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考试技巧取得超常效果

掌握考试技巧取得超常效果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商品归类部分在报关员资格统一考试中属于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品归类部分的得分状况将直接影响报关员考试的通过与否。因此要求考生不仅会正确运用归类总规则完成查找编码的操作,而且还应清楚、准确地了解归类总规则的逐项规定。此外,对协调制度和《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的结构以及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的考察也是这组考题的考试考点之一。);将归类总规则六作为考点时通常仅只三种情况。

第十一章 掌握考试技巧取得超常效果

命题往往是围绕考官要考你什么这个思路展开的,这些被考查到的核心知识通常也称为知识点或考点。如果我们能把主要的考点筛选出来并加以掌握,那么拿到商品归类部分分数的大头就不成问题,本章要解决的是如何在现已具备的知识基础上在考试时多拿一些分数即锦上添花。

商品归类部分的考试和其他考试一样也有其自己的命题规律。把握住命题规律就等于抓住了考试的命脉,复习应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自己的得分能力,让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在此基础上再了解今后考试的出题走向,对以后的考试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总结应试技巧,取得超常的考试效果。

如果把掌握考点知识算作有了应试的实力,总结和发现命题规律可以算作号准了考试脉搏,掌握了应试的技巧就具备了克敌制胜的武器,那我们何愁不能在这部分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呢。

我们就是基于上述设想安排本章的学习内容的。大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是应知。考点应该是考前冲刺复习的重点。最后一部分技巧则属于应会。由于很多考点我们已在前几章出过练习题了,本部分的练习题不多。有条件的话可将前几章做错的题再做一遍。不要简单的重复,而是先行分析一下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解题的关键在哪?按照解题思路与技巧部分给我们的启示一步一步操作,说不定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应试,我们对历届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出题思路和应试要点。阐述如下:

一、商品归类部分的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

海关总署从1997年开始举办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至今已经进行了17次,其中1998年和1999年每年各有两次考试,其余每年一次。从考试的题型分布和各部分的分值比例来看,商品归类部分都在总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以分值为例,虽然历次考试中商品归类部分的分值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都占总分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中分值比例最高的是1998年的第二次考试,接近30%。(详见表11-1)。由此可见,商品归类部分在报关员资格统一考试中属于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品归类部分的得分状况将直接影响报关员考试的通过与否。

商品归类部分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查找编码等4类(其中单项选择出的几率较小)。但是各类题型的分值比例相差悬殊。其中查找编码部分的分值比例最大,每次考试要占商品归类部分总分值的9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占到100%,即考题全部出在查找编码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品归类部分的考试主要考的就是查找编码,拿到了查找编码部分的分数,就基本保证了商品归类部分的考试成绩。(详见表11-2和表11-3)。知道了以上的出题和考试规律,也就找到了复习和应试的重点。

表11-1 历届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部分分值及比例

img125

表11-2 历届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部分题型及分值分布

img126

二、商品归类部分各题型考试内容、考点及分值分布

前已述及商品归类部分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查找编码等4种,而查找编码部分则是重中之重。下面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3个题型作为第一组,将查找编码部分作为第二组分别分析考点及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考点

从表11-4可以看出,第一组题的考试要点集中在对归类总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上,其中又以归类总规则二出现的频率最高,重点考察考生是否掌握具有相应完整品基本特征的不完整品的判断标准。因此要求考生不仅会正确运用归类总规则完成查找编码的操作,而且还应清楚、准确地了解归类总规则的逐项规定。特别是允许考生带入考场的《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2003年开始已不再附有“归类总规则”条文,这意味着对归类总规则的考察力度在加大,考生应加强对归类总规则的学习,除尽量做到能准确表述归类总规则要点外,还应了解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对归类总规则的滥用,避免对归类总规则的错误理解。

1.归类总规则一的主要考点

(1)类、章及分章的标题的作用。

(2)品目条文、类注和章注在归类时的法律地位。

(3)品目归类时归类依据的运用次序。

例如,98年下半年的考试中,就用单项选择的题型考察了上述(1)、(2)及(3)所述的要点。

2.归类总规则二的主要考点

(1)扩大品目条文所列出的货品范围的条件。例如缺少非关键零部件的货品,按完整品归类这一内容,就曾考过多次(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等的考试中就用单项选择或判断等题型考察了这个问题)。

(2)品目条文所列出的可扩大范围的货品类别。例如,2003年的考试就用多项选择的题型考察了这个问题。

3.归类总规则三的主要考点

(1)看似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货品归类方法。例如,2005年考试就用多项选择的题型考察了这个问题。

(2)三条方法的运用顺序。例如,2005年考试就用判断题的题型考察了这个问题。

4.归类总规则四的主要考点

运用最相类似方法的使用条件。例如,1998年上半年的考试中就用单项选择的题型考察了这个问题。

5.归类总规则五的主要考点

货品包装及容器的归类。例如,2006年考试就用多项选择的题型考察了这个问题。

6.归类总规则六的主要考点

某一品目下各级子目的法定归类的规定。诸如归类总规则一至五在必要的地方加以修改后,可适用于同一品目项下的各级子目;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进行等。

