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下我国中学生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当下我国中学生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现阶段中学生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借助参考书便读不懂课文,尤其是不借助翻译书便读不懂古诗文。我认为,这其中既有小学教育的缺失,又有中国社会现状、大众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当前中学生语文能力低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积累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积累少得可怜。

一位著名美籍华裔教授评论说,中国的留学生ABC说得好,可就是不知道《论语》;谙熟美元英镑,可就是不知道司马迁;一个大学毕业生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可就是写不出一篇文理通顺的工作总结;大多数中学生能通过Email互相交流,可对于书信写作已感到非常陌生。这种种表现,无不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华传统文化广泛地被青少年漠视。总之,现阶段中学生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借助参考书便读不懂课文,尤其是不借助翻译书便读不懂古诗文。在当今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一说起文言文,学生的普遍反映就是——好难啊!其实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大都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了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言能力,而且还能教人明理,振奋精神。可为什么会出现学生怕读、不读的现象呢?我认为,这其中既有小学教育的缺失,又有中国社会现状、大众文化的影响。

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门取消了小学生上中学的升学考试,学生将采取就近入学的办法直接升入初中,同时取消重点初中。这个措施的出台是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尝试,目的是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负担,真正贯彻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取消升学考试的确是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好手段。但我们也必须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人本身是有惰性的,更何况像小学生这么大的孩子。学习上一放松,加上自我要求不严格,再贪玩儿,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下滑。取消考试后,有的小学老师自认为自己的负担也减轻了,把教育学生的责任推给了中学老师,导致现在有的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在小学就应该掌握的知识还不了解,甚至一些常用字都不认识,更何谈经典文化的熏染呢?其实取消升学考试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但对小学老师来讲,则意味着其责任更大,应对学生更加负责,为孩子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学生应该在背诵能力最强的时候,多背一点文言文,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可以贮存语料,形成语感,这对提高一个人的素质,进而提高人文素养是大有好处的。

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的发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下,兴起了大众文化,这种文化的各种制品以其舒缓、轻松、温情以及背景模糊的善恶之争等等内容,在当代中国畅行。大众文化以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速度变革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连宁静的书斋与校园课堂也发生了喧哗与骚动,大众文化与校园的书本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联系,这一代的青少年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表现出了不同于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也享受着不同于原来的信息文化环境。中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看的是卡通、休闲杂志,聊一些网络游戏、娱乐排行榜。一些中学的校刊也开辟专栏介绍时尚。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让他们静下心来诵读经典,是非常不实际的。

二是一些作文立意肤浅,语言没有文采,词汇贫乏,甚至文理不通。明显少了深层的文化底蕴,思想缺乏深度和广度。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我们便会发现,许多中学生的精神世界相对贫乏,人文素养相对低浅,人格操守相对脆弱。凡此种种表现在:不借助参考书便读不懂课文尤其是不借助翻译书便读不懂古诗文;作文立意肤浅,语言没有文采,词汇贫乏,甚至文理不通。由此可见,当前中学生语文能力低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积累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积累少得可怜。

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很少阅读名著。在与学生的访谈中,有的同学这样说:“名著嘛,一般的故事情节都知道了,再细看就懒得了。看名著最便捷的就是看它的简介或者问问老师,知道一些大概就行了,以便有了与朋友们谈话的资本,不至于被人看不起。”在对中学生的调查中,问他们是喜欢看名著还是看由原著改编的电影、电视,53%的学生回答愿意看影视,或是先看影视再看原著。他们说,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上,无法拥有一份去欣赏名著的兴致,只能跟着教师人云亦云,甚至大多名著都未看过,即使知道一点也是从电视上知道的,不喜欢名著,因为没有时间看和琢磨。余下的47%愿意读原著,但把这些学生对“课外阅读什么书”的回答对比起来看,22%的学生在谈到喜欢看原著的同时却没有在“课外阅读什么书”的回答中写下这一爱好。我们可以说,大多数学生还是在“节约”甚至“排斥”着课外的经典阅读。

三是语言文字的背叛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文化以其独有的优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学生与网络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新的视觉空间的同时也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分辨力。不少网络语言有失语言规范。有失语言规范的网络用语,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非语法化。诸如“很受伤” “好拒绝” “很风景”,随时可见。

