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子回眸纪风华

甲子回眸纪风华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雨砥砺六十载 甲子回眸纪风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0年发展历程60年时光荏苒,60年沧桑巨变。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进入2012年,江城武汉,东湖之滨,中国地质大学将于11月7日迎来甲子华诞。如今,学校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春风化雨、桃李芬芳,成为一所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和朝气蓬勃的大学。这是60年来地大人励精图治、努力开拓的历史缩影,更是地大人“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
甲子回眸纪风华_地大人

风雨砥砺六十载 甲子回眸纪风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0年发展历程

60年时光荏苒,60年沧桑巨变。伴随着历史前进的车轮进入2012年,江城武汉,东湖之滨,中国地质大学将于11月7日迎来甲子华诞。

img27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鸟瞰图

六十砥砺,甲子长歌。6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与新中国一路风雨兼程,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艰苦创业、励精图治,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开拓创新、展望未来,向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60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各个时期为国土资源行业地质找矿、油气勘查、海洋资源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各个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水平人才。一批又一批勇于在艰苦行业和基层建功立业的地大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如今,在新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落实国家地质找矿突破战略,地大人更是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独特贡献。

历史沿革:四重门见证学校四次跨越式发展

6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历经沧桑,经组建—出北京—过石门—渡丹江—下江陵—栖荆州,一路风尘……如今,学校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春风化雨、桃李芬芳,成为一所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和朝气蓬勃的大学。

60年来,学校几经浴火重生,如凤凰涅槃,历经磨难而弥坚。随着经历的4个阶段,中国地质大学也实现了4次跨越式发展:

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培养地质勘探人才,国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大学地质院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这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地质学府,北京地质学院里大师云集、名家荟萃,办学实力雄厚,科研成就突出,很快跃升为京城八大院校之一。

1970年,北京地质学院南迁,一路颠沛流离,辗转到湖北省江陵县办学,组建新的湖北地质学院。在这非同寻常的历史岁月里,地大人凝神聚气,在艰苦的环境中,以昂扬的姿态奋斗在江汉平原的沃土上。

img273

四重门揭幕仪式

1974年,学校获准迁入江城武汉,在武汉南望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成立了武汉地质学院。地大人再辟新天地,师生们秉承地质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豪情,以冲天的干劲,建设起全新的大学校园,在南望山下到处是农田、菜地和水塘的校园里谱写了学校历史的新篇章。

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将武汉地质学院及其在北京的研究生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武汉地质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联合组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从此,学校承载起中国高等地质教育更加光荣的使命,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全面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向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在学校东区,新落成的“四重门”文化景观,默默记录了这一历程。4块印度红的长方形岩石上分别镌刻着:北京地质学院、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见证了学校60年走过的不平凡道路。这是60年来地大人励精图治、努力开拓的历史缩影,更是地大人“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60年来,学校几代领导集体始终高度关注国家建设发展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坚持继承发扬学校老一辈师生“为祖国多找矿藏,把自己百炼成钢”的地质精神和地矿行业“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始终将培养高水平地学人才、促进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的变身。

新时期,围绕国家战略和需求,学校全面推行学术立校、特色建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秉承“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校训,践行“谋求人类与地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完成了“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积极拓展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定位,“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农、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水平。

立足地球科学特色,着眼未来,全面提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60年来,无论是在地矿行业发展陷入低潮时期,还是在其他高校整合、转型时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都坚持将“建设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确定为阶段性办学目标,将“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确定为长远办学目标。学校在学科结构上完成了由单科性地质院校向多学科大学的转变,在办学性质上实现了从地矿行业性学校向面向全社会办学的开放型大学的转变,在办学规模上实现了由千人高校向万人大学的转变,较好地履行了所肩负的高等地质教育职能和培养人才的重任。

作为一所具有行业特殊背景的大学,学校在充分挖掘显在或潜在办学资源的基础上,着眼于自身传统优势、未来挑战及发展前景,以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通过资源重组、结构优化,巩固优势学科在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同时注重提高为行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推动学校全面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历史和发展前景的特色办学之路,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内涵,全面促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校训精神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精髓和指南。温家宝总理为学校题写的校训精神,像一座高高矗立的灯塔,内化为全校师生在精神层面的统一,进而形成合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无论是建校初期,还是南迁办学,甚至于今天乃至未来,校训精神指引全体师生艰苦奋斗、团结活泼、严格谦逊、求实进取,为实现理想而不畏艰苦和挫折、勇攀高峰、敢于担当、甘于奉献。

