,但杨武之对此态度淡然。

记得一个暑假,杨振宁想让父亲教自己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当数学系教授的父亲只是笑了笑,那一暑假,杨振宁读了两个月的《孟子》。

杨武之的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拿来翻看。但当时他的外文基础还不够,所以细节看不懂。他多次捧着厚厚的书去找父亲,杨武之只是看着聪颖的儿子笑着说:“慢慢来,不要着急”。偶尔会解释一两个基本概念给他听。

抗战时期,杨家迁至西南联大,这时,杨家有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在联大传开来:杨振宁要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确实非常聪明,圆圆的大脑袋,闪烁着智慧的大眼睛,紧抿的双唇显示了他坚毅刚强个性,憨厚又稚气的神态逗人喜爱,杨武之的同事常谈起他的早慧。

中学时代,杨振宁认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杨武之慈祥地看着他:“好好学吧!”

杨武之对杨振宁充满了希望,他欣喜地看到儿子身上的特殊气质,超凡智慧,见识精确有毅力。他从心底希望儿子是一块可造就的好材料。

杨振宁16岁了,该考大学了,杨武之这才不慌不忙地介绍儿子接触近代数学的精神,让儿子渐渐明白纯数学太虚,不够实用。杨振宁的目标转到化学上,但在准备入学考试时,他自修了高三物理,发现物理更适合自己的口味,认为自己具有学物理的气质和风格,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专业,而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他在物理上的成就铺平了道路。这一切,杨武之夫妻丝毫未加干涉,静观其变。

关于这一变化,西南联大的人们戏言:“杨武之的儿子数学很好,为什么不子承父业攻读数学呢?哦,大概因为数学没有诺贝尔奖吧!”

当杨振宁在19年后领取诺贝尔物理奖的时候,有谁还会怀疑当年的决定呢?

1990年秋,马来西亚的一位华裔学者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说他的儿子是一位天才少年,非常聪明,12岁已经高中毕业,希望将孩子送美深造。

天才的孩子应接受怎样的教育?杨振宁不禁想到在美国的同仁著名数学家Norbret Wiener,也想到自己的童年。

Norbret Wiener是20世纪美国的一位大数学家,他幼年即是一位天才,十几岁便毕业于哈佛大学。其父是名教授,对孩子非常严格,在Wiener很小的时候便给以极大压力。后来,Wiener成名了,但他的行为很特别,他虽然是才智超群的大数学家,但在思想行为方面极不成熟,就如一个孩童,他对父亲怀有强烈地不满,也就是说,Wiener并不一定是一个健全人。

杨振宁的青少年生活却非常幸福,父母宽厚、慈祥又明智,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完全显露其聪慧,尤其在数学方面。杨武之虽然是一位数学教授,却没施加压力强迫儿子学数学,而是理智地创造条件让儿子博览群书,全面发展。他非常佩服父亲的远见。

杨振宁在回信中写道:“让你的孩子像正常孩子那样成长……,不要过于急迫给他施加压力学数学或其他科学。因为人生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这个年龄要让他在心理上、学习上平衡发展……”


(2)孕育爱国之心

杨振宁强烈的民族意识缘于父母对他进行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一点一滴的渗透,以及父亲的言传身教。

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在一次欢迎会上说:“杨振宁教授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科学家,他是第一个回祖国访问的外籍科学家,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个外籍科学家能和杨教授相比的。之后,他几乎年年回国,每一次都给我们提出许多建议,他是祖国的忠实儿子,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早在厦门居住时,杨武之就不忘对儿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他教儿子读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大概有三四十首,他教振宁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夏商周……”;天干、地支顺序:“甲乙丙丁……”、“子鼠丑牛寅虎卯兔……”;甚至于八卦:“乾三联,坤六段,震仰盂,民覆碗,离中虚,坟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在清华园里,杨武之对振宁进行了一次正规的教育——读古书、受古训。

那是初一与初二年级之间的暑假,杨振宁12岁。杨武之请雷海崇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儿子读《孟子》。雷海崇介绍了他得意门生丁则良。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振宁读《孟子》,还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都是振宁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第二年的暑假,杨武之又请来了则良,将剩下的一半《孟子》教完。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又像儿时背诵《龙文鞭影》一般背诵《孟子》全文。

可见,孕育赤子之情,总是与是否接受传统本土文化的渲染紧密相联。

杨振宁23岁离开祖国,可以说他的学习、研究、教书都在美国进行的,然而,他浓重的中国情结是显而易见的。在他访问中国回到美国后,联邦调查局多次找他,杨教授镇定而坚决地说:“在中国,我的父亲、母亲、弟妹们都在那里,我的许多朋友在那里,我想念他们,所以我要去看望他们……”

对杨振宁的中国情节影响最深的还是父亲杨武之。

杨武之留学美国归来之后先后执教于厦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府。他为人师表、工作认真、热爱着水深火热的祖国的教育事业。抗日战争中,他与家人颠沛流离,从北京不远万里抵达昆明,供职于西南联大数学系,这是在战争中由清华、北大、南开合并而成的临时大学。

杨振宁常谈起在中国生活学习的那些日子,对于抗战期间流离失所的情景记得非常清楚,深为父亲敬业爱国的精神所感。他深知,父亲对他加入美国籍深为不满,在1983年作了这样的记述:

“1964年春,我入了美国籍。从1945-1964年,我已在美国生活了十九年,包括了我成年的大部分时光。然而,决定申请入美国籍并不容易。我猜想,从大多数国家来的许多移民也都有同类问题。但是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作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居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曾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我父亲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曾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游历甚广。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儿时的熏陶、良好的家教成就了杨振宁一生的中国情结,培养了一颗爱国之心。正是这个原因,杨教授才会对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精辟的、独到的见解和建议,才会为中国与美国之间架起一道科技的桥梁。

从杨振宁的成长历程,做家长的不难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而孩子的成长往往有天份之分,有的聪慧灵俐,这时父母就要注意观察,早慧往往反映在一瞬间、一件事、一个动作中,欣喜之余,家长就要善加引导。

首先不可专攻一艺,一个人一生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音乐反应灵敏的孩子不能只让其学音乐,否则会丧失许多学别的知识的机会。

其次,不能剥夺孩子兴趣广泛的自由,孩子天真烂漫,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发生兴趣,特别是早慧的孩子,他们学东西比一般孩子快些,好奇心也强些,精力也就更充沛,所以,尽可能地让孩子多了解一些知识,多看一些书,对于早慧的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给他(她)一片蔚蓝的“大海”,让他(她)尽情倘徉。

二是培养孩子刚正、爱国的性情。

《红楼梦》中有这样的话、“即认得了字,不过拣那些正经书看也就罢了,最怕见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其实,不光是读书,任何事都如此,指导思想不同,做的事也便不一样。

对一片空白的孩子来讲,从无知到有知,此时,正是培养他们正直情操的好机会,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直的性格、爱国的思想,才会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从小养成的习惯难改,价值观也一样,一定要让孩子的思想有一个好起点。

三是不干涉孩子的选择。

中国一句古谚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父母虽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但既给了孩子指路的明灯,就不要再干涉他们如何去达到目的地,怎么走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喜好,虽说儿女是父母生养的,但父母与子女亦是相对独立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头上,而强迫他们自己的选择。

总之,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身负重任,即要收得拢又要放得开。这是个高难度动作,所谓收拢就是在该点醒孩子的时候决不姑且容忍,所谓放开就是给孩子足够大的空间自由驰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