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写作心理的常见缺陷

中学生写作心理的常见缺陷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消极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学习写作的时候,总是存在写不好文章的心理暗示。再有,“写不好”的自我暗示之外,又会怕写不好而遭到别人嘲笑,所以面对写作,常常不写,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草草下笔,敷衍了事。厌恶心理可能源自于失败的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导致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的指导方法不当。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

中学生写作心理缺陷表现为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几点:

第一,自卑与炫耀。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很大,自卑和炫耀是学生中最常见的两种写作时的心理状态。

有些同学读书少,底子薄,成绩差,长期缺少写作成功体验,进而形成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子”,觉得自己的写作“天赋”不如他人,因而妄自菲薄,对写作也就很自然地缺乏兴趣了。在这种消极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学习写作的时候,总是存在写不好文章的心理暗示。再有,“写不好”的自我暗示之外,又会怕写不好而遭到别人嘲笑,所以面对写作,常常不写,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草草下笔,敷衍了事。因为他们一般都这样认为,如果认真去写,还是会写得不如人家,如果受到老师的批评,就显得自己水平太低了,很没有面子。与其这样,还不如敷衍了事,即使自己写得不好,也可以用“我没认真写”“我随笔写写”的等理由来推脱,从而在心理上为自己找到慰藉。

还有一类同学,不能说对写作感兴趣,但也不排斥写作。从小学到中学,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他们都是兢兢业业完成的,但写作水平却没有明显的提高,这让他们产生了“我就这个水平了,练来练去都一样,提高不了了”这样一种心理。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自己在写作上辛辛苦苦地努力了很久,收获却仍然很少,由此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与前面两类同学相比,还有一类同学恰恰相反:他们读书多,爱好写作,文笔好,写作对于他们来说是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这些同学可以通过写作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写作上容易产生炫耀心理,进而导致文风上的哗众取宠,内容上的无病呻吟。有的同学的文章初看很惊艳,但仔细品读却是辞藻华丽,语法不通,语意朦胧,猜不出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又有一些同学,很爱赶时髦,常常学习一些网络小说、歌词的手法。总之,这种炫耀心理,这种华而不实、轻佻浮夸的写作现象,在中学生中还是较常见的。例如下面这篇文章:

经历了,我才懂得

呱呱坠地,石破天惊的哭声划过天际,苍天为之动容。

蹒跚学步,歪歪扭扭的脚步跨越人生,大地为之震撼。

人的一生,究竟要有过多少次经历,有过多少个第一次?

人生的第一次,留下了多少个温馨美好的回忆?留下了多少个痛苦不堪的思索?留下了多少个值得用心追忆的足迹?

一次次的痛苦,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快乐,一次次的微笑。一切的一切皆源于曾经经历。

喜欢尝试未来,更喜欢追忆过去。经历过了爱,使我懂得要更加珍惜。经历过了痛,使我懂得要更加刚毅。经历过了成功,使我懂得了要更加自信。经历过了失败,使我懂得了要更加清醒。每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会在我内心深处刻下浓重的一笔。每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也使我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我选择,我快乐。我尝试,我成功。在物欲横流,功利心态充斥人类心灵的现实生活中,我无法做到完全回避,在一次次的经历过后,蓦然间我发现,自己居然还是像当年那样的傻,近乎可爱的傻。

我曾自信地对自己说,走自己的路!这个信念曾是那样地坚定,坚定到几乎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曾为这句话所做过的付出。

多少次,我曾为自己要坚持的信念独行在风雨之中,任由风雨飘零在冰冷的面颊上。又有多少次,我亦曾为自己要坚持的信念彷徨在星月之下,任由星月洒满寒意在心头间。我曾经孤独地羡慕过那些胸无大志的常人,却又觉得于心不甘;又曾经踌躇地欣赏过那些高深莫测的圣人,却又觉似水中望月。

我是一个恋旧的人,我喜欢追忆过去,喜欢用痛苦浸泡思想,喜欢让自己的思绪随心所欲地在无垠天地间任意驰骋。

或许,若干年后,当我回首往事,我可以找到无限个今生的遗憾,但我绝不会后悔,因为我尝试过,我经历过,我也懂得过,我不会因执着于自己不曾尝试而耿耿于怀,尽管我曾失败过。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罗丹则说: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经历过了,才会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才会明白这就是老子讲的自然法则,是人、地、天、道之法。

经历过了,才会明白,你已经学会了用罗丹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看到,即使是失败了,你依然美丽。

看人,不能以貌取人,看文章也不能以貌取人。这篇文章看似行文流畅,颇具才情,实则内容空洞。文章的题目是“经历了,我才懂得”,但通读整篇文章,作者到底“经历”了什么,又从这“经历”中“懂得”了什么,读者一点都看不出来。看似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其实一句实在的话都没有。