此外,对协调制度和《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的结构以及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的考察也是这组考题的考试考点之一。因为分值不高,所以可将商品归类依据、商品归类对货物报关的要求、预归类制度等作为应了解的内容备考。如2006年考试就用判断题的题型考察了对协调制度子目及中国子目的理解程度。

表11-3 历届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部分各题型分值比例(%)

img127

表11-4 历届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部分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考点分布

img128

(二)查找编码部分的考点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个类、97个章(第77章是空章)。第二组题查找编码部分的考试要点正如“表11-5:2011年查找编码部分试题在各章的分值分布及考试要点”所示,主要包括对商品知识的掌握、归类总规则的运用、注释的把握以及对品目条文和子目条文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查找编码部分的考题的正确解答都受对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和编排结构把握程度的制约,既不存在与商品知识无关的考题,也不可能有归类时不受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和编排结构影响的商品。所以除前述各考试要点外同时还在考察对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和编排结构以及归类操作程序等方面的把握情况。

下面分四方面分析查找编码部分的考试要点。鉴于各考试要点往往互相联系,互有影响,某一点出了偏差都有可能导致答案出错,所以在以下分析中,考试要点有时会互有交叉。又由于一道题通常不仅只含一个要点,武断地说,考什么也有偏颇之嫌。此外为了强调归类总规则提供的归类依据应该在本级编码归类时最后使用即品目归类时只有在品目条文及类、章注释无法解决归类时才能运用归类总规则二~五,我们将品目条文及类、章注释分别作为独立的考点(未将其列入归类总规则一的考点,当然将归类总规则一作为该类题目的考点也是正确的。);将归类总规则六作为考点时通常仅只三种情况(子目注释与类、章注释发生矛盾;子目归类需运用归类总规则二~五提供的依据;易违背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进行的规定时)。由于是对历届试题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所以所述考点主要局限在历届考试中出现过的。希望能与考生在此共识下探讨问题。

1.涉及商品知识方面的考点

既然查找编码的对象是商品,那么在考试中考察对商品相关知识的把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下面是涉及商品知识考题常用的几种形式。

(1)可以按图索骥归类的试题——同时在考查对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和编排结构的把握。

商品归类考题有时涉及的是在《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具体列名的、大家所熟知的某一简单商品,看到商品名称就可以按图索骥正确归类。如“冻整鸡(1998年下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题)”、“鲜水蜜桃(2000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4题)”、“鲜脐橙(1999年上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题)”、“冻小虾仁(1999年上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题)”、“冷大麻哈鱼(1999年下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题)”等的归类。当然这类题在考察对商品了解的同时重在测试考生对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和编排结构的把握程度,而对商品的考察只停留在常识性的较低层面上。考生应确保此类考题的得分。

(2)必须明确HS对商品的特定含义才能归类的考题——同时在考查对协调制度注释的理解。

还有些考题涉及的商品看似简单,似乎也是《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具体列名的、大家所熟知的简单的商品,但该商品在HS有特定的含义。这类试题所涉及的商品特定的含义往往在注释中有规定。如“冷冻的煮熟甜玉米粒,塑料袋装(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0题)”,初接触该试题,似乎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商品,但实际上可能不知道该商品在HS中属于哪类。本试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在协调制度中甜玉米是蔬菜类商品。请考生注意与该题类似的考题,即注意商品所属类别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不同的货品的归类。又如:“按容量计浓度为95%的未改性乙醇(瓶装;500ml)(2000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0题)”,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清楚乙醇在《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不属于化学品(虽然其他化学纯的醇类均是有机化学品),与酒类在同一个章。再如:“氧化镁(符合化学定义、非培养晶体、非光学元件)(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4题)”,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氧化镁在《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不属于化学品(虽然其他化学纯的氧化物几乎都是无机化学品),属于矿产品(第25章)。还如“绿豆(晒干的,非种用),2千克/袋(2010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题)”,本试题的解题关键是明确在协调制度中绿豆是豆类蔬菜中的菜豆。

