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国大革命后的康德

法国大革命后的康德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有些知识分子如歌德等一开始就反对革命,但大部分知识分子都对革命表示热烈支持,康德便是其中之一。康德认为,对于“愉悦”的判断不能达到对象判断的互为主体的有效性。接下来康德主张,严格说来,鉴赏判断只涉及第一种美。许多来访者都为康德的道德、风度、学识以及幽默的谈吐而倾倒,称他是最伟大的学者。但事实上,这时候的康德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他衰老了。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当时,德国的每个知识分子都密切注意这些事件的后续发展。有些知识分子如歌德等一开始就反对革命,但大部分知识分子都对革命表示热烈支持,康德便是其中之一。那时,革命成了他最感兴趣的话题。康德为了知道新的消息,竟然会走几里路去领取邮件。

与此同时,康德的著述也没有间断,他在1790年又出版了《判断力批判》。康德的第三批判一般被视为纯粹的美学著作,而作品的第一部基本上确实是探讨美学的问题。在其中,康德认为,虽然美感判断是以感觉为基础,它们的客观有效性却不是基于感觉自身,而是基于作为感觉的预设的先天判断原理。在这部作品里,康德还处理了关于自己的哲学体系的统一性、自然的和目的性的问题、目的论的概念必然应用在生物学产生的问题,以及若干神学的问题。

《判断力批判》分成两个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与“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者各自有分析和辩证两个部分,但在“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的后面还有个很长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以及“对于目的论的总注释”。康德的这种划分方式显然是迁就理论建构的整齐对称,而特别是在第二部分,这种建构蓝图似乎对于理论的开展弊多于利。附录与总注释的长度和分析论以及辩证论两者合计相仿。如此地分割在第一批判很合适,在这里是否有其必要,则不无争议。

“审美判断力批判”处理的主题是审美判断的有效性。这个问题源自我们对于审美判断对象的主张的特殊性。例如,当我们说“伦勃朗的这幅画很美”或者“大峡谷很壮观”时,我们只表达了自己的感觉,并不是在陈述客观知识,然而,在我们表述(我们可以称为鉴赏判断)时,也不认为自己只是在报道自己的感觉,我们相信它有更多的意义,甚至有普遍性的意义。理由何在?

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首先列举了“鉴赏判断”或者其中主题之一的“美”的四个特性。他认为我们在此可以预设普遍性,因为鉴赏判断是对于某个对象的品评,我们除了该对象的实际利益以外,还会有喜欢或厌恶的感觉。所以,我们喜欢美的事物与任何利益无关。其次,美的事物引起的好感是普遍性,与我们对它的概念无关。康德认为,对于“愉悦”的判断不能达到对象判断的互为主体的有效性。但这个有效性是必要的,如果这样的判断涉及概念的话。第三,美是“一个对象的和目的性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到的话”。

康德区分两种美:一种是自由的,一种只是依附的。自由的美不以任何有关对象应当是什么的概念为前提,而依附的美则必须预设那种概念。接下来康德主张,严格说来,鉴赏判断只涉及第一种美。任何涉及完美性的判断其实总是有智性的元素。最后,美是“在无概念地作为被认知为‘必然’愉悦的对象”。鉴赏判断意味着每个人都能认同;它预设我们有某种共通感。这表示,“它预设了一个共通感的存在……但我们不是把它理解为外部感觉,而是理解为出自我们认识能力自由游戏的结果”。

在这之后,康德成为了整个哥尼斯堡最有名望的人,很多人都想拜访他,包括费希特。费希特在听了康德的课后,写了一本《一切天启之批判》,并将它题献给康德。康德看了后,立即帮助费希特把这本书出版了。许多来访者都为康德的道德、风度、学识以及幽默的谈吐而倾倒,称他是最伟大的学者。但事实上,这时候的康德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他衰老了。他的授课受到了影响,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不如以前了。这颗睿智头脑将迎来他的寒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