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视角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影响

多视角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影响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肯认为当时黑人奴隶制度在政治、经济上阻碍了美国的发展,表达了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明显倾向。所以,认识历史人物要知晓历史和历史人物不断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要坚持唯物史观。多视角和具体处境给我们提供了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具体方法和途径。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后成为一名土地测绘员。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后,1846年林肯当选为美国众议员。

嘉定区第一中学 李桂华

目标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等视角和具体处境,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

一、多视角与客观公正

在历史学中,视角指观察问题的角度和观点。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视角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不同的人若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分析,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

陈旭麓在《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教学》一文中指出:“历史人物的活动离不开错综复杂、迂回曲折的历史背景”,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简单化,而“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评价历史人物”,要看其“对历史社会起了推动进步的作用还是起了阻碍破坏的作用”。(陈旭麓,《陈旭麓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错综复杂、迂回曲折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包含着当时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涉及历史人物的社会地位及其思想认识水平,以及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具体处境。在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时,我们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比较客观地分析出当时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他们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才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换言之,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社会地位、思想认识和具体处境等,是我们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多视角,只有做到多视角,才能达到相对客观公正。

如林肯在1856年竞选总统时曾发表演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工人。”林肯认为当时黑人奴隶制度在政治、经济上阻碍了美国的发展,表达了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明显倾向。

1861年,林肯在就职总统时说:“对于各蓄奴州内存在的奴隶制度,我无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涉。我认为我既无这样做的合法权力,也没有这样做的意向。”这时,林肯出于对国家政治稳定考虑,对黑人奴隶制度不是主张废除,而是“无意干涉”,较之前竞选总统时来说,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863年,林肯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主张所有美利坚联邦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不论在态度还是行为上坚决废除黑人奴隶制度,《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美国内战转折的重要关键。

从上述林肯对黑人奴隶态度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用当时美国政治、经济具体情况,林肯个人社会地位和思想认识等视角,来评价林肯前后身份和他立场态度变化的必然性,而不能仅局限于林肯竞选总统或就职时的话语评价林肯。所以,认识历史人物要知晓历史和历史人物不断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要坚持唯物史观。多视角和具体处境给我们提供了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二、多视角与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作用与影响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等视角去探究历史人物的历史价值,可以引发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等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在知真、求通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判断能力。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价值是文化科学概念形成的先决条件,是表示人和实在的一种关系,抱有一定价值观念的人通常情况总是与一定的实在发生联系,这种联系的作用不是凭借概念把握对象,而是对具有独特性质的对象采取的一种态度,一种评价的态度,这就是价值判断。”([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价值观念的选择和判断,从多视角和具体处境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能起到积极作用。

如林肯出生于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母以种田和打猎为生。由于家境贫寒,林肯受教育程度不高。为维持生计,林肯少年时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1832年林肯应征入伍,退伍后,参加州议员竞选,但没有成功。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后成为一名土地测绘员。艰苦劳作之余,林肯始终热爱读书,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读了《美国历史》以及其他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1834年林肯被选为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后,1846年林肯当选为美国众议员。1847年林肯参加国会议员竞选,获得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华盛顿。

在教学中,教师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的视角,补充了林肯的成长经历,传达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梁启超说:“每一时代中须寻出代表的人物,把种种有关的事变都归纳到他身上。一方面看时势及环境如何影响到他的行为,一方面看他的行为又如何使时势和环境变化。”“凡真能创造历史的人,就要仔细研究他,替他作很详尽的传。而且不但要留心他的大事,即小事亦当注意。大事看环境、社会、风俗、时代,小事看性格、家世、嗜好、平常的言语行动乃至小端末节,概不放松。最要紧的是看历史人物为甚么有那种力量。”(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这种视角和判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通过林肯勤恳学习、不断努力,改变不利处境,最终成为美国著名领袖,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历程,给予学生价值判断的示范,让学生得到历史学习和社会生涯的启示。

三、实施案例

目标1:从政治、经济视角,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

教师在讲完废除农奴制的基本史实后出示系列材料,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角度对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材料1:(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 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2:农民亲吻贵族的脚背。

农民亲吻贵族的脚背

师:右图是1861年3月3日农民们在农庄里听到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时的情景。

材料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师:根据材料1,亚历山大二世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农奴制改革的?

