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汲取历史信息

汲取历史信息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始资料”是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是历史事实的直接遗存或直接记录,如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记录,是与已发生的事件有直接关系的资料。从一般意义上讲,历史资料经转抄或编撰,就成为非原始资料,如历史学家编撰的史书和研究著作等。比如,由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而言是“非原始资料”。它是认识历史的人编写历史的基本依据。

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唐向东

目标内容:懂得“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的主要区别,能汲取它们蕴含的主要信息。

一、“原始资料”是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

“原始资料”是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是历史事实的直接遗存或直接记录,如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记录,是与已发生的事件有直接关系的资料。换言之,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当时或稍后被记录下来,或事件自身遗留(狭义的古物)下来,都属于原始资料,也称直接资料、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遗址、遗迹和其他原始实物等,这些资料都是历史研究最可信和应依赖的资料。

如右图彩陶盆(仰韶文化)和卜骨(商)(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是“原始资料”。

在《史学方法论》中,学者杜维运把原始资料分为三类:

一是当事人直接的记载与遗物,古代帝王的诏令、奏议、书信、日记、铭刻、语录、调查报告、集会记录、古代遗物,都属于这一类。

二是当事人事后的追记,回忆录、游记、行程录、旧事记等都可归入这一类。追记往事、追记前人、追记前游、自述等,一般这类追记类史料,其史料价值的高低,视追记的时间而定,追记的时间愈早,史料价值愈高。另外当事人的记载,往往有极浓厚的主观色彩,存在无意中混淆事实的,甚至有意混淆事实的,这需要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三是同时代非当事人的相关记载,即同时代的人将所见、所闻、所传闻记录下来。此类史料很丰富,如史官的记注、新闻记者的报道、好奇闻异事者的采录等。同时代人的记载,比起当事人的记载,直接性较差,但当代人记当代事,其价值在于相对于历史事件而言可能存在相对的客观、超然,这也是其珍贵处。(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113页)

二、“非原始资料”是反映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资料

“非原始资料”是相对于“原始资料”而言,是反映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资料,也称间接资料、二手资料。从一般意义上讲,历史资料经转抄或编撰,就成为非原始资料,如历史学家编撰的史书和研究著作等。这也就是“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的主要区别。

如甲骨文虽占卜所用,但内容丰富,不只是简单地记载吉凶而已,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无论商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如关于商代的农业、畜牧、田猎、货币、交通、先公先王、诸妇诸子、家族宗法、平民奴隶、方国地理、刑罚牢狱、征伐战争、天文历法、祭祀宗教、医药卫生等等。特别是关于商代历史上一些关键性问题,如国家起源、社会形态、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等,都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到有关资料,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白寿彝,《史学十二讲·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9—10页)

当然,对“非原始资料”的认识也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有时“非原始资料”也可能变成“原始资料”。比如,由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史而言是“非原始资料”。但是,如果对于研究翦伯赞的史学思想来说,《中国史纲要》则是“原始资料”。

三、“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的形式

根据历史资料的不同存在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实物资料、文字资料、口传资料三类。也有人把音像资料、图片资料从实物资料中分离出来,共同列为五种历史资料形式。

1.实物资料

实物资料是指人类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各类非文字记载的实物资料,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遗物、遗址、遗迹都属此类,如文化遗址、古墓葬、文物、金石、艺术品、建筑物等。

一般而言,实物资料都是“原始资料”,相对文字资料更可信。尤其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史前和上古时期,实物资料具有更特别的价值。如果实物资料与文字资料相互佐证,既可以弥补文字资料中的不足,更能够让历史成为“信史”。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必须看到的是实物资料只是历史的一个“碎片”,对有些实物资料的解读也只能猜测其历史含义,不一定能展示历史过程的全貌。