(2) 中外夹杂。如用“寝室物语”表意“发生在寝室的故事”。

(3) 牵强附会。如把“恋爱”说“兼容” “谈恋爱”说成是“启动程序”,“热恋”说成是“链接升级” “超级链接”等等,可谓花样迭出。

(4) 趋于粗俗。要说玩文字游戏,也有雅俗之分。如称请客为“吃大户”,称领导为“老板”,称老师为“主管”,称班主任为“老班”,称学生班长为“领班”等。

现在学生上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年龄在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造,但是由于知识面相对狭窄,驾驭母语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够,而他们又正处于打基础的时候,他们很可能成为不规范的网络语言的受害者。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走出了孩童似的无知与懵懂,但又缺乏成年人的理智与成熟。他们从小就看着卡通漫画、电视,现在又痴迷上了网络,还为自己所感知的语言为荣,相反却讨厌那些乏味的文字,把一种感受、一种心得用一种图案去表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传统语言的学习,影响了对民族语言纯洁性的继承,而且助长了年轻人浮躁的风气。“网络语言给我们的民族语言带来了冲击,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烧伤度’ ”作家冯骥才分析说,“网络语言受美国式文化影响的痕迹很明显,除了语词中加入的大量英语词汇和语法的英语化,更重要的是美国化的观念:追求简便省事、开放直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与传统疏离并以此为荣。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更深刻地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语言文字又是审美的重要内容。网络语言的美国化倾向,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保留至今,其中规范的科学的语言文字,是维系这种文化的纽带。网络语言鱼龙混杂,损伤了这一纽带的纯洁性。语言的纯洁,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纯洁,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纯洁。没有对自己母语深沉的热爱,就不可能有对自己国家历史的尊重和对自己民族价值观念的操守。面对充斥着社会的各式流行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光靠限制和破除是不够的,还急需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建设。

四是传统文化知识相当匮乏。笔者曾对对一些中学生列举了部分历史人物,除了对孔子、李白比较了解的均占半数以上,其他位历史人物,近80%的学生表示只听过其名甚至没听说过;关于传统文化精华的古代典籍,《论语》、《诗经》有的人知道,其他几部经典则无人知道。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唐诗最多、宋词零星、元曲为零,先秦散文、汉赋、明清小说就更不用说了。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所谓的“知道”或“了解”,也仅仅是看到过或听说过,不知道《诗经》有什么价值,不知道孔子有什么思想,更不知道《四书》 《五经》所指何物。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仅仅限于课本。课本上有的,相对来说,学生就知道得多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也绝大多数限制在言情、武侠小说、漫画等休闲消遣类书籍,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并无实质上的助益。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们还或多或少记住一些基础的传统文学知识。相较于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情况,再看看其他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古代艺术、古代科学技术、古代历史、传统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等其他方面,简直是知之甚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当代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甚至到了极度匮乏的地步。或许是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限制,或许是古代典籍的文言文的表述形式,或许是市场经济中就业的困难形势,使得中学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误解,甚至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认为其不合时宜。

五是爱国主义精神匮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更高学历的进修,爱国主义教育都无一例外有着一席之地,其名目之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无不彰显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学校每周星期一升国旗、唱国歌认同的不超过半数。而据笔者观察,升国旗能端正站姿(包括强制性执行)不过半数,而所谓的“端正”也不过是相对而言,而能开口唱国歌的更是寥寥无几。对于国家大事基本不关心,表现在从不收看新闻的学生超过一半,学校每晚开放的半小时新闻观看形同虚设,而对于国家近年来发生几次重大灾难事件,竟有近半数不知其始末。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似乎变成了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存在。

六是思想品德行为弱化,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常常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利益,甚至以别人的正当利益为代价,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往往对一些娱乐明星产生盲目地崇拜,以知晓明星的生活琐事为自豪,床头到处贴着歌星、球星、影星的照片,模仿他们的发型、爱好甚至坏习惯和癖好,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兴趣,更不会把掌握传统文化的多少作为宣扬的资本;他们常常把家长职位的高低、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生活消费的层次作为个人价值的评判标准,对学校的一些公益活动中往往不会积极地参与,对国家宣扬的一些社会价值观认为没有多大的意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曲解。

七是人生没有目标,茫然浮躁。例如,问起一些学生有无自己的“座右铭”,虽然也有不少的学生答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积极的言语(笔者认为,这还跟班级墙壁上张贴的标语有关),但还有许多学生答的是诸如“烦” “讨厌” “无聊” “睡觉” “上网” “白痴”“神经病”之类莫名其妙的语言。如果仅仅是个别同学这样回答,也许还不能说明什么,但如果有半数或者更多的学生都这样答,那么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很多中学生没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更遑论什么人生规划了。当然,学生可能会反驳说,我当然有理想,我以后作个有钱人,要自己做老板,月薪要几万等等。但这也只是想当然而已。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学生,由于心理成熟程度和社会阅历等因素,更多的人是将未来人生依托于父母。他们只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荣耀的光环,却不了解甚至也不想了解成功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艰辛,所以一遇到挫折,就容易气馁,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导致心胸狭窄,目光短视。

综上所述,当代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过强,身处和平年代,家长的宠溺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使其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深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缺乏自觉自律的规范观念,缺乏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缺乏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缺乏理解宽容的心胸气度,缺乏当仁不让的责任担当。他们热衷于各种西洋节日和洋快餐,却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他们对世界杯如数家珍,却不知道五禽戏、太极拳;不知道琵琶究竟是弹的还是拉的,不知道京剧的名段名角;汉字写得东倒西歪,中国名著经典常常一问三不知。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已经被他们弃之门外,置之不理了。可见,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已经到了不得不救的底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