(3)抓住影响待归类商品的“关键特征”才能归类的试题。

商品归类考题有时对商品的原材料、成分含量、规格、原理、功能、用途等商品特征具体描述,意在考察考生是否能抓住真正影响商品归类的特征。影响归类的“关键特征”对不同的商品而言往往不同,所以不同考题的考点也会不同。有些试题所给的条件归类时都有用,但解题关键一般是决定品目归类的条件。有时商品的名称是归类的关键,例如:“玻璃卡纸(100%漂白化学木桨制造;300g/m2;规格为787mm×1 092mm)(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8题)”,只有知道玻璃卡纸是铸涂纸(又名高光泽铜版纸)的俗称,是由铜版原纸涂布白色无机涂料加工而成的印刷用纸,即只有搞清楚玻璃卡纸是无机涂布纸才有可能找到所属品目。有时商品的规格尺寸是归类的关键,例如:“印花机织物制正方形围巾(边长60cm;按重量计算:含棉花50%、含涤纶短纤维50%)(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0题)”,由第62章章注7可以知道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的围巾或围巾式样的物品,如果每边均不超过60cm,应作为手绢归类。有时商品的加工方式是归类的关键,例如:“正方形台布,涤纶短纤维无纺织物裁切而成(110g/m2),塑料袋装(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6题)”,从第十一类类注7得知:该题加工的方式为裁切,故所述台布不是制成品,不能按台布归类。有时商品的重量是归类的关键,例如:“密封塑料袋装婴儿均化食品,成分含量:30%牛肉(可见小肉块)、65%胡萝卜、5%其他配料;净重500克(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4题)”,从第四类中与均化食品有关的注释(第16章的子目注释1、第20章的子目注释1和2以及第21章的章注释3)得知:对于每件净重大于250克的均化食品,按相应的非均化食品归类。有时商品的用途是归类的关键,例如:“丰田轿车用电动天窗(2006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4题)”,按汽车的零件归类。有时商品的原理、功能是归类的关键,例如:“如图(图略)所示的汽车GPS导航仪,装于汽车上为驾驶员提供道路导航(2008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6题)”,商品是具有导航功能的无线电设备(从商品的用途上看是汽车零件),依据第十七类类注2(6)的排他规定,应按原理、功能归类。有时商品所用的材料是归类的关键,例如,“用于腐蚀性流体的瓷制龙头(莫氏硬度9以下的瓷制成)(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6题)”,参照第69章章注2及第84章章注1的解释,可知第84章不包括任何材料制的机器或器具的陶瓷制零件,本题不能按机械零件归入第84章。正如上述分析所述,有关“关键特征”的考点都受协调制度目录条文(主要是注释)的影响,不是仅仅在考商品知识本身。

此外,有些试题还会给出一些明显与归类无关的条件,如产地、品牌等,应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对归类思路的影响和干扰。

(4)具有足够的商品知识才能归类的试题。

有些归类试题的难点就是商品知识,所涉及的考题即使是品目或子目中具体列名的商品,但如果不具备商品知识也无从归类,更何况有时并不是列名商品呢。一些考题由商品名称构成,与归类依据有关的考点就隐含在商品名称中。如“光端机(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题)、肉豆蔻(1997年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白豆蔻(1999年下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9题)、没药(1999年下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9题)”、“猴枣(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4题)”、“钴60(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题)”、“福尔马林(1998年下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0题)”、“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粒子(2005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6题)”、“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粒子(2008年商品归类试题第4题)”等。试想如果不知道光端机是数字通信和光纤通信中的传输设备,肉豆蔻、白豆蔻是调味香料,没药是药用植物树脂,猴枣是动物体内的病态结石,钴60属于无机化学品是非放射性同位素,福尔马林是有机化学品甲醛的水溶液,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是乙烯的共聚物,ABS塑料粒子是苯乙烯的共聚物,又如何去归类呢。这些题的考试重点肯定包括在商品知识内。请考生一定要重视商品知识的学习。

(5)用未列名商品增加试题难度。

有些试题涉及的商品未在《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具体列名,即属于未列名商品,增加了应试难度。例如:“不锈钢制造的手柄(可用于多种机床操作)(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2题),本题商品是一种可以使用于多种机器上的未列名的机械零件,在品目与子目都找不到列名,归类的难度较高。有些试题涉及的商品虽然在某级子目有列名,但品目没有列名,归类难度也很大。例如,“高频放大器(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4题)”、“船舶用舵机(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2题)”等都属于此种情况。对未列名品目商品范围的了解是以对具体列名和一般列名品目商品范围的把握为基础的,所以说这类题的考点也绝不仅仅局限在对应的未列名品目上。

(6)涉及区别归类的相似商品的考题。

相似商品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决定了它们应归入不同的编码,这些区别也正是考点所在。例如,“供食用的活珍珠鸡(重量大于2千克)(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5题)。”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珍珠鸡与鸡是不同的家禽,如果了解了这点,归类一般不会出错。再如,“水煮后经冷冻的去壳对虾(1997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题)”与“水煮后经冷冻的带壳对虾”,带壳与去壳一字之差,却因加工深度不同而分属两章,前者归品目16.05,后者归品目03.06。再如:“未印有图画的首日封(未贴邮票)(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7题)”与“印有图画的首日封(未贴邮票)”,有“未”字的商品应作为纸制品归入第48章;无“未”字的商品应作为印刷品归入第49章。又如“表壳镀金的自动上弦的机械手表(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7题)”与“表壳包金的自动上弦的机械手表”,镀与包一字之差,但前者归品目91.02,后者归品目91.01。真正搞清不同品目相似商品的区别,才能在考试中处于不败之地。

