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鬼当家话理财

小鬼当家话理财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我做作业一丝不苟,考试也认认真真,就这样,我“赚”到了好多钱。我想把钱拿去买玩具,买零食,可是转念一想,这样就把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浪费了。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主题活动案例设计和实施,紧扣主题,并且能结合本地的乡风民俗,进行节俭教育,充分发挥了地方民俗文化的育人力量。

(四至六年级适用)

活动主题

近年来,我们镇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断更新,很多家庭还倡导提前消费,大家乱花钱的现象也逐渐严重起来。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了解更多有关理财的常识,在节约开销的同时,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活动准备

1.制作班队活动报头课件。

2.准备有关零花钱的小故事,理财小知识。

3.确定两位主持人。

4.准备小品《明明后悔了》。

5.各小组准备好发言内容,有必要的制作PPT。

6.准备理财的名人名言和儿歌《我是小小理财家》。

活动过程

女主持人:同学们,请大家看视频。

(视频内容:放学了,校门口热闹非凡。小店里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很多同学背着书包,在门口的小店里买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在小摊上买零食,一边吃,一边走)

男主持人:近年来,我们织里镇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断更新。爸爸、妈妈们平时忙于做生意,经常在经济上补偿对我们的疼爱,当我们的成绩有进步时、当我们表现好的时候,都会给不少零花钱以作奖励。这样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小金库”。

据初步了解,我们班学生每周的零花钱多则上百元,少则十几元。当然大家乱花钱的现象也逐渐严重起来。

女主持人:这次班队活动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正确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一、讲述零花钱的故事

男主持人:首先,让我们来听一听第一小队的几位小伙伴为我们带来的零花钱的故事!

同学一:记得有一次,妈妈给了我十块钱,我兴奋地接过钱,跑到小店里一口气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把十块钱全用完了。当我高高兴兴吃东西的时候,爸爸告诉我:“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用钱也是一样。”我虚心地接受了爸爸的批评。从这以后我制作了一个小盒子,把它当成自己的小银行,以后爸爸妈妈给我钱,我就把他们都存进去。现在我已经存了好多钱了!

同学二:妈妈给了我十五元钱,叫我不要乱花,我一口答应了。当我来到游乐场的时候,我玩了自己最喜欢的“激流勇进”,真是惊险刺激!我又来到了玩具店,一不小心,挑选了个最贵的,把钱全花了。哎!什么时候,我才会不乱花钱啊!

同学三:我看到我的朋友都有零花钱,心里十分羡慕,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爸爸终于和我达成协议——如果我每次考试都在九十分以上,就奖励我十元;如果一个星期作业全对,也奖励十元。这样我终于可以“赚到钱了”。后来,我做作业一丝不苟,考试也认认真真,就这样,我“赚”到了好多钱。我想把钱拿去买玩具,买零食,可是转念一想,这样就把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浪费了。所以我把零花钱攒了下来,除了拿一小部分去买学习用品。

女主持人:看来,很多同学对零花钱基本上都没有很好地支配,往往随心所欲地乱花。

男主持人:正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第三小队的全体队员来到了农贸市场,进行了实地采购,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一些收获!

二、谈谈当家的体会

第三小队代表:

同学四:昨天,我为家里设计制作了一张菜单,今天晚上吃的菜是:可乐排骨、蛋炒饭、豆腐汤、菠菜。需要豆腐、可乐、排骨、菠菜、鸡蛋。我到市场后,先买了一斤鸡蛋,一斤8元,然后,我去买菠菜,我问老板:“一斤菠菜多少钱?”老板说:“一斤3元,你要多少斤?”我说:“要一斤就够了!”然后我走进去,买两块豆腐,一块豆腐一元!还买了一瓶可乐,一瓶5元,最后,我去买排骨,我又问老板:“一斤排骨多少元?”老板说:“一斤17元。”我差点被吓倒了!我说:“买两斤!”

回到家里,算了一下:8+3+2+5+34=52(元),一顿晚饭要花52元!我的天啊!怎么这样贵啊!这样,一个月每天光吃一顿饭就要花1560元!

同学五:平时我们家都是外婆或爸爸买菜,今天我也来当一回“小当家”。我准备了50元钱来到菜场,看到菜场里有各种蔬菜、鱼虾等。人来人往,好热闹。我都不知道该买什么好了,还好,我提前列了一张菜单。菜买好了,拎到家,手都勒红了。通过这次买菜,我感到大人真的很辛苦。

男主持人:经过几天持续的采购,我们发现,如果不合理支配手上的钱,钱就会不知不觉地花完。我们在花钱前首先要想想,这钱该不该花。怎么样才能做到勤俭节约呢?请欣赏小品《明明后悔了》。

明明后悔了

明明(星期天早上九时半,在床上伸伸懒腰):唉,真累,奶奶,几点钟了?