2.文字资料

文字资料是指以文字为主要形式记载而形成的资料,有时也称文献资料。其涉及非常广泛,但不包括由口述形成的资料。其中以纸张为主要载体的,主要包括档案、报刊、著述、日记、书信、报告资料等;此外还有非纸质载体的文字资料,如以电子媒介、互联网等为载体。文字资料会有历史的局限,如立场和修养因素、政治和权力因素、时代和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文字资料从材料性质而言也有“原始资料”和“非原始资料”之分,具体的区分要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而定。

3.口传资料

口传资料包括口述并得以记录下来的资料,如民间故事、典故、民歌、民谚、民谣、方言、历史见闻、回忆录等。 口传资料多为口耳相传,其过程多受到时间、口述者立场、态度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与历史的真实性形成差距,甚至是虚构夸大。

一般而言,口传资料除非亲历者口述,都属于“非原始资料”,其可信度都需要通过其他材料甄别和印证。

四、有意资料和无意资料

有意资料和无意资料应该是包含在“原始资料”和“非原始资料”内的资料,有些有意资料和无意资料属于原始资料,也有的属于非原始资料。

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是把史料留存者的目的视为鉴别史料可靠性的首要尺度。有意资料,是资料制作者有意存留某一部分往事资料,如人物传记、回忆录、政府宣传资料、刻意褒扬或诋毁的文字资料。无意资料,是资料制作者在不知不觉中、没有预定的目的和周密的计划而存留的往事资料。

“对于史料的有意与无意,要辩证地看。从一方面的信息看,可能是有意的,而从另一方面看,则是无意的。”“无意史料与有意史料二者是相互涵容的,这正如一枚钱币的两面。”(张秋升,《论无意史料与历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如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旅顺大屠杀的照片(左图),其有意的目的是宣扬日军的“辉煌战况”,是刻意的宣传。但是日本记者的报道又恰恰属于无意史料,不知不觉中成为日军屠杀中国人的历史铁证,其价值远在有意史料之上,“历史的真相,最需无意史料来表白”。(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五、重视资料与“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都离不开历史资料。历史资料是指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解释和构建历史过程的资料,也就是常说的史料。它是认识历史的人编写历史的基本依据。历史是基于史料证据和视角的解释,凭借历史资料可以进一步推进人类再认识历史,这就促使人们重视资料,关注“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1.史学研究与重视资料

从史学研究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是研究的基础,史学求真的前提就是要有正确的历史资料。

蔡元培在其《明清史料序》中提出:“史学本是史料学,坚实的事实,只能得之于最下层的史料中。”傅斯年提出过“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观点。20世纪50年代,古史与甲骨学家胡厚宣在其《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一书也提出:“只有史观,没有正确的史料,那只是没有根据的一种空想,也不能成其为历史科学。”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尽管上述专家的观点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都看到了历史资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都指出了历史资料与历史之间的真实关系。恩格斯十分重视历史资料问题,并把历史资料看成研究历史的前提和依据,反对不研究史料而先有结论的空谈,他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2.历史教学与重视资料

求真是历史学习的出发点。中学历史课程要以求真为基点,在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中,重视文献、实物、口述等不同类型的史料在探寻历史真相中的价值。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对史料、史实、史论的识读能力,习得解决历史问题的思想方法。要达成这些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需要构架史料与证据、史料与史实、史料与史论间的内在关联,确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意识。历史资料是历史的载体,也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重视历史资料在教学中的运用,这体现了学术研究和历史教学相融合的特征,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科学和严谨的态度。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影响历史研究和历史资料运用的因素,在历史资料选取和运用方法上坚持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历史资料来源的真实性和反映历史真相的价值。

3.学生学习与重视资料

历史资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汲取历史资料中蕴含的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表述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懂得“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的主要区别,能汲取它们蕴含的主要信息,这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主动了解不同的历史呈现方式,努力提高历史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形成求真、求通的思想和方法,并且逐步迁移到学习中,形成学习和发展的创造力。