(7)运用商品名称设计归类陷阱的考题。

商品名称有时只是归类时的参考因素,按名称归类是不可取的归类方法。例如,“隐形眼镜片用药水(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7题)”,如果看到药水两个字就将其归入第30章药品,那就完全错了。液体口香糖,20克/支,成分为食用酒精、香精、巴斯甜、甘油、山梨醇等,使用时喷于口腔,起清新口气的作用(2006年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如果看到糖字就将其归入第17章糖及糖食,那就不对了。考生应该注意这类似是而非的题型。

利用具体列名设计考题的形式也时有发生。例如,“氯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按重量计含氯乙烯单体单元为45%;乙酸乙烯酯单体单元为55%(水分散体;初级形状)(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1题)”,因为该题不能归入品目39.04,所以也不能归入品目39.04项下以氯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列名的子目。这类题常用于考察考生对归类操作程序的正确运用以及检查考生是否具有按照归类依据进行归类的能力。

而诸如“帅康”牌抽油烟机(罩平面尺寸为80×45厘米)(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1题)这样的试题,又是必须明确在品目84.14中所列“装有风扇的通风罩或循环气罩”就包括抽油烟机,即在备考时碰到编码表中不懂的商品列名,要先搞清楚,避免在考场上束手无策即“避免临到考时方恨少”。

如果从考试本身得分多寡的功利因素去考虑则应着重掌握上述考点所在。但从做一个高水平的报关员(如果抛开考试本身得分多寡的功利因素影响),考生应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并积累商品知识,做到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2.涉及对品目条文和子目条文理解方面的考点

归类错误有时产生于对品目条文及子目条文理解的不正确,所以有些考题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例如,“菠萝原汁中加入了20%的水组成的混合物(白利糖度值小于20;供饮用)(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5题)”,该混合物已经不是品目20.09列名的水果汁而变成了第22章的饮料,想当然的按水果汁归类是不成的。又如,“装有18个座位和4把折叠椅的普通中巴客车(汽油发动机)(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品目87.02所述客运机动车辆的座位数是指所有座位,而非仅只固定座位,如果错误地认为不包括边座,归类肯定会发生错误。

还有一些考题侧重考察对品目条文中的标点符号、临界规格等的正确理解,不再赘述。

3.涉及注释方面的考点

注释是协调制度中为保证货品准确归类,每一货品对应唯一编码而设置的。所以在商品归类考试时,除了考察以上所提到的商品等因素外,相关的注释也是考试的重点,下面着重分析此类考试要点。

(1)排他性的注释条款。

很多考题涉及的商品貌似有多个归类可能,通过查阅排他性的注释,就能化繁为简。排他性的注释,有多种形式。诸如“用于腐蚀性流体的瓷制龙头(莫氏硬度9以下的瓷制成)(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6题)”与“人造石墨制的轴承(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1题)”都属于通过第84章注释被除外的商品,应归入按材料列名的第十三类;又如“汽车用调频调幅立体声收放音组合机(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0题)”,则属于第87章注释除外的商品,应归入电气设备所在的第85章;而“用丙烯聚合物扁条(宽度6mm)编结的缏条缝合成的遮阳帽(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0题)”,则属于被按编结材料所在的第46章注释除外的商品,应归入按用途列名的第65章。“经过电镀处理的贱金属眼镜架(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3题)”,是属于被按材料列名的第十五类用注释除外的商品,应归入第十八类作为仪器及器具归类。“用于贵重物品包装,一面衬有铝箔的纸板(铝箔厚0.18毫米,纸板厚1.00毫米)(1997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11题)”及“早孕自测卡,纸质,涂有检测试剂,通过与尿液接触后的颜色变化来初步判断是否怀孕(2005年商品归类试题第9题)”却都是属于通过被按纸所在的第48章用注释除外的商品,前者应归入同为按材料分类的第十五类;后者按用途归入第38章。而“海绵橡胶制粉拍,用于化妆时施敷香粉(2005年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则属于被按橡胶所在的第40章用注释除外的商品,应归入杂项商品所在的第二十类。至于“ABS塑料制小轿车空调用风向转动板(2010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3题)”,属于被材料所在第39章和被汽车零件所在第十七类排除在外,应作为机器零件归入第84章。事实上,排他条款对于可归入多个商品编码的商品,在帮助考生判断商品究竟应归入哪一个类、章时很有用,也常常用来出考题。

