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我—信息”更有效

为什么“我—信息”更有效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信息”把学生行为的责任留给学生自己。同时,用“我—信息”避免了“你—信息”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更加体谅并帮助教师,而不是让学生怨恨、生气。我鼓起勇气,使用了“我—信息”:“我看见崭新的墙壁有个洞时感觉很沮丧。”“我—信息”可以培养亲密感,它们让教师透明、诚实、真实,能和学生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

“我—信息”可以称为“自我负责任的信息” 基于两点:

(1)发出“我—信息”的教师对他自己内心的情况负责(倾听自己),还担负起这样的责任—与学生坦诚分享他对自己情况的评估。

(2)“我—信息”把学生行为的责任留给学生自己。同时,用“我—信息”避免了“你—信息”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更加体谅并帮助教师,而不是让学生怨恨、生气。

“我—信息”满足了有效面质的三个标准:

(1)学生愿意改变其行为的可能性很高;

(2)不含有针对学生的负面评价;

(3)不会损害师生关系。

一位高中校长尝试给学生发出“我—信息”后,汇报了如下体会:

我们高中学校的大楼里又新砌了几道墙,以便建几间新教室。我发现走廊的新墙壁有个很小的半月形的洞,感到很吃惊。就在这个时候,午休时间到了,学生们从教室里一涌而出,其中一个学生手拿滑板,走出教室。我说,“罗宾,我能看看你的滑板吗?”我查看滑板的前沿是否跟半月形的洞相符,一看没错。罗宾说:“不是我干的。”我想试试在教师效能训练课中学到的技巧,而不是试着找出“是谁”把墙上弄了一个洞。我鼓起勇气,使用了“我—信息”:“我看见崭新的墙壁有个洞时感觉很沮丧。”“是别人用了我的滑板。”罗宾说。“还有别人?”“是的,他们都没经我允许就拿走了,我也很困扰!”“我对这损坏的墙仍然感到沮丧,”我说,“如何能避免这种情况呢?”罗宾提了一些很不错的建议。我们把拿走滑板的学生找来一起出谋划策,而罗宾带头讨论。令我惊讶的是学生负起了解决问题的责任。会议中,撞坏墙的学生甚至主动提出帮忙修复墙洞。这比质问谁是肇事者要强多了。

几乎无一例外,教师一旦愿意考虑冒险使用“我—信息”,就会发现,学生对教师的体谅超乎预料。

一位教师说,摒弃责备学生、让学生产生内疚感的“你—信息”,换成风险更小的“我—信息”,对他来说很不容易:

用“我—信息”真是太难了,虽然我知道用“你—信息”有损学生和我的关系,但让我一下子转变表达方式,是很困难的。一来,我一直被教导使用第一人称“我”为句子的开头是粗鲁的。以前只要我用第一人称写有关自己的事,老师看完了常常用红笔圈起来。第二,或许更糟的是,孩童时代我就被教导不要暴露自己的情绪,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感受,会不像个男人,显得太软弱了。另外,即便我一直努力,我仍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感受。好像我一直都很沮丧,我知道我必须从沮丧中振作起来,找出真正烦扰我的原因。

当老师愿意坦诚面对自己的感受,接着对他人坦露自己的感受时,向外人展示他也是一个会感到失望、伤痛、愤怒、恐惧的人,学生会把这样的老师当作真实的常人看待,学生会认为老师是真诚的人,有弱点有时也会感觉不足与恐惧的人—一个与学生很相似的常人。

在许多教师看来,表达真实的自我是危险的。真实性会毁掉学生心目中应有的教师形象,那神一样一贯正确、无畏与不可侵犯的形象会倒塌。教师担心在学生面前展现本来面目会失去学生的尊敬。“你—信息”让教师觉得很舒服,因为能帮他们隐藏自己的情感,把过错推给学生,不必暴露自己常人的一面。

我们经常请教师效能训练课上的教师列出他们以前老师的名单,通常总有些教师记不起来。试想,一个对你有重要影响,且与你共度一千多个小时的人,怎么可能忘记他们的名字呢?一个原因可能是,师生关系中从没有真正的亲密感。

“我—信息”可以培养亲密感,它们让教师透明、诚实、真实,能和学生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一位教师回忆起自己列出的老师名单时说道:

我从来没忘记米勒夫人。她对我们那么真诚,从不虚伪。她常说:“你想表达什么,就说什么。”学习教师效能训练课程之后,我才意识到她的言行传送的是“我—信息”,而不是和其他老师一样传达“你—信息”。我爱米勒夫人,至今仍然爱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