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院校兼职

职业院校兼职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参观江海食品商店,了解小小超市内的职业分工与合作,体会工作的艰辛与快乐,明白乐于合作,善于交往和诚信的精神是良好的职业品质。张大中以500块钱启动的第一单生意开工了。于是,这成了张大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事家政服务业。张大中并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游手好闲而被迫当小贩的。

陈勇琴

相关的三级专题目标:体验社会职业,增长对职业常识的学习了解,并懂得在过程中与他人良好交往合作。

通过参观江海食品商店,了解小小超市内的职业分工与合作,体会工作的艰辛与快乐,明白乐于合作,善于交往和诚信的精神是良好的职业品质。同时,教会学生带着欣赏、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职业。明白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要能为社会服务都是好的职业。

知识:通过参观江海食品商店,了解食品销售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特点。

技能:通过自己亲身当“小小营业员”、“小小搬运工”、“小小收银员”,体验到不同职业岗位的艰辛与快乐,学会诚信热情待客。

情感:明白乐于合作,善于交往和诚信的精神是良好的职业品质。同时,教会学生带着欣赏、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职业。

(1)组织学生开展小调查,我们身边的大超市与小商店有什么不同。

①学生实地勘察超市和小商店在规模和货品等各方面有什么不同。

②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家人或路人购买食物的主要渠道及其原因。

(2)联系江海食品商店,进行实地参观。

①了解食品销售的岗位分工以及整个销售的过程。

②了解一家小型食品店是如何面对大超市的竞争,不断发展壮大经营的。

③聆听食品店内工作人员讲述自己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而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3)学生体验创业的艰难。

①请一组队员担任“小小营业员”及“小小收银员”、“小小搬运工”等工作,体会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

②学生以绘画形式表现实践体会。

(4)学生课外收集资料:“春节中的用工荒”了解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职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又为上海人民作出了哪些贡献?

(5)在班会课上,以专题交流的形式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大家共同探讨:从江海食品商店的发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将如何看待这些不起眼的工作?

(1)撰写一份调查小报告。

(2)编辑一份电子小报。

(3)绘制一份活动体验。

(1)学生参与的态度和积极性是影响这次活动好坏的因素。

(2)店堂的焕然一新给了学生们成就感。

(1)学生还缺乏调查研究的能力。

(2)缺乏亲身的体验,对这一人群还不能全面的认识。

张大中创业故事揭秘:小贩到老板

大中公司始建于1982年,几年后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音响设备制造厂。1989年,正式注册为北京市大中电器有限公司。

刷煤气灶的小贩,到身价几十亿的企业家,平民商人张大中的发家史里写满了他的努力。

张大中认为,卖掉大中从外部条件看,是家电连锁进入了整合期,区域性家电连锁的发展前景堪忧,不能等到企业经营得狼狈了才卖。他决定退出了,但必须风风光光。他在去年底挑了个最好的时机,把2亿元固定资产的大中电器卖到了36亿元。与之相周旋的是,家电业的大佬们——黄光裕、张近东、陈晓,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但他们都没能从他身上获得多一分的好处。

他坐在北京西郊的青清商厦3层办公室里,开始了新的事业。这里曾是大中电器的总指挥部,现在变成了大中投资公司。

刷煤气灶的小贩

1980年8月里的一个周日,北京市甘家口国家经贸委的住宅楼下,有一个小贩背着个军绿色的破包,举着个牌子,顶着烈日蹿来蹿去,牌子上书几个大字——刷煤气灶,还有一个副标题,以稍小一号的字写着:八毛钱一个!破包里装着他生财的瓶瓶罐罐,里面装着烧碱、清漆、银粉以及一块大抹布。

1980年的中国还没开始执行双休日,每周只休息周日一天。街上的小贩还很少见,也没有任何塞在住宅区里的小广告。在一个国企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当时许多人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个刷煤气灶的小贩衣着挺干净,背着一个装备齐全的小包。楼上的一位大妈朝他招招手,上来吧。张大中以500块钱启动的第一单生意开工了。

那时,北京的普通家庭还没用上燃气具,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土夯的煤气灶台,日子一久,烟熏火燎就黑乎乎的,张老板打开背包,拿出抹布,先清理一遍灶台,然后给灶台抹上烧碱,用湿抹布哗哗地洗,再用清水把灶台表面清干净。清干净灶台只是第一步,重要的工序在后头,把清漆和银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好,再均匀地粉刷上去,才是这个活儿的核心所在。年轻小贩张大中在8月的酷暑中干得满头大汗,一天下来,刷完了10家。

迎着晚霞,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回家的路上,张老板给自己算了一笔账:总共收入8块钱,但是使用的清漆、银粉跟烧碱就值六七块了,还落了一身的累。

于是,这成了张大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事家政服务业。从自信满满地进入,到疲累而狼狈地退出,张大中只赚得了一块多纯利以及够给自己和大哥家再刷两次煤气灶的烧碱、清漆和银粉,当然,大抹布也算赚的。

张大中并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游手好闲而被迫当小贩的。恰恰相反,他有一份在当时看来挺不错的工作——在北京郊区的一个供销社当电工,那个供销社有3间北屋、20多名员工,卖着国家管制的油盐酱醋,月薪30块。那种生活是,坐在那里一眼就能看到自己50岁后的样子,掐指一算就能算出自己一辈子工资的工作,这一切简直让张大中感到绝望。张大中回忆道:“我觉得,做人做生意一定得比别人都多看半步,别人没有想要去做生意时,我已经开始尝试,当看到刷煤气灶不行时,我又能立即画上句号。”26年后,他再次给自己的一项生意画上了句号,不同的是,昔日的小贩已经成为身家亿万的老板,需要处理的后续资产也远远比当年那些清漆、银粉、大抹布值钱。

电器铺的小老板

看到刷煤气灶不赚钱,小贩张大中并没有停下他干点事情的脚步。1982年冬,在自家厨房做出的60台落地灯,成为张大中经商盈利的起点。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张大中的几十台手工落地灯虽然是三无产品,还是被居民们抢购一空,甚至还有一个供销社来向他采购了几十台。在甘家口的一个商场里,张大中卖出的8个落地灯共纳了2.4元税,而20多年后,因为将大中电器以36亿元的价格卖给国美,他纳税5.6亿元,成为国内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最多的纳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