(2)阐述货品归类规定的注释。

这类考题很多,又以涉及含量比例的商品为最。材料性商品归类时最多见。例如,“密封塑料袋装婴儿均化食品,成分含量:30%牛肉(可见小肉块)、65%胡萝卜、5%其他配料;净重500克(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4题)”,这是涉及第四类食品产品的。“按重量计由60%的苯乙烯40%的甲苯乙烯的单体单元组成的共聚物(初级形状)(1999年上半年试商品归类题第25题)”,这是涉及第七类塑料的。“按重量计,含羊毛45%,粘胶短纤30%,锦纶短纤25%,每平方米190克的色织平纹精纺机织物(幅宽180cm)(1999年下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6题)”及“由漂白的棉线和浅黄色的人造棉线织成的平纹机织物,300克/平方米,其中按重量计棉和人造棉含量各为50%(2005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8题)”这是涉及第十一类纺织商品的。“按重量计含硅35%、钡30%、铝3%、锰0.4%、碳0.3%的铁合金(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7题)”,这是涉及第十五类金属产品的。这类试题如果不了解注释的相关规定是无法解答的。涉及含量比例的注释规定,是原、材料性产品的重要考点,考生一定要在考前通过大量的练习,真正理解规定,并会运用注释解决具体商品的归类。

此外常见的阐述货品归类规定的注释还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涉及多种材料商品归类的注释。

如“男式大衣,面料为纯羊毛华达呢,衬里为兔毛皮(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2题)”,第43章注释规定:以毛皮或人造毛皮衬里或作面(仅饰边的除外)的衣服及衣着附件(不包括注释2所述的货品),应分别归入品目43.03或43.04。考察的是多种材料构成的商品应以哪种材料为准的归类规定。

②涉及某种商品归类的注释。

“附有证书的牛奶粉的检定参照物(该奶粉具有确定的组分)(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8题)”是典型的涉及某种商品归类注释的考题,第38章章注2规定了对于可归入第28章或第29章的检定参照物及其他检定参照物的不同的归类原则。本考题应归入品目38.22。又如“用机器将回收的废“可乐”饮料瓶粉碎成的细小碎片(该饮料瓶是由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热塑性塑料制成的)(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2题)”,考察的是第39章注释7关于废碎料及下脚料的归类。

(3)明确商品(或品目)含义的注释。

明确商品(或品目)含义的注释也是常见的考点。考生常犯的错误是归类时只看品目条文,往往误认为商品名称已在条文中具体列名,应按品目条文归类。此类考题常涉及以下几种形式的注释。

①涉及规格的注释。

虽然“半透明纸”是品目48.06的列名商品,但是“成卷的半透明纸,宽30厘米(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9题)”不能归入该品目,因为不符合第48章注释8对品目48.06所列纸品的规格尺寸条件。

②涉及浓度的注释。

“溶于挥发性有机溶剂中的丙烯酸聚合物,丙烯酸聚合物占溶液总重量的45%(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0题)”,根据第32章和第39章的章注规定,溶剂重量与溶液重量的比例将决定影响此类商品的归类。

③涉及加工程度的注释。

“每边长20厘米、厚度为1厘米、一面经平面磨光的正方形大理石块(1998年上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明确第25章与第68章的主要区别是加工深度不同是答对本题的关键。第25章章注1和章注2及第68章章注2分别阐述了各章允许的加工方式,本题商品属较深度加工,应归入品目68.02。这种考察加工程度的考题也是很常见的。

④涉及商品含义及范围的注释。

“一种戴在手腕处的装饰品,用樟木制成圆珠状,再用线串成(2005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3题)”第71章章注9和章注11共同明确了戴在手腕处的装饰品是仿首饰,而不是木制品。

(4)优先归类的注释。

有些商品看起来可以归入多个品目,注释规定也是解决这类商品归类的有效手段。涉及优先归类的注释的考题出现的几率也很高。如“钴60(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题)”、“达菲,一种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口服药物(0.25克/粒),化学名称磷酸奥司他韦(2006年商品归类试题第4题)”、“硫酸铵,以每袋5千克包装(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3题)”、“全棉针织婴儿服装(1998年上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30题)”、“用于纺织工业的整理轧布机(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9题)”、“超过100年的石印画的原本(未使用机械或照相制版方法制作),有收藏价值(200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题)”,等都属于该类试题。当然该类试题往往既考查考生掌握商品知识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于注释的运用和理解,还测试考生对商品归类的一般操作程序的掌握程度,即通常是多方位的考察。考生应该从整体上全面把握注释,以备考试中运用。

其他频度不高的涉及注释的考点不再多讲。

4.涉及归类总规则的考点

除了表11-5展示的、分布于二十一个类的考题外,还有些题从表面上看虽然属于某个类,但出题的主要用意却在考察对归类总规则的运用。(详见“表11-5:201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查找编码部分试题在各章的分值分布及主要考点”)可以说每届都有主要考察对归类总规则运用的考题,考点也是涉及归类总规则的方方面面。具体说来除了归类总规则四以外,其他条款都有考题出现,当然考到的几率不同。