六、如何汲取历史资料中蕴含的主要信息

历史资料中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不同性质的历史资料包含不同的历史信息。从内容角度讲,通常可以把历史信息分为物质方面信息、制度方面信息和精神方面信息,其反映了历史的政治军事、经济生产、文化思想、社会风貌等内容。

1.什么是主要信息

首都师范大学叶小兵教授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类: (1)历史的有效信息蕴含着历史的具体内容,承载并反映了历史的动态。 (2)历史的有效信息源自可靠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3)历史的有效信息既包括有效的知识信息,也包括有效的认识信息,尤其是具有历史认识价值的信息。 (4)历史的有效信息对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具有效能,对学生感悟和体验历史具有益处。 (5)历史的有效信息是能够被学生理解的信息,是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历史认识的信息。(叶小兵,《发掘和运用历史资料中的有效信息——以纪连海老师(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的教学为例》,《历史教学》2009年第4期)

2.如何提取主要信息

对主要信息的提取应该是有层次的。从内容角度讲,一般可以分为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表层信息是显性信息,是能够从材料中直接获取的信息,可直观认识,直接反映历史现象。一般可用“哪个时代”“有什么”“是什么”等来设问。深层信息是隐性信息,是要经过深入分析得出的认识,需抽象概括,反映历史原因本质、思想观念、时代风貌,可用“反映什么”“说明什么”“有何特征”等来设问。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也是相对的,要对历史资料进行不断解读后逐步深入。

以2002年上海历史高考第28题为例: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试题要求从“原始资料”“秦砖、汉瓦”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且在题干中给出提示:“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这实际在提示考生,不仅应注意“原始资料”表层信息,如“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还要深入思考、提炼表象背后的深层信息问题,如“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从秦砖中可以得到秦砖的形状、秦朝文字的特点(小篆)等信息。从汉瓦中可以得到汉瓦的形状、文字的特点(隶书)等信息。从东汉画像石中可以得到东汉农民从事耕作、狩猎(或畜牧),或汉朝农业生产的状况和特点等。 同时从秦砖、汉瓦的文字不同可看出中国古代文字的变化,即由小篆向隶书的变化。还可从秦砖、汉瓦中看出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的进步等隐性信息。

又如2003年上海历史高考第28题: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

学生可以从这些陶俑中汲取哪些历史信息?表面信息有唐代妇女的服饰、发式、容貌等。深层信息有陶瓷工艺水平、造型艺术水平、审美观念、墓葬制度习俗、多民族等。

3.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某一具体历史内容提供“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懂得“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的主要区别,再通过学生的体验、领悟,进行内化。

同时要避免以偏概全的现象。学生在汲取历史资料蕴含的主要信息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提取信息不全的问题,以致产生片面的历史结论。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全面、仔细地汲取历史资料蕴含的主要信息,牢牢把握深层信息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求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七、实施案例

目标1:懂得“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的主要区别。

师:通过对本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字的起源,知道到目前为止,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请同学认真阅读材料,首先区分哪则材料是研究甲骨文的“原始资料”,哪段是“非原始资料”。

材料1:“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淮南子·本训》

(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春秋元命苞》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又,万品以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材料2:“龟板(指甲骨文)己亥岁(光绪,1899年),出土在河南汤阴属之牖里城。既出土后,为山左贾人所得,咸宝藏之,冀获善价。庚子岁(1900年),有范姓客挟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文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厚值留之。后有潍县赵君执斋得数百片,亦售归文敏。”

——刘鹗,《铁云藏龟· 自序》

材料3:“中国文字书写的起源难于探究。一些学者推测,中国最早的文字应该出现在商朝之前。而在公元前五千年的新石器陶片上,就已经发现文字了。尽管考古学家们确实偶尔能够发现刻有或绘有记号的陶片,却很难证实这些记号确实是文字写作的一部分,因为这些记号与商代甲骨文发现的文字无一吻合。也有人推测,中国文字是从中国以外传来的。虽然这存在很大的可能性,但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证据来证明这一假设。鉴于文字起源于商代以前的证据微乎其微,多数学者现在认为,中国文字可能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之前不久,且中国文字是源自于本土的。”

——拉·西诺考尔、米兰达·布朗著,《中国文明史》

生:材料2是研究甲骨文的原始资料,材料3为非原始资料。

师:能否说明理由?

