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岭贵金属成矿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估

南岭贵金属成矿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估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南岭及邻区主要类型贵金属矿床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龄测定。以南岭及邻区贵金属矿集区为研究对象,开展重要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成矿模式研究,区域成矿四维结构及成矿系列、成矿体系、成矿谱系研究;典型矿床类型的最佳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研究。
南岭贵金属成矿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估_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南岭贵金属成矿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估

项目来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起止时间:2006—2008年

项目负责:李华芹

主要完成人:李华芹,陈富文,梅玉萍,杨晓君

成果概况:本研究专题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岭地区有色—贵金属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示范研究”课题(编号:2006BAB01B03)的部分研究内容。以花岗岩类成矿作用为主线,以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为重点,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着眼,典型矿床入手。选择新发现的矿床和未解决矿床成因及矿床时代的关键性矿床,采用以金属矿物和含金脉石矿物RbSr等时线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多种方法,进行精确定年,为深入开展南岭地区贵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和成矿预测提供可靠的年代学证据。

对南岭及邻区主要类型贵金属矿床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年龄测定。以南岭及邻区贵金属矿集区为研究对象,开展重要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成矿模式研究,区域成矿四维结构及成矿系列、成矿体系、成矿谱系研究;典型矿床类型的最佳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研究。在重点地区开展Au、Ag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深部成矿预测,圈定靶区;建立南岭贵金属四维成矿结构和区域成矿综合模式;建立南岭成矿谱系及中生代大陆成矿体系。

重新计算了华南花岗岩的成矿元素丰度值,编制了南岭地区Au、Ag地球化学背景图,并通过对重要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多方法联合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如下认识。

(1)南岭及周边金矿主要形成于3个成矿期,武陵—雪峰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

(2)南岭地区的贵金属矿床与钨锡钼铋等有色金属矿床具有密切的时空和成因联系,尤以银最突出。其中,Ag与W、Sn矿床在空间上常常“形影不离”相伴产出,且往往以燕山期花岗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出现高温→中低温矿床演化特征。与同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银矿床,银多与金及铜铅锌矿伴生或共生,与W、Sn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作用则多出现在隆起区,以燕山早期第一阶段为主;多次成岩多次成矿,如瑶岗仙复式花岗岩体有4次侵入和4次成矿作用,岩体规模从早到晚,由大变小,以前三次成矿作用为主,各次侵入都伴有金属矿化,第一至第三次金属硫化物矿化逐渐增强,由南东向北西侵入,形成WAg矿化→Pb、Zn、Ag矿化分带。

(3)南岭地区金银矿床的类型复杂,其中银矿床及与银相关的有色金属矿床可以分为斑岩型、接触交代型、高中温热液型、中低温热液型、火山热液型、同生沉积型、沉积改造型和表生型8种主要成因类型;金则可划分出10种主要成因类型:与岩浆岩有关的金矿床;火山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变质碎屑岩中脉型金矿床;与表生作用有关的金矿床;砂金矿床;红土型金矿床;铁帽型金矿床。

(4)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划分出南岭及周边地区与金银矿床有关的矿集区13处:粤东Ag、Cn(Pb、Zn)矿集区;永(安)—梅(县)—惠(阳)Ag、Sn、Cu、Pb、Zn矿集区;粤北Ag、W、Sn、Pb、Zn(Cu)矿集区;赣南Ag、W、Sn、Pb、Zn(Cu)矿集区;武夷Ag、W、Sn(Pb)矿集区;湘西金和湘南Ag、Pb、Zn、W、Sn矿集区;粤中银矿集区;云开Ag、Au、Pb、Zn(W、Sn)矿集区;大瑶山金银矿集区;桂北W、Sn、Ag、Pb、Zn(Cu、Ni)矿集区;丹池Ag、Sn、Pb、Zn、Sb(Cu)矿集区;大明山Ag、Mn、W、Sn、Cu矿集区;滇东南Ag、Pb、Zn、W、Sn、Cu矿集区。

(5)进一步明确了找矿方向,指出粤西有4个银远景区、云开和雪峰山有7个金远景区值得勘查。其中,粤西罗定盆地周边、怀集盆地北部、罗定盆地南西部贵子弧一带及阳春盆地周边等地区,银化探异常众多,以往未系统开展过银矿调查评价工作,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尤其值得开展找矿工作。对于金矿,除了云开地区的怀集、广宁及廉江—高州一带在震旦—寒武系中具有寻找顺层产出的细脉带、网脉带型(或称浊积岩型)金矿的良好前景外,在雪峰山地区铲子坪和大坪金矿外围,如白岩云、母溪、狗皮溪—枫坪界等地可寻找与破碎带蚀变岩有关的金矿;在溆浦—通道深大断裂上分布着众多金地球化学异常,可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和热液型石英脉状、微细浸染型金矿;在漠滨—炮团—淘金冲一带,可寻找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金矿;在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有高家坳、掉水洞等微细浸染型金矿,可在泥盆系半山组浊流沉积层位及断裂破碎带等复合部位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

(李华芹 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