奶奶(急急忙忙走过来):哎哟!我的小宝贝,快十点了,快起来。

明明(马上起床,看了看衣服):这衣服有些旧了,给我换件新的吧。

奶奶(马上递上新衣服):好,好,这就换,这就换。

明明(满意地):嗯,这还差不多。

爷爷(端来早餐):明明,快趁热吃,这是爷爷亲手做的面条,还香喷喷的。

明明(瞪大眼睛,连连摆手,大叫):什么?又吃面条,我不吃,我要去银湖大排档吃小笼包。

爷爷(笑着):好好,我的乖孙孙,这面条留给我和你奶奶吃,你吃小笼包。

明明(满意地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晚上,一家人在吃饭。明明吃饭时饭粒掉了满桌子)

妈妈:明明,你看,满桌子都是饭,要注意点。

明明(无所谓地):才那么几粒饭,算什么?米缸里有的是大米,要做多少饭都行。

爸爸(严肃地):明明,你这样说就不对了。要知道,一粒饭是来得非常不容易的。农民伯伯要经过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收割、晒干,再加工成大米。最后,大米还要煮熟才能变成香喷喷的米饭。从播种到加工成大米起码要半年的时间。你每天都浪费几粒米,一年下来就有一麻袋了。你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呀!

明明(低下头):爸爸,我错了,以后再也不浪费了。我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全家(齐)(拍手,异口同声地):好,真是太好了!

男主持人:看了这个小品,大家有什么感想?

(队员发表意见略)

女主持人:是啊,我们少年儿童应该不挑吃、不挑穿、不乱花钱,在消费前要想一想,这钱该不该花。这样才能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晒出节约金点子

男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哪些关于节约的金点子?快拿出来晒一晒吧!

同学六: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水量,及时关水。

同学七:在家里,放一个很大的口袋,把废纸和生活中的一些药盒或用完的牙膏、洗发水瓶等物品扔进口袋,卖给收废品的。

同学八:睡觉或出门前记得关饮水机电源,无人房间灯不亮等生活细节,都可以避免浪费。

同学九:早上在家里吃好早饭再上学,这样可以节约下每天自己买早饭的钱,而且比较卫生!

同学十:周末出去玩,可以不坐车,改成骑车或步行,这样既环保又节约,还锻炼身体。

四、理财知识快速抢答

男主持人:同学们真是勤俭节约的能手。

女主持人:不知道大家的理财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下面来进行理财小知识问答。

1.请问储蓄机构有哪些?(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

2.银行按结构分为几大业务?(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

3.储蓄存款有哪些?(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银行卡存款等)

4.你知道现在银行零存整取的年利率是多少?(3.1%)

5.你知道市场上有哪些理财产品?(股票、基金、期货等)

男主持人:看来大家的理财小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你们不要以为理财是大人的事。

女主持人:根据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目标要求,孩子从3岁开始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男主持人:我们中国的孩子也不会比外国的孩子差。

女主持人:虽然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可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只要我们不浪费一张纸,节约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女主持人:让我们都来做节约小能手、小小理财家。请听第四小队演唱儿歌《我是小小理财家》。

我是小小理财家

别看我是小娃娃,我是小小理财家,我是小小理财家,

理财方面是行家,理财不比大人差,新一代的红领巾,

不铺张,不浪费,勤动脑,巧计算,看得远,算得精,

该省的省来该花的花,不攀比来不乱花,科学消费分得清,

勤俭节约人人夸。理财章在胸前挂,做祖国建设的小精英。

女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啊!大家分享了各自零花钱的故事,亲身体验到了浪费的可耻。

男主持人:大家还晒出了自己的节约金点子。在活动中,大家了解了很多理财知识。

主持人(合):让我们养成勤俭节约,合理理财的好习惯!

(浙江省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 董 苹)

【点评】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的美德,几千年来在劳动人民中一直流传至今。在我国历史上,许许多多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其中包括一些帝王将相,都积极倡导节俭,力戒奢侈浪费,并且身体力行,做出表率。毛泽东教子节俭,周恩来勤劳俭朴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节俭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都要提倡勤俭节约。中小学生不仅要积极提倡和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而且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祖国的未来!

主题活动案例设计和实施,紧扣主题,并且能结合本地的乡风民俗,进行节俭教育,充分发挥了地方民俗文化的育人力量。活动从零花钱、今天我当家等日常生活小事来开展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活动设计大胆,有创新,有较好的教育效果。

(柯 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