(1)涉及归类总规则一的考试要点。

关于归类总规则一最容易出的考题是类、章及分章的标题对商品归类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考点,例如“针织束腰胸衣,材质按重量计棉占90%,莱卡(氨纶)占10%(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6题)”与“石棉制安全帽(帽内衬有纯棉机织物制衬里)(2000年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都是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归类时章标题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应按品目条文和注释归类的理解和运用的考题。

(2)涉及归类总规则二的考试要点。

归类总规则二被考到的是以未组装件报验的具有完整品基本特征的不完整品应按完整的制成品归类的规定,例如“两套缺少鞍座的摩托车未组装件(装在一个木箱内)一起报验(2000年商品归类试题第5题)”,应按摩托车整车归类。“已剪成手套形的针织经编纯棉布(1999年下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5题)”则是考察具有制成品基本特征的未制成品,应按制成品归类的规则。总之有条件的扩大品目条文货品范围是常见的考点。

(3)涉及归类总规则三的考试要点。

在归类总规则中被考中较多的是规则三,其中涉及“具体列名”的归类方法更是多次被考到。诸如“用于小汽车的羊毛簇绒地毯(1997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5题)”、“钢化玻璃制未镶框安全玻璃,已制成一定形状,专用于飞机上(1998年下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9题)”、“用于半导体收音机的微调电容器(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9题)”、“牛骨制成的梳妆用梳子(2002年商品归类试题第6题)”等都是典型的涉及运用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般的品目的规定归类的考题。考生应该牢记归类总规则三(一)具体列名的方法是在品目条文和注释没有说明的情况下,解决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商品最常用的归类方法,也是商品归类部分的重要考点。而“蛋形巧克力(内装小玩具)(1999年上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9题)”,则是以归类总规则三(二)基本特征的归类方法为考点的考题。

(4)涉及归类总规则五的考试要点。

归类总规则五是解决货品包装归类的专门条款,“装液化丙烷的零售用钢瓶(1997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8题)”是考察单独报验的容器的归类,即商品就是容器应按容器归类。至于“装入一个金属工具箱中的成套汽车修理工具(1998年上半年试题第14题)”,则是考察包装物按货品归类的条件,本题金属工具箱应与成套汽车修理工具一并归类。

(5)涉及归类总规则六的考试要点。

归类总规则六是解决某一品目下各级子目的法定归类的条款,是归类总规则中被考中几率最大的规则。常出的考点包括:

①归类总规则一至五在必要的地方加以修改后,可适用于同一品目项下的各级子目的归类的考点。如“煮熟的猪肝罐头(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4题)”,因为1602.2明确列出了“肝”比1602.4“猪的”具体,所以煮熟的猪肝罐头最终归入子目1602.2000动物肝。这是将归类总规则三(一)所述品目的“品”字换成“子”字,以运用具体列名的方法解决子目中相应货品的归类实例。

②涉及“同一数级”可比的子目归类原则的考点。

品目归对了,但会因为忽视了子目归类时应按照归类总规则六规定的原则——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而前功尽弃。而涉及同级可比的考题数量可观。如典型的考题“黄大豆种子(1999年上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吊秤,最大称重为1000千克(2006年商品归类试题第9题)”都是出于同级可比的子目归类原则,前者不能归入以“黄大豆”列名的四杠子目1201.0091,后者不能归入以“吊秤”列名的三杠子目8423.8930。这类题的解题关键是必须严格按照归类的一般操作程序进行归类,子目归类时应按照归类总规则六所规定的同一数级的货品才可以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

③类、章注释与子目条文或子目注释不相一致的情况应以子目注释为准的考点。

通常类、章注释可以解决子目的归类,但当其与子目条文或子目注释矛盾时,则类、章注释就不适用于子目归类了。“一种工业用的钯基绕组线材,直径0.15毫米,按重量计含银36%、铜4%,其余为钯。(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5题)”就是涉及此考点的考题。因为归类总规则六规定,当类注、章注与子目条文或子目注释相矛盾时,应服从于子目条文或子目注释。据此本考题应作为铂合金线材归入品目71.10,再依据子目注释的规定归入以钯列名的子目。即在品目和子目中该材料的名称不同。

此外,归类总规则的考试要点还涉及归类总规则的使用条件、运用次序以及运用是否得当等。归类总规则的误用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二节。

表11-5 201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查找编码部分试题

在各章的分值分布及主要考点

img129

续表11-5

img130

注:对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编排结构及商品归类操作程序等方面的考点未列在表中。

表中品目条文及类、章注释也可以归类总规则一替代。将归类总规则六作为归类依据时通常仅只三种情况(子目注释与类、章注释发生矛盾;子目归类需运用归类总规则二~五提供的依据;易违背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进行的规定时)。

