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你不了解的事情总会带给你一种神秘感,而神秘感就是一种吸引力,吸引人去探索和发现秘密。因而,富有神秘感的人常常拥有特别的吸引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本书在被草草地翻过一遍后,内容便昭然若揭,人们常常会断定它索然寡味。而如果书中的重要线索只是略微显露出一点端倪,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领悟,才能彻底地把它搞懂,这样的作品往往会使人印象深刻。因为人的情绪的爆发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菜会烧焦,太短米饭还生,都将是很难吃的。一个恰当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首先表现出一点儿神秘感,引起人的注意,给人的想象力创造空间,最好还有一点儿难度,有点儿挑战性,这将会激发人的激情。然后人们便开始领略、体悟、思考,接着是恍然大悟的兴奋,最后是产生喜爱之情或者反感和不信任感。
简而言之,无论是美好的感情,还是生动的故事,都需要留出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对方去体会、去适应、去想象、去接受。经济过热迟早要引起股市震荡,人际关系也是如此。
在一次国际问题研讨会上,谈到美俄关系时,大家很自然地谈到了普京。一位俄罗斯问题专家深有感触地说,普京的一大优势是他的神秘:一方面,他使很多人都感到他平易近人,胸怀坦荡;另一方面,大家又觉得看不透他,觉得他身上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而普京也十分善于吊人胃口,总是一点一滴把自己的事情说给大家听,每次都是定量供应,决不多给。正因为如此,他才平步青云,并在就任总统之后使整个俄罗之倾倒。
神秘意味着吸引,因为英雄永远都是想象的产物,而距离则往往产生美。恰如某些富于想象力的画家所意识到的那样,过分细致地观察临摹对象,反而会妨碍内心的想象,不利于创作。故而,人们一般不会崇拜他熟悉的人,却很可能迷恋一个遥远的偶像甚至哪怕是伪装起来的人。因为神秘的力量就在于,它给人的思想一种模糊的刺激,然后,听凭思想去琢磨出相应需要的细节来。“仆人眼里无英雄”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戴高乐早就说过,真正的领袖人物要幽居、伟大和超脱,要神秘,有时则要沉默寡言。对我们感到神秘的事物,我们总是怀着兴奋的、变幻不定的、充满新意的感觉,我们的想象活跃起来,对富于吸引力的个性进行积极的想象。这些个性的最细微的言行都会得到我们热情的注意,并对我们产生影响。
确实,作为个人的优势之一,神秘感在人际吸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神秘感和吸引力是密不可分的,以至于深不可测成了一些人的优势。有的人受人敬重甚至就是因为他说的话、写的文章一般人听不懂或看不懂。相反,一个人一旦失去神秘感,他对他人想象力的刺激就会马上停止;当我们完全了解他,以至他不再能向我们展示崭新的生活时,他便开始成为一个平庸而陈腐的人。事实上,狮子般的人一旦与人亲近,便失去了威严,像老鼠般被人轻视,所以无论是狮子还是狮子般的人,往往都与其他动物或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他宁可看上去没有朋友,也不希望有人和他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因为,在很多时候,高大是因为离得远。
心理学中有一种升值规律,即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值得朝思暮想、牵肠挂肚。在人们的意识中,“一分钱一分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们相信来得容易的东西(不值钱的)往往不是什么可贵的东西,只有那些出很高价钱或费很大力气才争取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才值得珍惜。换句话说,对于极有可能失去的东西,人们会非常珍惜;而对于基本不可能失去的东西,则放心许多,或者说不太在意。所以人们常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事实也往往如此,从图书馆或朋友处借来的书(很快就要还的)总是会很快就看完,而买回家里的书则往往束之高阁,落满灰尘也懒得去动。
同样,在社会上,你也不要成为一个很容易见、看起来很闲的人。多说“忙得很”,“时间不够用”,会使人觉得你很成功,也很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会在心理上很珍惜与你见面的机会。相反,随叫随到的人则很容易让人感到是泛泛之辈,除非对方非常了解你的价值。葛拉西安说得好:“要免于自己的出现,不要随意出现,这样你就会为别人所欲求并且得到很好的对待。不要在别人不要求时来,要在别人请时才去。”因为有时,有悬念比有内容更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