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没有必须使用方法一的时刻

有没有必须使用方法一的时刻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教师必须清楚方法一与“强烈的影响意图”例如命令、指挥等之间的可能混淆。如果学生欣然从命,不存在冲突,那这三种方法都没必要用,因为没有需要解决的冲突。然而如果没有出现冲突,都用不到方法一、方法二或是方法三。温和的影响意图,不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在使用权力,但在有些情况下,老师可能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使用过方法三的教师们的体会是:偶尔使用方法一不会严重损害师生关系。

教师效能训练课上的老师们差不多都问这个问题。答案取决于你对一些概念的更深刻理解。

首先,教师必须清楚方法一与“强烈的影响意图”例如命令、指挥等之间的可能混淆。记住,方法一、方法二和方法三是冲突发生后解决问题的可选方案。语气强硬的命令(比如“排好队”)不是方法一,这就是一个“强烈的影响意图”。如果学生欣然从命,不存在冲突,那这三种方法都没必要用,因为没有需要解决的冲突。反之,若学生反抗,问题就存在了。若老师用权力镇压来解决冲突,老师赢,学生输,此时此刻他用的就是方法一了。

第二,老师必须深刻理解“强烈的影响意图”,以及使这样的意图有效与否的条件。意图影响你的学生当然无可厚非,我们都想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也影响别人。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对方抵抗这种意图。影响意图可以是我—信息你—信息,而不是方法一和方法三,这样的信息只是希望产生影响力,不是解决冲突的方法。不过,我—信息你—信息有更多的优势,如果对方抵抗(起了冲突),信息发出者的态度已为方法三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我们都会运用各种各样的影响意图,从温和到强势,信息的内容决定影响的力度(从婉转的请求到直接命令);声调或音量、面部表情,以及体力的利用(把小孩从一辆急驶而来的卡车前推开)。然而如果没有出现冲突,都用不到方法一、方法二或是方法三。

温和的影响意图,不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在使用权力,但在有些情况下,老师可能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如果这一行为没起作用,老师要做好准备,学生可能对他说“不”,或者他就需要采取更强势的影响意图。

通常情况下,强势的影响意图会让学生感觉受到威胁,不服从的话可能遭受惩罚,于是学生对老师产生了深深的怨恨,这样老师就要付出代价:学生反抗回击,或害怕冲突公开化,把对老师的怨恨隐藏、抑制、不断累积。

有两种情况学生可能接受强势的影响意图:(1)非常情况,(2)戏类的情况。“非常情况”是指那些需要快速反应的时刻(“现在别跳”、“低一下头”),在危险显而易见的地方(“别划火柴,有煤气”);或是在嘈杂、混乱的情况下需要老师大声发出讯息。

在游戏或其他以任务为中心的活动中,学生会接受强势的影响意图,就像体育老师大叫:“从一到四报数”,或是乐队的老师大喊:“铜管乐器再大点声!”在这些情况下,大喊大叫都不可能引起反感。真正引起问题的时刻是老师在没有合理理由时使用强势的影响意图。

如果因为老师施加影响意图,并且在这一情况下使用了方法一产生了矛盾,在以下情况下,产生矛盾也是值得的。这些情况包括(1)情显而易见;(2)孩子不理解老师立场的逻辑;或(3)时间紧迫(“快下楼,否则就坐不上公交车了”)。

由于认为是必要的、合乎情理的,所以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了方法一,之后,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师生关系受损:(1)向学生解释为什么用方法一;(2)表示歉意;(3)积极聆听学生的感受;(4)以某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弥补造成的伤害;或(5)和学生一起拟订新计划,避免将来重蹈覆辙。

使用过方法三的教师们的体会是:偶尔使用方法一不会严重损害师生关系。但是方法一的确会引起学生的怨恨。老师在某些情况下用方法一可能导致失去师生情谊,尤其是学生的需求严重地未得到满足,这常常是使用权力的主要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