生:内有农奴起义,外有克里木战争失败,是在内忧外患下进行的。

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生:维护其沙皇统治,避免国内革命。

师:这主要是从什么视角?

生:主要是从政治视角。

师:对。再看材料2、3,我们可以提取什么历史信息,又可以归入什么视角?

生: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

生: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自由劳动力数量迅速增加,机器企业数量增多,工业产值数倍增长。

生:是否可以归入到经济视角?

师:可以。

材料4: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师:再看材料4,分析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先提炼出视角,再作具体分析。

生:政治上,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取得了一定的民主权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是,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生:经济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农民为获得份地,缴纳大量赎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这些推动了俄国机器工业发展。同时,许多农民仍然受到地主的奴役和剥削,经济困难。

师:很好。总结来说,亚历山大二世作为俄国沙皇,不可能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其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发展进程,被誉为俄国近代史上的“解放者”。

目标2:审视历史人物的社会地位、思想认识和具体处境,评价其作用与影响。

教师讲完南北战争的基本史实后,出示系列材料,引导学生从国内形势、身份立场的变化,分析林肯对奴隶制度的不同态度,以及这些态度对美国历史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1: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工人。

——林肯,总统候选人竞选演说(1856年)

材料2:对于各蓄奴州内存在的奴隶制度,我无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涉。我认为我既无这样做的合法权力,也没有这样做的意向。

——林肯,总统就职演说(1861年)

材料3: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林肯,葛底斯堡演说(1863年)

师:上述材料中,林肯对待奴隶制度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生:材料1中林肯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生:材料2中林肯无意干涉奴隶制度。

生:材料3中林肯坚决反对奴隶制度。

师:很好,同学们对信息的提取非常准确。从材料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林肯对待奴隶制度的态度前后是不同的。那么,林肯的主张是前后矛盾的吗?

生:应该不矛盾吧。

师:看来我们不能一下子非常明确地看出是不是矛盾,那么我们就要一步步来分析,林肯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发表这些演说的,林肯为什么会提出这些主张。首先看材料1。

生:材料1的时间是1856年,林肯竞选总统的时候。

师:很好。一般来说,参加竞选,最主要的是要表达什么?

生:最主要应表达的是竞选者的态度、理想,以及切实的主张。林肯在竞选中就明确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师:他为什么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呢?

生:这应该跟林肯的人生经历或者政治派别有关吧?

师:的确如此。林肯自幼出身贫苦,甚至亲身在种植园里做过工,目睹黑人奴隶的悲惨境遇。作为一名民主主义者,他相信一切人生来平等。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表演讲,抨击蓄奴制,1854年加入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成为北方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两年后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可以说,废除奴隶制度正是林肯一直以来的政治诉求。那么材料2呢?林肯为何又无意干涉奴隶制度?

生:材料2的时间是1861年,当时林肯已经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是他就职时候发表的演说。

师:不错。林肯当选总统并就职了,刚才我们分析了,废除奴隶制度是他一直以来的政治诉求,那么现在就职了,不正是大展宏图实现理想的时候吗?为什么反而无意干涉奴隶制度呢?出尔反尔了?

生:得看当时的实际情况。

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指什么?美国的国内形势如何?

生:林肯就职的时间是1861年3月4日,当时的美国,南卡罗来纳等南部蓄奴州已经宣布脱离联邦,成立“美国南部各州联盟”,并选举了自己的总统,南北双方局势极为紧张。南部各州无外乎就是死守黑人奴隶制度不放,如果此时受到“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刺激,内战将立即爆发。这应该不是林肯所希望的。

师:为什么不是林肯希望的?废除奴隶制度不是他竞选时所表达的理想吗?

生:但现在林肯是总统了,而不是候选人。

师:有什么区别?