“强基础、有特色、入主流”的学科和专业建设理念,铸就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凸显了学校的办学优势。学校整合有关研究力量与资源,积极挖掘新的优势特色增长点,不断凝练新的学科特色,发展新的特色专业,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学校全局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坚持践行悟道,在周口店北戴河和三峡等地区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躬身实践的本领和为社会奉献的责任感。如今,野外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一大亮点和优势。

同时,面对国家在深部找矿、油气勘查、海洋资源开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启动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历史和行业背景,在保持独具特色的地质科学学科体系,保留深厚而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光荣传统的基础上,扎根国土资源行业领域,紧紧瞄准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一流学科水平,在源头创新上占据制高点,在找矿核心技术上掌握自主权,打造行业领域顶尖的特色学科高峰,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高等地质教育思想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

在“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精神的感召下,广大毕业生振翅高飞,到祖国各地基层最艰苦的岗位上建功立业。2003年以来,学校累计有3 549名本科毕业生、近1 000名研究生毕业到西部就业。2005年,学校261名志愿服务西部的毕业生给温家宝总理写信,表达他们到西部去的热情和决心,得到校友温家宝总理的肯定。温总理回信鼓舞他们说:“大家志愿到西部服务和就业的志向、勇气和决心使我深受感动。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深信你们在西部艰苦生活的磨练必将成为你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目前,赴西部、下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大幅攀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

学校坚持学术立校,以人为本,多举并措,全方位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学术、服务学术”的良好环境,形成了重品德、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特色,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科结构与布局进一步优化。60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优化地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学科结构上,完成了由单科性地质院校向多学科大学的转变。学校大力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的学科体系,积极发展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纳米、材料、生物、能源和环保等新兴交叉学科,学科结构与布局进一步优化。

如今,学校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有20个学院(课部)、60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质理科)、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地质工科)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地球系统过程与矿产资源”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硕士、MBA、MPA、MFA、J.M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9个工程领域。

二是以重大地质勘查和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60年来,学校秉承传统、探索改革,不断调整教学和科研力量,以重大地质勘查和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地质工作的各个领域,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

近年来,学校主持“973”计划项目及专题、“863”计划项目及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700余项,科研经费稳步增长,在多个领域相继获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地质大学原校长、我国数学地质学科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创新地质找矿思路,将地质学从定性的描述阶段向定量研究发展,为地质学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对岩石流变学上地幔动力学和高温高压岩石变形实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并作出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山长期致力于地球化学研究,他领导的LA ICP MS实验室在全球分析地球化学实验室测试水平检测中名列前茅。

学校作为唯一高校参与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拥有军工项目科研生产完整资质,成立了2个“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预研分中心,参与了“嫦娥工程”月球探测数据处理和月球应用研究;自主研发的MAP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载人航天搜救。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学校及时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奔赴灾区,为灾区预防次生灾害、做好灾后重建与城镇选址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2011年学校承担的矿调、区调项目在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云南新发现铜、铁、铅锌等金属矿化点12处,非金属矿点1处,矿化线索12处。学校2009年、2011年分别被评为“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先进集体”。

三是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培养大批“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突出服务功能,敢于率先占据制高点,敢于在机制体制上先行先试,努力提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国土资源行业服务的能力。学校用“大德育观”、“大教学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坚持教育教学发展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与学科特色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结合。学校全面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李四光计划”、“池际尚计划”、“震旦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地调矿调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各类基地班和实验班、地球科学菁英班、“英才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校承担的每个科研项目,都吸收了2至3名学生参加,46.6%以上的地质类研究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近60%的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img274

外语教学

以学术质量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大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振翅高飞的莘莘学子。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20万余名毕业生,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从这里走出了以温家宝总理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管理精英,成长了以“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等为代表的29位两院院士,涌现了国家体育场馆“鸟巢”总工程师李久林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奇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成绩卓著,报效祖国。

img275

学生野外实习

四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大幅度提升。学校建设创新服务体系,打造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平台。学校拥有生物地质和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信息系统国土资源部重点研究实验室、国家遥感中心地壳运动与深空探测部、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教育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黄姜皂素循环经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创建的生物地质和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成功地将二叠纪三叠纪界线的“金钉子”钉在了浙江长兴煤山上。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矿产资源战略目标和国际重大地学前沿科学问题,选择我国具有不同成矿条件的“中央造山带”、“三江成矿带”等典型地区,发展现代地球探测和空间信息技术,建立了新的矿产资源快速勘查和评价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为大型矿集区、大型—超大型矿床发现和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持续供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由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质科技情报》、《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安全与环境工程》、《宝石和宝石学》等学术期刊紧紧跟踪当代世界地学科技前沿,及时反映最新地学学术水平、科技进展和发展动向,已成为广大地学工作者了解国内外地学各领域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和交流地学最新成果的平台。

