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大战的“解药”

科学大战的“解药”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精神为本色,“中和位育”“民胞物与”“厚德载物”等理念,至今仍颇具精深内涵。如果把A比作科学,反A比作人文,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就像是现代数学中A与反A“非此即彼”矛盾的基本对立,而太极鱼的哲学意蕴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即人们称之为“太极鱼思维”。
科学大战的“解药”_科学与宽容

二、太极鱼:科学大战的“解药”

我们如何看待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呢?

对于人类而言,这种对立无疑是有害的。事实也证明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断裂,给人类文化、经济乃至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困境。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包括古代的科学思想)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造福人类,也会贻害社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这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和方便迅捷,但因此也造成自然资源消耗过快过多,招致生态失衡,环境破坏。工业与信息社会紧张的生活也使一些人心态失常,导致道德衰落,社会不稳。医学的发展能救死扶伤,但也会涉及很多道德伦理学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斯诺在《两种文化》中指出,20世纪的学术文化已形成了“科学的”和“人文的”两个壁垒森严的世界,这种分裂对于整个社会是一种有百害无一利的损失,以致人们对现代社会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学与人文是如何看待,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精神为本色,“中和位育”“民胞物与”“厚德载物”等理念,至今仍颇具精深内涵。特别是“天人合一”一语,已然道出了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观“天”照“地”者,科学也;“人”者,仁也;“合一”者,一体不分之谓也。《孟子》谓: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科学革命,从物质与观念上极大充实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可谓“尽美”;人文关怀,则为不断充实的人类文明点燃了光明,科技革命之美与人文关怀之光相得益彰,进而形成科技与人文圆融共生的充实之美、尽善之美与光大之美。

其实,我们从太极鱼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待科学与人文,甚至一切矛盾的看法。如果把A比作科学,反A比作人文,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就像是现代数学中A与反A“非此即彼”矛盾的基本对立,而太极鱼的哲学意蕴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即人们称之为“太极鱼思维”。概括而论,太极鱼思维即是包括“整体、动态、和谐”的观念、直觉体悟的途径、取象比类的方法和朴素的辩证逻辑这样的思维活动结构模式。

img86

图4‐9 要么A,要么反A

img87

图4‐10 既有A,又有反A

一方面,太极鱼思维肯定A与反A对立的悖论,另一方面,太极鱼思维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是肯定和研究对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太极鱼思维强调“观其会通”,追求对事物对立面的整体认识、整体把握;太极鱼思维关于阴阳鱼的运动形态及其意义的观点,对于科学与人文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阴阳鱼动态互抱”——“物极必反”,这说明过分强调科学或者人文就会导致反科学或者反人文。“相反相成”这不就是说明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吗?“阴阳鱼中分别含有一白点、一黑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说明“事物不完备”以及“黑白点分别是阳鱼、阴鱼的‘种子’”——事物“自己孕育自我否定的种子”。这不正是说明人文中蕴含科学的种子,而科学中萌发着人文发展的契机。

我们要记住,黑的反面是反黑,而不是白;同样,科学的反面是反科学,而不是人文。其实,更多的时候对立的概念是人自己定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