三、查找编码题型各类的分值分布及出题概率

国际贸易涉及的商品不计其数。理论上讲每一种进出口商品都有可能成为查找编码题型的考题。考前靠大量地做题进行练习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快地提高应试的能力,抓住重点,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十分必要的一种辅助手段。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个类,但实际上从历届报关员资格考试的“查找编码”题型中来看,各类的分值分布及出题概率并不相同,有些类别经常被考到,而有些类别出题的可能性很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和通关实践中这些类别的商品出现的频率较高,此外,通过查找某些类别的商品,尤其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品的编码,能更好地考察考生对注释和归类总规则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说,这类有代表性的商品容易成为被考到的“知识点”。通过对历届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类的分值分布及出题概率相差很大。由此可见,其中占分值比例高及出题概率大的类就是查找编码题型考试的重点类,也是容易被考到的“知识点”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因而考生应有的放矢地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这些类所涉及的商品上。

从表11-6可以看出,第1、2、4、6、7、10、11、15、16、17、18类的分值比例较高,其中尤其是4、6、7、11、16类的分值比例为最。相反第3、8、9、12、13、19、21类的分值比例就要低得多。

同样,可以从表11-7中了解到,各类商品被考到的机会也存在极大的悬殊,有些类别几乎百分之百被考到,例如第6、7、11、15、16类,而也有个别类别的商品出题的概率很低,甚至到目前为止还未考过如第19类。应该说百分之百被考到的以后还会被考到,考到概率低的虽然以后概率还会低但偶尔也会被考到,不过一次考试只考以往概率低的类的商品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考生将练习的重点放在百分之百被考到的类所涉及的商品上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表11-6 历届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查找编码部分试题在各类的分值分布及比例

img131

续表11-6

img132

注:表中所示类次为《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的大类

表11-7 历届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查找编码部分试题在各类的出题次数及概率

img133

续表11-7

img134

注:表中所示类次为《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中的大类

四、命题规律

海关总署从1997年开始举办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至今已经进行了17次。从考试的各部分分值比例来看,历次考试中虽然商品归类部分的分值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都占总分的五分之一左右即都在总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详见表11-1)。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品归类部分的得分状况将直接影响报关员考试的通过与否。

商品归类部分考试的4类题型中,查找编码部分的分值比例最大,通常占到商品归类部分总分值的9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占到100%,即考题全部出在查找编码部分(详见表11-2)。不难想象今后命题的题型还将以查找编码为主要形式。

“查找编码”试题,各类别的分值比例及出题概率并不相同,有些类别经常被考到,而有些类别出题的可能性很小。占分值比例高及出题概率大的类就是查找编码题型考试今后出题的重点类。分值比例较高的类为:第1、2、4、6、7、10、11、15、16、17、18类,可以预测今后命题还将集中在上述类别中。

五、商品归类部分试题出题走向

(一)考试的重点商品大类没有变

查找编码部分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商品大类诸如动、植物及其食品类;化工类;塑料、橡胶、纸张类;纺织类;金属类;机电仪类等以往历届考试一直是重点,现在依然是重点。

(二)对归类总规则运用的考题年年有

可以说每届都有主要考察对归类总规则理解和运用的考题,特别是2003年以后的《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上,已不再附有“归类总规则”条文,这意味着对归类总规则的考察力度在加大,考生应加强对归类总规则的学习,除尽量做到能准确表述归类总规则要点外,还应了解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对归类总规则的滥用,避免对归类总规则的错误理解和运用。

(三)涉及注释的考题比例很大

历届考试中都有主要考察运用注释解决归类的考题,以2011年为例,涉及运用注释进行归类的考题有10道以上,所以备考时考生对于各类、章的注释绝不能掉以轻心。

(四)商品知识难度有所降低

近年特别是2003年以后考题表现出考题所涉及的商品知识难度有所降低。如“用机器将回收的废“可乐”饮料瓶粉碎成的细小碎片(该饮料瓶是由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热塑性塑料制成的)(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2题)”,题目提示考生所述材料是热塑性塑料,运用注释7规定:品目39.15不适用于已制成初级形状的单一的热塑材料废碎料及下脚料(品目39.01至39.14),解决此题归类就很容易了。又如“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的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03年商品归类试题第9题)”,题目提示考生所述材料的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第39章子目列名一致,大大降低了归类难度。而用作局部麻醉的普鲁卡因针剂(2005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1题);电子眼压记录仪,通过记录眼动脉压、眼静脉压的变化,对眼睛进行诊断(2005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1题);云南白药药粉,含三七等中药原料,有止血、消炎等功效(2004年商品归类试题第9题);全棉静电植绒布,宽1.5米,成卷,220克/平方米。加工方法:在全棉机织平纹布的表面涂胶,以粘胶短纤作为绒毛,利用静电荷相吸的原理使绒毛垂直下落到印有粘胶剂图案的底布上(201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5题)等考题都是题目中暗示了归类时需要了解的商品知识。因此考生不要盲目死扣高难度的考题,特别是不要将主要精力放到生僻商品的归类上。商品归类练习题是一定要作的,应将重点放在掌握基本的归类原则和方法上,力求以较经济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效。