人才强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全力打造地学人才高地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和科技创新的一支主力军,高等院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重要。谁拥有顶尖人才,谁就能占领学科高地,引领学术潮流,获得竞争优势;谁拥有大师级人物,谁就拥有学科品牌,学术影响力和学校的声誉。

60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全力打造地学人才高地。

img276

中国地质大学长江源头科学考察队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分类指导、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积极整合国内外、校内外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核心,按照“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教学科研平台+科技项目+国际合作”五位一体建设模式,引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地学新人。

学校坚持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实施以凝聚院士、千人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为主体的领军人才培育工程,采用导师制、访问教授制以及合作开发制、派出工作制和青年骨干进修班等多种形式,通过大科学、大工程和大项目来培养学术学科领军人才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的突击队和排头兵,成为国际地球科学领域具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学校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社会化、国际化的人才遴选评价机制,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教辅队伍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围绕学科发展需求,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领军人才。学校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逐步建立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努力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级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教辅和工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多措并举,学校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梯队建设不断完善。如今,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 15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188人、教授376人、副教授490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教授29人。近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和湖北省教学名师6人。2008年,学校成秋明教授继赵鹏大院士之后,成为荣获国际数学地质学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的第二个亚洲人。

img277

化石林

开放活校,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国际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学校国内外竞争力

60年来,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跟踪国际前沿,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推进国际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学校国内外竞争力。

开放办学,是高等院校优化教育资源、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重要举措。学校一方面以战略思维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新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充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适应变化谋变化,融入发展促发展,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发展的新机遇。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落实国家地质找矿突破战略,学校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互动,建立了一批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旨在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

img278

院士长廊

在教育部与国土资源部、湖北省等部部共建、省部共建政策支持基础上,学校依托国内国土资源和地矿行业企业,建立了55个实习站点和47个稳定的产学研基地,与18个省市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地勘、地调单位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行业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或科技教育合作协议,与湖北省荆州市、咸宁市、随州市,浙江省丽水市、江西省新余市等多个地方政府签署了科技教育合作协议,努力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通过联合开展地质调查、找矿突破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切实解决国土资源地矿行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难题和产业发展瓶颈。学校获批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共同承担国家重大战略攻关项目,共同开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校与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紧缺战略矿产资源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学校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与中国科学院的一院八所,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了科教战略联盟,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和人才团队的“三三制”(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成员和学生组成的学术梯队),一制三化(导师制、国际化、个性化、小班化),以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高素质拔尖人才,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img279

毕业生到西部去

60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与拥有一流地学学科的大学联合筹建“国际地球科学大学联盟”。学校2个项目被列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支撑大学建立了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建成了中匈联合环境科学与健康实验室、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和中美环境变化联合研究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学校更是加快了开放办学的步伐。新时期的地学人才要有国际视野与国际经验,要有强烈而清晰的国际定位意识。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意识,加大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力度,近年来,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超过350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超过300人次。一批批国外著名专家来校任职,一批批国内学者担任国际学术组织要职,共同开展信息交流、学术研讨、学者互访、技术培训和学生联合培养等。

文化兴校,不断创新大学文化育人模式,实施八大文化建设工程,打造地学文化摇篮

60年来,无论是建校初期,还是南迁办学,甚至于今天乃至未来,学校始终将培养高水平地学人才、促进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坚持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校训始终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形成学校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

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学校把文化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评估,培育具有历史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使学校成为高等地质教育思想的精神高地和地学文化的摇篮,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支持。

学校针对大学文化建设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和近期目标,不断创新大学文化育人模式,努力做到大学文化在校园景观中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座景观都有动人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功能,体现学校学科特点的摇篮文化、融入了地质元素的地学文化以及弘扬登山精神的体育文化等特色文化,不仅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品位,更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img280

