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生活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校园生活需要注意哪些礼仪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重学校礼仪可以树立学生的良好形象。校园生活礼仪最能体现她的这一说法。所谓校园生活礼仪,是指我们在校园交往和活动时应该共同掌握和遵循的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校园生活礼仪是学校在长期的校园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实用性礼仪,同学们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各种公共场所的行为,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

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学生对师长要有礼貌,衣着打扮要符合学生的身份,公共场所要遵守社会公德等等。如果一个学生连这些都做不到,那么,他就缺乏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素质。

注重学校礼仪可以培养我们良好的品德行为。通过礼仪教育,从尊敬国旗国歌开始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日常行为中按照学校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经过长期的熏陶,就能逐渐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注重学校礼仪可以树立学生的良好形象。讲礼貌,注意个人的仪表,穿着打扮和谐得体,会使男同学显得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女同学显得端庄活泼,朴素大方。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彬彬有礼,整个校园气氛将更加和谐、文明。

注重学校礼仪可以使我们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认为,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受人尊敬的需要。而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必须首先尊重他人。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这种公正、平等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人际关系更为密切。要适应环境,搞好学习,必须注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与同学团结友好、尊重师长、关心同学,这些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在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后就会自然而然形成的,必须在学生时代、在学校里就注重养成。

让世界充满乐趣

“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是根本目的却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平易近人。”这是1922年,埃米莉·波斯特在《西方礼仪集萃》一书中这样写到的话语。校园生活礼仪最能体现她的这一说法。所谓校园生活礼仪,是指我们在校园交往和活动时应该共同掌握和遵循的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每一个同学都应该自觉遵守。

校园生活礼仪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体现在平等待人、团结互助、敬老爱幼、尊重女同学、尊师重教、移风易俗、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诸多方面。

校园生活礼仪的特点

校园生活礼仪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规范性

校园生活礼仪是学校在长期的校园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实用性礼仪,同学们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各种公共场所的行为,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每个同学都应该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如果违背了这些要求,就会受到校规的处罚。

遵守校园规则

(2)广泛性

同学们的交往和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因此,校园生活礼仪时时有,处处有。每位同学都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校园生活中的一个行为主体,无论男同学,女同学,都要受到一定的礼仪规范的制约。

(3)多样性

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人们的交往和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层次。我们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异和层次;我们从“人乡随俗”可以体会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个人在他的生活、学习的特定领域又有特定的礼仪要求。我们从“时过境迁”可以悟出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道理,校园生活礼仪也是这样。

校园生活礼仪既反映了同学们的素质,又可以看出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社会现象对大家的影响,因此,我们说校园生活礼仪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4)文化性

校园生活礼仪作为一种对人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体现的是一种人品文化的韵味,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素质建设的具体内容,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一个社会的文化品德和文明程度。因此,校园生活礼仪的文化性非常丰富。

对中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意义

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为我国思想家和教育家所重视。孔子强调:“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大意是说,只重品质朴实,而不重仪表礼节文雅,则显得粗野;只重仪表礼节文雅,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则显得虚浮,只有两者结合,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文明礼貌、礼仪修养是青少年应该特别注意养成习惯的第一件人事。我国古代礼仪教育特别强调从小抓起,养成习惯,做到体貌兼习,行为美与心灵美相统一。孔子非常重视学生在日常行为方面的培养教育,他要求学生衣冠整齐,走有走姿,站有站相,坐有坐态。为人处世要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人。”其中“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而“礼”则为“六艺”之首。管仲所作的《弟子职》是我国第一部学生守则,被列为学生尊师礼节和学习、生活方面的行为规范。宋代教育家朱熹从教40余年,他编写了《小学》、《蒙童须知》等教材,对少年儿童进行礼仪教育。《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启蒙教材,相传为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著,被誉为“古今奇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中写道:“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就是说,做儿女的,正当年少时,就要拜师访友,学习礼仪。清代学者李子潜编写的《弟子规》则以学规、学则的形式规定了学生从早到晚饮食起居、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书中写道:“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其紧切。置冠服,有座位,勿乱顿,致污秽。……年方少,勿饮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忘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古人提出的这些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有裨益。

有风度的周总理

我国近代、现代史上也有许多伟大人物,在礼仪修养方面造诣都是很深的,他们的作风、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都堪称为我们的楷模。周恩来总理是举世公认的最有风度的领导人之一,对于他多方面的良好修养,人们只能用“无与伦比”来赞美。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便特别注意自已的礼仪修养。“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急。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是周总理规范自已言谈举止的座右铭。他待人处世仪态亲切,非常直率,镇定自若而又十分热情。他优雅的举止,极富魅力的气质风度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凡是与周总理接触过的中外人士无不为他的风度、学识所倾倒。

今天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是具有深远意义的:第一,有益于弘扬我国优良的礼仪传统。我国的礼仪文化有着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几千年来的礼仪实践,在我国积淀了丰富的礼仪文化成就,并对世界文化特别是中国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之继承并发扬光大。第二,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为人处事是人生最关键的一门功课。通过对中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训练他们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创造条件。第三,对学生进行礼仪文化教育,是适应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基础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改革,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而德育放在首位。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又深寓着美育教育,是德育中的基础教育。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教会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说,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培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有高尚道德素养的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