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年老成,胸怀大志

少年老成,胸怀大志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根在幼年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的老成持重和他的年龄非常不符。女王伊丽莎白就很喜欢他答问时少年老成的庄重态度和成熟的智慧,常称他为“小掌玺大臣”。1576年,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到了法国。在法国两年多的使馆工作,除了使他在外交事务中得到锻炼外,还向他提供了观察大陆国家政治状况的机会。

培根在幼年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的老成持重和他的年龄非常不符。女王伊丽莎白就很喜欢他答问时少年老成的庄重态度和成熟的智慧,常称他为“小掌玺大臣”。据《培根传》的作者罗莱记载,有次女王问他的年龄,他虽然还是个孩子,却聪明地答道:他比女王的幸福朝代还小两岁。

培根受到语言、圣经、神学等教育后,于1573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这也是他父亲就读过的大学,这一年培根刚刚12岁。这所著名的大学有着较为活泼的学习氛围,当时的非僧侣出身的国家大臣都是在剑桥造就的。而另一所著名大学——牛津大学却还保留着更多的封建气息。培根的导师是当时很有学问的三一学院的院长怀特姬夫特博士,后来担任了坎特伯雷的大主教。

在当时的剑桥大学,学生们一般都需要主修辩证法、高级文法、修辞学、逻辑学。学校的导师们要求学生研究修辞学以及亚里土多德的著作,并鼓励学生阅读经院学者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学说的注释著作。学校还把用希腊语、拉丁语进行朗诵和进行形式的论辩作为公共的训练,这种论辩是由答辩者用演绎形式,对两个以上的对立意见加以论辩,每一步都要有明确的定义,并用三段论方法进行依次的论证。大学认为这是训练学生思维敏捷,并具有系统地、前后一贯地论述问题的技能的最好方法。

培根在大学里读了大量的书,但又不是亦步亦趋。他对这些书籍和思想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研究了许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从他们及其注释家的著作中,他获得了关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一些最初步的知识。然而,也正是在这两种不同哲学思想体系的对比中,他逐渐发觉自己更喜爱那些较为深入自然的早期哲学家的思想,而对于远离个别、富于争辩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却越来越表示怀疑。

对于这一点,罗莱曾经写道:“爵士曾对我说,当他16岁左右,在大学读书时期,他首先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愈来愈不满,这不是因为作者本人毫无足取,他对亚里士多德本人是给予很高评价的。他不满的是亚氏方法的毫无效果。爵士常对我说,作为一种哲学的亚里士多德的方法,只是富于辩驳和争论,却完全不能产生为人类生活谋福利的实践效果。他一直到死的时候都保持着这种看法。”从上面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在这个16岁的少年心目中已开始动摇,他的心里开始萌发了科学、哲学必须为人类生活实践服务的思想信念。这一信念支配着他一生的学术研究。

在剑桥学习了几年之后,培根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他在艺术和科学等几门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了“精通和勤奋”的赞誉。此时的培根,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觉得光明的前途就在眼前。

1576年,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到了法国。在法国两年多的使馆工作,除了使他在外交事务中得到锻炼外,还向他提供了观察大陆国家政治状况的机会。后来培根曾把他观察了解的结果写成了《欧洲政情记》。培根对巴黎有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当时巴黎成为一时风尚的那种学术沙龙——有各种人士参加,讨论一些新思想的经常而又非正式的聚会,他的印象极为深刻。32年以后,培根的哲学著作《各家哲学的批判》采用的就是一个哲学家在集会上演说的形式写成的,而这个虚拟的集会地点就设在法国巴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