第二,厌恶与畏难。中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对自我与外界划分界限。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往往不愿向人展现“内心的隐秘”,同时又常常会因不被人理解而感到孤独和苦闷。因此,很多同学都强烈地希望被人理解,同时又苦恼于被父母、老师、同学误解。学校中的写作训练,学生的作品必须交给老师评阅,有时甚至还会交给同学阅读。这样一来,内心世界就公开化了,这使得不少同学都觉得写作会将自己的隐私或者想法公开,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世界受到了干预,因而对写作产生一种羞怯甚至厌恶心理。于是不少同学不想写、不愿写,即使迫不得已必须写,也往往不愿意写关于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写带有真情实感的内容。

厌恶心理可能源自于失败的作文教学。受制于当前的评价机制,作文教学也难免趋于功利化,什么样的文章能得高分,教师就让学生写什么样的文章。今年写议论文打的分数高,就全部训练写议论文;明年记叙文得到好评,就全部写记叙文。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疲于奔命地应付分数。因此同学们的作文不能表达自己的心声,不能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思等,而是必须按教师设计的写作模式去套。这样的应试教学,使得同学们对本来应该很自由的写作产生厌恶情绪。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说:“要毁掉一本书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它作为教科书。”当作文变成应试时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时,同学们的写作兴趣也就开始被毁掉了。

作文教学导致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的指导方法不当。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借助具体的学生作文,并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主动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但在实际中,由于学生多、考练多,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通常只表现在最后的分数上,与学生之间严重缺乏沟通交流。于是,同学们面对冷冰冰的分数,就会产生“我努力写了这么多,却只得到了两个数字”这样的感觉,逐渐对写作文产生厌恶心理。

与厌恶心理类似的一种负面心理是畏难,或者说恐惧。文学作品的学习,以及教师对作文的讲解使得一些同学把写作看得过于神圣,造成了畏难情绪。在大多数老师心中,写作是件神圣的事情,是需要天赋与灵性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得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又自觉不自觉地对写作好的学生与写作差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态度。对写作好的学生一再赞赏、鼓励,对写作差的学生则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样一来,部分写作差的同学就产生了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不愿意写作,甚至觉得写作对自己来说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这样一来,他们也就逐渐丧失了写作兴趣。

失败的写作体验是产生畏难心理的主要原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不完善阶段,行为上更是充满矛盾——既渴望有所提高、得到认同,但又意志力薄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便意志消沉,或灰心丧气,甚至破罐子破摔,这种畏惧心理又与失败感构成恶性循环。

第三,不成熟与低幼化。中学生是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重要时期,心理学上谓之“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儿童在智力、逻辑思维、自我意识、社会情绪等方面都逐渐成熟,但毕竟只是过渡时期,很多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甚至还带有儿童的意识。这一点很容易表现在写作的语言上。心理上的不成熟最容易导致的问题是写作中的低幼化倾向。写作低幼化是指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低于其应有心理水准的言论、见解或情感,这是中学生写作中常见的一个缺陷。究其原因,一方面当然是由于中学生都处于从童年进入青年的过渡阶段,其思想中难免带有童年的印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业压力大,与社会接触较少,所经历的事情基本上仅仅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因此,一旦被要求写自己真实的经历时,童年时期的事情便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里。这种写作低幼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语言上的低幼化。请看下面这些例子:

1.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2.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3.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这种表达低幼化的现象,特别容易出现在使用拟人手法的时候。同学们一旦直接使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就很容易将事物拟为低幼化的人物。而在比喻的使用上,同学们表现出的低幼化则是想象力不够丰富。如“阳光总是金色的,湖水总是如镜子的”之类的句子,想象力不如小学生丰富,语言却像小学生一样,确实是当前中学生作文中很常见的现象。

另一个现象是选材的低幼化,这与中学生生活经历的严重匮乏也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写到母爱、父爱的时候,同学们往往都会选取小时候的例子来写。虽然我们不反对回忆童年(即使鲁迅也会写童年),但一些同学选取的事例确实不够成熟,或者说对童年经历的叙述不够成熟,总是在以一种儿童的心理在写童年,与青年人或者说成年人的世界距离较远。如,高中同学在写作“留存心灵深处的记忆”一文时,有的苦于无素材可供选择,就记叙幼年时代与伙伴在老家桑树下躲猫猫、捉金龟子、摘桑葚的事;有的记叙小时候因为一支铅笔跟好伙伴产生友情、产生矛盾的故事;有的记叙因平时的玩伴与别的同学一起回家而冷落了自己而闹别扭的故事;有的则记叙母亲偷看自己的日记而与母亲大动干戈的故事,等等。

