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安石两奏改错注

王安石两奏改错注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担任《毛诗》注释的是王安石和他的儿子。王安石父子根据诗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的上下文,推出“剥者,剥其皮而进之,所以养老也”的新义。过了5年,王安石就此事接连向宋神宗上奏了折子:提出删掉“剥枣”的注释,认为“说文解字”应当和人们的共同看法相一致,哪怕是稍有不妥的地方,也必须纠正。原来,王安石惦记着注释中的“剥枣”一词,在秋收季节,他特意到附近的农村走了一趟。

学海迷茫未有涯,何来捷径指褒斜。

——赵翼

公元1071年,宋朝大学者王安石接受了一道皇上的谕旨,命其组织学者重新注释《周礼》、《毛诗》和《尚书》。这可是个劳心伤神的事啊!因为那时候的资料并不详尽,检索手段也十分落后,要完成这些注释难度是很大的。

担任《毛诗》注释的是王安石和他的儿子。父子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翻阅资料,反复推敲,细心审核,取得极大的成功,但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毛诗·豳风·七月》中有“八月剥枣”这个诗句,在前人的注释中,把这“剥”字注释为“去掉”。王安石父子根据诗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的上下文,推出“剥者,剥其皮而进之,所以养老也”的新义。到1075年,全国发行《新经毛诗义》以后,王安石仍然忐忑不安,生怕书中有所疏漏。过了5年,王安石就此事接连向宋神宗上奏了折子:提出删掉“剥枣”的注释,认为“说文解字”应当和人们的共同看法相一致,哪怕是稍有不妥的地方,也必须纠正。

原来,王安石惦记着注释中的“剥枣”一词,在秋收季节,他特意到附近的农村走了一趟。看到家家户户都忙着收割,就向村里的娃娃们询问:“你们的爹娘到哪里去了?”孩子们用他们那稚嫩的乡音答道:“去枣园‘打枣’去了。”王安石听了,茅塞顿开——噢,原来“剥枣”就是“打枣”的意思啊。于是,他马上赶回,上奏皇上,要求去掉他原来作的注释,按照实际的意思重新作注。

这件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后,王安石每当谈及,都不免内疚一番。心想,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在注释以前到农民的枣园里问一问,了解下剥枣的真正含义,怎能凭想当然妄下结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