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坦茨孤儿院

斯坦茨孤儿院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新建的政府决定出资建立一所孤儿院,并委托裴斯泰洛齐进行组织管理。强劲的精神动力支撑着裴斯泰洛齐面对孤儿院的种种困难,他依然乐观,“我的热情将如春天的太阳融化冰冻的大地那样迅速地改变我的孩子们的状况”。灾难面前,个人是渺小的,尽管裴斯泰洛齐为此顿足失声,为此大病一场,但是,悲剧却并未因此而改变。

1798年,海尔维第(瑞士)共和国成立。不久,斯坦茨城的贵族发动了一场针对新政府的暴动,并与政府军展开了激战,暴动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是斯坦茨城却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战争的残酷使得当地人流离失所,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生活更是陷入了绝境。

在这种情况下,新建的政府决定出资建立一所孤儿院,并委托裴斯泰洛齐进行组织管理。在此之前,新政府曾经委任裴斯泰洛齐为一名编辑,但被他拒绝。这次,当接到照顾孤儿的重任时,他没有半点推辞,便积极行动起来。1799年1月,斯坦茨孤儿院终于筹办起来,短时间内,这里就收容了5-10岁的儿童80人。由于这些儿童都是无家可归者,且饱受战争和流离之苦,所以当他们到达孤儿院时,几乎都没了“人样”:有的患有严重的疥癣,无法行走,头上长满溃烂的脓疮,身上穿着生满虱子的破烂衣服;有的是面黄肌瘦、牙齿暴露;有的是愁眉深锁,总是以猜疑的目光看人;有的养成虚伪等恶习,难以纠正;有的受悲惨环境的折磨,虽然表面意志坚定,却冷酷、胆怯;而懂ABC者,十个中无法找到一个。总之,他们青春的面庞上布满了不适宜的沧桑,忧患与疑虑的生活留给了他们历历可见的印迹。

在外人来看,救助的形势十分严峻。而实际上,情况比这更糟。虽然孤儿院由政府出资,但是在人手配备上,除了一名仆役外,就只有裴斯泰洛齐这个“光杆院长”。几乎所有工作都要他忙活,他既当爹,又当妈,还要担任负责教育的园丁,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晚上我最后一个就寝,睡在他们中间,陪他们祈祷、读书,一直到他们睡着;早上我最早起床,替他们换洗脏衣服,并给他们洗涤身上的污垢。”但是就在这种条件下,裴斯泰洛齐的腰杆依然笔直,他的毅力依然坚强,他的语言依然铿锵:“我为实现我一生的梦想,不惜牺牲一切,几乎可以说:只要让我开始工作,即使在阿尔卑斯山巅上没有火、没有水的地方,我也可以坚持。”

强劲的精神动力支撑着裴斯泰洛齐面对孤儿院的种种困难,他依然乐观,“我的热情将如春天的太阳融化冰冻的大地那样迅速地改变我的孩子们的状况”。他的爱心让他把孤儿院当做一个大家庭,作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作为大家的“裴斯泰洛齐老爹”,他教育孩子们要如手足般亲密,要互帮互助。因为有政府的支持,令裴斯泰洛齐聊可欣慰的是,孩子们不必像在自己以前所办的孤儿院那样,因为要赚取伙食费,所以每天需要利用很长时间劳动。由于时间相对宽裕,裴斯泰洛齐就抓紧利用来之不易的光阴,给他们传授读、写、算等知识。

汗水往往不会白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孩子们的身心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他们脸上惊惧的表情少了,眼中的猜疑与对整个世界的恐惧减缓了。当然,认识字母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尤为重要而感人的是,孩子们已经与裴斯泰洛齐形成了一种没有血缘的亲情:“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他们的饮食就是我的饮食。我没有家园、没有朋友、没有仆人,只有他们……他们不知有世界、有斯坦茨,只知道跟我形影不离。”裴斯泰洛齐如是说。

然而,动乱的时代,总有让人受不完的打击。就在艰难维持了6个月后,因为战争爆发,孤儿院遂被军队作为医院而占用。灾难面前,个人是渺小的,尽管裴斯泰洛齐为此顿足失声,为此大病一场,但是,悲剧却并未因此而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