低幼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思想立意的低幼化。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作文与中学生作文在立意上肯定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作为一名中学生,理应在写作上深入一步,尤其是在审题立意上更加应该高出小学生。然而,事实却很不令人乐观,仍有很多中学生存在立意低幼化的问题。比如在完成“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这个作文题时,很多高中同学的立意仍仅仅集中在了“难忘”上,而不能深入地思考为什么难忘,难忘的意义在哪里。

诚然,立意是中学生作文的难点,而一个好的立意,则一定是要求每一名中学生都会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世界,用大脑认真地思考这个世界。只有心理成熟一些,对所观察的事物高度重视,深入思考且多维思辨,才能够写出立意深刻、主旨鲜明的佳作。

第四,思维惯性与模式化。正如上文所说,模仿是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心理。这种心理本身并不是什么缺陷,但如果模仿心理过重,且总是模仿心理与惰性心理相结合,那么写作时就容易陷入模式化的泥淖。长期的应试化写作教学,已经固化了同学们的思维模式,这就造成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刻板的思维定势。在这种思维定势的支配下,同学们对每一个问题都喜欢从同一个角度去看,这就往往造成每一篇文章的布局都大致相同,所选择的材料也都相同,甚至语言的风格也大体相近。一写名人就是陶渊明、苏东坡、屈原,一写助人为乐就是雷锋,一写身残志坚就是某“感动中国”人物。如命题作文是“感恩”,大多数学生会不约而同首先写老师对自己的教诲,其次是父母的教诲,然后才是其他的内容。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寻找自己的天空

雄鹰的位置是青天,在那里它飞出一道俊逸潇洒的弧线;鱼儿的位置是河海,在那里它展现一派鱼翔浅底的安然;苍松的位置在峭壁,在那里它诉说着栉风沐雨的坚韧;小草的位置是平原,在那里它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悠闲。人,也要寻找自己的一片天空,在那里,把自己的价值实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曾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踌躇满志,也曾屈心抑志写《清平调》以取悦贵妃圣主;曾在堂堂王宫之上让高力士脱靴磨墨,也曾在玄幻梦境之中任思绪飞扬天姥。然而,“总为浮云能蔽日”,黑暗的官场不容傲骨天成的他。几经周折,太白醒悟了:他的位置不在皇家御苑,而在青山绿水;他的位置不在庙堂之高,而在江湖之远。在那里,他才可以挥起生花妙笔,书写半个盛唐。李白找到了一片浪漫的夜空,篇篇诗文如繁星般闪烁华彩,永恒地昭示着诗仙的生命价值。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不能做时代的发动机,就做好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雷锋明白,他的位置就在人民军队里,在驾驶间、方向盘前。他用双手将汽车修整一新,他的脊背曾负起雨中行路的幼童,他的津贴寄到了灾区人民的手中。如果做一件好事是生活的刹那感动,那么做一辈子好事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生命价值。坚守平凡,他却活出了并不平庸的人生。

雷锋找到了一片纯净的蓝天,用他为人民服务的热诚和坚持,让朵朵白云绽开了笑脸。

我们是“漂着”的一族。

漂过了一个个工作岗位,漂过了一座座城市家园,他们渴望实现价值,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渐渐的,在寻找中,青春消逝。也许,是天才可以一直等到倾泻才华的出口;但安于平凡又何尝不能创造价值呢?寻找位置应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实现价值更要有勤奋与毅力为伴。为寻找而寻找,只会在寻找中迷失。

漂一族就像无脚鸟,飞翔在不断变化的天空,看过艳阳淫雨、朝晖夕暾,却始终找不到落脚点。

寻找自己的天空或许很难,像传奇人物,需要有选择的智慧甚至不走平常路的果敢;寻找自己的天空又很容易,像平凡英雄,在任何位置上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朋友,愿你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活出精彩的一片天!

这是一篇高考议论文佳作,但也不难看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文章结构上,排比开头,中间三个例子,最后结尾。这种模式实在不能算得上新颖。在作文选材上,李白、雷锋这些人物也算是高考作文的常客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作文教与学极端应试化,写作训练天地特别狭窄是一方面;同学们的思维惰性、惯性以及思维定势化、严重缺乏创新意识等则是另外一个方面。

写作思维上的模式化心理是同学们的惰性心理的表现;教师的模式化指导则更使学生的写作思维产生了定势。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们往往认为只要套用教师设计的写作公式就可得高分,就不需要再刻苦训练了。这种模式化写作心理,消减了学生在作文创作上的激情和兴趣,甚至使不少同学错误地觉得作文“又省力,又不费事”。于是乎,很多同学都不注重观察,不注重思考,不注重练笔,甚至经常躲避写作。其后果呢,只会是文思枯渴,文章千篇一律,缺少多样性和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