生:区别在于,候选人可以尽情地表达理想,但总统却要考虑国家的实际利益,平衡各方。

师:那么1861年林肯就职时美国至关重要的利益是什么?

生:不要刺激南方,避免内战导致国家分裂。

师:正确。此时林肯的最高政治目标是反对国家分裂、维护联邦统一。这里,我们既分析了当时美国国内形势,也考虑了林肯的身份。再看材料3。

生:材料3是18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战役胜利后林肯发表的葛底斯堡演说。

师:葛底斯堡战役在美国南部战争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生: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北方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师:葛底斯堡战役之前扭转南北战争双方局势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生:林肯政府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师:不错。《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得大量黑人奴隶获得了自由,等于是宣告废除了奴隶制度。而葛底斯堡演说除了哀悼在长达五个半月的葛底斯堡之役中阵亡的将士之外,更突出强调了什么?材料3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民有、民治、民享。

师:很好。这其实强调的是美国立国以来的什么精神?

生:平等、自由精神。

师: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援引《独立宣言》所支持的“凡人生而平等”之原则,重新定义南部战争:不只是为联邦存续而奋斗,亦是“自由之新生”,将真平等带给全体公民,这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精神是一致的。那么我想问:林肯1862年为什么要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3年为什么要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强调自由、平等?1861年他就职总统时不是“无意干涉奴隶制度”吗?

生:国内形势又不一样了。1862年内战早已打响,为扭转联邦政府的不利局面,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宣言》,废除了奴隶制度。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为了尽快结束分裂,重新统一,为了自由与民主,他强调了废除奴隶制度,保证公民自由平等的决心。

师:很好。看来你们已经抓住了分析问题的关键点,那就是,林肯对奴隶制度前后不同的主张缘于不同的国内形势和林肯身份的转变。现在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不同国内形势、不同身份下,林肯对奴隶制度不同的态度,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一下,再回答。

生:林肯竞选总统时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符合当时众多被束缚在种植园中的黑人奴隶的政治诉求,也迎合了众多主张自由和平等的奴隶制度反对派的观点,体现并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以来追求自由、平等的立国精神。

生:林肯当选总统后,执政初期无意干涉奴隶制度,这是对奴隶制度的妥协,肯定伤害了一大批奴隶制度反对派以及拥戴林肯的人的心,也会使种植园中的黑人奴隶大失所望,这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美国的立国精神,给国家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生:我们承认,这种对奴隶制度的妥协的确给联邦带来不利影响,但是,当时林肯主要是为了维护联邦统一,防止国家分裂,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作为总统,他必须首先把维护国家统一放在第一位,而且这种妥协只是暂时的,并非永久的。

生:的确,这种妥协的态度很快就发生了改变。当南北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的情况下,林肯很快就废除了奴隶制度,既赢得了民心,又动摇了南方反叛各州赖以生存的种植园经济基础,推动了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北方的方向发展,对迎来战争转折功不可没。

生:这虽然是事实,但我们可不可以说,当时林肯废除奴隶制度,完全是出于扭转战局考虑,而并非是出于真正自由、平等的人权考虑?

生:我们不否认1862年林肯废除奴隶制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扭转战局,这是他作为一国总统,在国家遭受分裂战争之苦时必须做出的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抹杀他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1863年的葛底斯堡演说不正证明了这一点吗?

生:是的。当时已经是取得葛底斯堡战役决定性胜利后四个多月了,林肯在演说中重申《独立宣言》的精神,强调追求真正平等的决心和价值,可见南部战争已经不仅仅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更是为追求真正的自由、平等而战,这是对美国发展来说更长远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你们对林肯的解读很深入,对历史的理解很深刻,特别是最后一位同学,你对林肯的解读让我很感动!

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前后不同,因为这些不同的态度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不尽相同的影响,这主要是缘于林肯在不同时期的身份不同,所面临的国内形势也不同。你们能理解他不同时期的不同主张,认识到这些主张或在短时段内维护了美国联邦统一,或在长时段内彰显并推动了美国自由、平等的精神,从而都推动了美国的发展进程,我想这也正是林肯之所以赢得世界人民尊敬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