博物馆的磁悬浮地球仪

特色校园文化凝聚动力。学校先后建成了勘探队员塑像、化石林、院士长廊、博物馆、校训石碑、四重门、地质年代长廊等文化景点,每一个地质元素明显的文化景观都蕴含着丰富的特色文化内涵。中心花园里3 000平方米的化石林,是地球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体现了古老与现代的对话、科学与生命的交流。穿越南望山、连接着文理两大校区的地大隧道,无不体现了人文与科学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新落成的“四重门”文化景观,作为中国地质大学发展的见证者,那简洁、质朴、浑厚的艺术形态,悄然地将大学历史、大学特色与大学文化物化于校园,滋润着师生们的心灵。

逸夫博物馆作为国内最大的大学自然博物馆,其收藏的国内外数万件的珍贵地质标本和恐龙等古生物化石,全面展示了学校丰富的地学物质文化。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博物馆已经成为武汉市新的文化游览和进行地质教育的场所,向社会辐射着博大的地学文化。

地大登山文化历史悠久。登山运动本身,更是艰苦朴素、勇敢拼搏的地大魂,是学校光荣传统的一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王富洲成功登上珠峰的那一刻开始,学校就紧紧地和中国户外及登山事业联系在了一起。学校于1958年成立了中国第一支登山队,60年来,为祖国的登山科考事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20世纪80年代末,地大的老师就被派往日本学习户外运动知识;1998年率先开展了野外生存课,从而成为全国首批拥有野外生存教育资源库的大学;2002年组织承接了国家重点教育课题——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体验课程;2004年成为全国首批拥有野外生存本科专业的大学。地大人在中国登山界更是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基本上现在中国登山协会中的骨干们都是从地大走出去的。2012年5月19日8时16分,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4名队员从北坡成功登上海拔8 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顶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在4名登顶队员中,有3名是在校大学生。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地球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实施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地学文化、摇篮文化、网络文化、体育文化、廉政文化、社区文化共八大文化建设工程,构筑了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化的特色文化育人体系。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斐然,连续3届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网、教育部网站等各大媒体先后专题报道学校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显著成效,社会反响强烈。

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注重培育师生爱国、爱民族、爱校情怀;在学术文化建设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创新人才成长氛围;在地学文化建设中,注重彰显学校专业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在“摇篮”文化建设中,注重强化大实践观教育;在体育文化建设中,注重倡导健康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培养师生健全人格;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注重树立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表达新风;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注重营造师生廉洁从教、廉洁施政氛围;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注重营造和谐校园、生态校园和文明校园的浓厚氛围。

img281

外籍教授梅森先生在野外指导学生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地大已经形成了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内核,以地质元素为特点,以人文关怀为目标,具有时代特征、历史特色、学校特点的特色文化。特色文化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全校师生员工也积极致力于研究地球并为合理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而努力工作。

img282

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登顶珠峰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和部署,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不断深化改革、抢抓机遇,努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了人心凝聚、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学校努力建设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协调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了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工作相互衔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互补,德育实践与德育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的格局。在教育内容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做好“三进”工作;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发挥教学和科研的育人功能,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注重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在教育途径上,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学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党委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坚持发展党员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学校党委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学校各项工作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先后制定了“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三重一大’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体系。

学校将依法治校、民主办学贯彻于各项工作之中。坚持规范办学,坚持教代会制度,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实行阳光招生。规范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小金库。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审计监督。运用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实现。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支持民主党派抓好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统战双月座谈会和统战成员情况通报会制度,认真听取意见,共商发展大计。

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每年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月”活动,坚持开展“感动地大好党员”、“三育人标兵”、“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研究生的良师益友”等评选活动,大力提倡尊师爱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风气。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组织单位”、“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扬帆再出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时期,《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给地质事业带来了春天,也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落实国家地质找矿突破战略,地大人更是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秉承“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朝着“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

作好规划,描绘蓝图,学校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2011—2020年),实现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办学目标。办学规模稳定,办学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高;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步(2021—2030年),建成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办学条件、人均科技产出处于国内高校前列,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优势与特色学科突出、其他学科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具备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所需的人才、学科、文化和基础设施条件。

第三步(2031—2052年),基本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办学目标。

今天,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来没有如此紧迫;国家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从来没有如此旺盛;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从来没有如此巨大;全球变化和环境污染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在这些资源与环境问题面前,人民群众对新一代地大人的要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全面、具体。面对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全体地大人同心同德,励精图治谋发展,强化特色创一流,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篇章,正在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谋求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2-09-06 《中国国土资源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