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现代中国人对甲骨文的认识始于晚清时期的王懿荣,材料2的记录者刘鹗与王懿荣是同时代的人,而且也是近代重要的甲骨文收集和研究者。而材料3则是当代学者对甲骨文研究的著述,介绍了中国文字起源的几种学术观点,属于转述材料。

师:那么材料1呢?

生:材料1只是涉及中国古代对文字起源的认识,而不是对中国较成熟的甲骨文的记录,与甲骨文研究无关。

师:在怎样的情况下,材料1可以认作原始资料?

生:材料1反映了春秋至汉代时期,中国人对文字起源的认识,认为中国的文字是由仓颉这个人物创造的。

师:很好!对“原始资料”与“非原始资料”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要依据材料的研究对象来判断。

目标2:能从历史资料中汲取蕴含的主要信息。

师:从材料1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主要信息呢?

生:首先材料1中的几则材料都记载了中国的文字是由仓颉这个人物创造的。由上可见,在古代社会,至少在春秋战国以后,仓颉造字说可能已经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共识。

生:在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历史上,充满了神话传说的色彩,上述材料还不能充分说明仓颉确有其人。

生:从“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等内容来看,文字是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长期累积,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生:汉字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一地便造出来的,而是中华民族先人集体的结果。仓颉可能只是一位汉字创造的杰出代表,终于终结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师:对!尽管仓颉可能不是一个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但已经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象征之一。还有呢?

生:许慎的记载,反映了中国文字经历了从八卦图形到结绳记事直至文字产生的演变历史,同时提出了仓颉造字的缘起、思路和结果。

生:从材料来看,中国文字的产生历经长期的演变过程,到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才形成比较规范和统一的研究成果。

师:从材料2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主要信息?

生:近代以来,甲骨文出土于1899年,河南汤阴属之牖里城;最初由商人贩卖,但没人认识到是湮没于历史数千年的甲骨文。

师: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生:近代甲骨文的发现具有偶然性。

生:当时贩卖者只是看到了能带来利益的商业价值;但王懿荣最先认识到其历史文化价值,他是近代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

生:所以说,甲骨文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对甲骨文的研究开始于近代,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里包含有两个历史的概念。

师:回答很正确。甲骨文和甲骨文的研究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需要同学们注意区别。

师:从材料3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主要信息?

生:材料中主要列举了中国文字起源的三种观点。一种是文字起源时间上,一些学者推测在商朝之前。另一种在文字的起源地上,部分学者推测,中国文字是从中国以外传来的。还有一种是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文字可能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之前不久,且源自于本土。

师:为何前两种观点作者用“推测”?能否分别说明你的理解?

生:第一种观点是基于考古发现和对甲骨文的认识上。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而文字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文字成熟之前,必然存在一个萌芽和产生的历史过程。这从春秋时代的文献记载来看可以证明。而且在之前的一些陶片上出土了部分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由此可知,从时间上推断必然要早于商代。但由于缺乏足够多的出土原始材料佐证与揭示文字的演变过程,所以只能用“推测”。

生:第二种观点也是基于考古发现和对甲骨文的认识。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但本土缺乏足够的考古原始材料来佐证其演变的历史进程,所以只能来自外域,但又由于也同样缺乏证据,故只能是“推测”。

师:对第三种观点能否说明你的理解?

生:通过二元证据法来理解,由于甲骨文的大量出土,提供了文字研究的原始材料,再加上近代以来对其研究,以及其研究成果不断得到新考古的证实,所以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是有其充分研究依据的。

师: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研究态度?

生:客观、严谨和求真的学术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