六、商品归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分析历届商品归类试题可以看出,考题涉及的商品特征清楚,无含糊不清的描述,均是规范的商品归类题型,仅存在唯一的无争议的答案,远比实际进出口商品的归类简单。但在考场上,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高分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考前注意理清解题思路,掌握归类技巧十分重要。

(一)严格依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归类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本书第一章第三节阐述了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备考期间考生对于每一个归类练习题都要严格依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归类,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考场才能做到对某一商品归类试题进行解答时,不会因解题程序上的错误造成所归编码的错误。

1.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分解如下:

第一步,确定品目(四位数级编码):

明确“待归类商品的特征”——查阅类、章标题——列出可能归入的章标题——查阅相应章中品目条文和注释,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品目——如无规定则运用归类总规则二~五确定品目。注意此处所言“待归类商品的特征”是指决定商品属于不同类、章的特征。

第二步,确定子目(五~八位数级编码):

查阅所属品目的一杠子目条文和适用的注释——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一杠子目(五位数级)——如无规定则运用归类总规则六确定一杠子目。依次重复前述程序,确定二、三、四杠子目即六、七、八位数级子目,最终完成归类。注意同一数级的子目才能进行比较。

2.品目归类时解题程序上的错误主要出在下面四个环节

其一:抓不准待归类商品的特征。

什么是决定待归类商品处于不同类、章的特征呢?通常协调制度分类时对原料性商品(包括制成品)按商品的自然属性设章;制成品(技术含量较高)按所具有的原理、功能及用途设章;对难以按常用的分类标志进行分类的进出口商品,则以杂项制品为名专列类、章。所以首先应判断的是,待归类商品究竟是按原料、材料上的特征设章,还是按原理、功能及用途上的特征设章,或是应列入杂项制品。只有全方位地抓准待归类商品的特征,才能将可能归入的类、章全部纳入视野,避免漏掉待归类商品的某种划分类、章的可能性。下面仅就品目归类时与明确“待归类商品特征”这一环节有关的程序进行说明。

例1:四缸汽车用内燃发动机,气缸容量1500毫升(1997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16题)

说明:汽车用内燃发动机从用途上看是汽车的零部件,从功能上看是机械,查阅类、章标题,当视为前者时应归入第87章车辆及其零件、附件,但铁道及其电车道车辆除外;当视作后者时应归入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

例2:用于腐蚀性流体的瓷制龙头(莫氏硬度9以下的瓷制成)(200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16题)。

说明:从商品构成材料上看是瓷制品,从商品用途上看是特殊的通用零件。查阅类、章标题当作为前者时,似应归入第69章陶瓷产品;当作为后者时似应归入第84章……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

例3:奔驰轿车上用的电动风挡刮雨器(200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19题)。

说明:从商品的工作原理上看是电气装置;从商品的用途上看是轿车零件,查阅类、章标题,如作为前者似应归入第85章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如作为后者似应归入第87章车辆及其零件。

例4:用于飞机发动机的传动轴(1999年上半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23题)

说明:发动机是机器。查阅类、章标题,用于飞机发动机的传动轴从用途上分析,看起来既可以作为发动机的零件(最终按特殊的通用零件归类)归入第84章,也可作为飞机部件的零件归入第88章。

例5:氯化钠(符合化学定义)(1999年下半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4题)

说明:氯化钠既是盐(按原产状矿产品对待)也是无机化学品氯化物(按化学结构判断),查阅类、章标题,如作为前者似应归入第25章盐、硫磺、泥土及石料……;作为后者似应归入第28章无机化学……第五分章无机酸盐……。

例6:牛骨制成的梳妆用梳子(2002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6题)

说明:从商品所用材料上看是动物的骨骼,从商品用途上看是梳妆用品,在协调制度中二者都被视为杂项制品,故应归入第96章杂项制品。

此外,商品归类试题有时还会给出明显与归类无关的条件,例如,中国产生漆(1998年下半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奔驰轿车用电动风挡刮雨器(2001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19题);“鳄鱼”牌牛皮公文包(2005年商品归类试题第5题);“摩托罗拉”G20型手机专用天线”等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国产”、“奔驰”、“鳄鱼”、“摩托罗拉”牌就与归类无关,毋庸置疑考生一般不会受干扰。至于看似有用,归类时实际上不必考虑的因素考生则要小心避免受其干扰。

当然要想真正具备分析“待归类商品的特征”的本领,应具有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丰富的商品知识。对商品不但要了解其名称(学名、别名)、原料(组分及含量)、结构、规格、性能、制造原理、加工状况(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功能和用途等商品知识,还应了解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这需要考生在平时加强商品知识的学习,仅靠应试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如:太阳能电池的归类。通常认为电池在协调制度中被分为原电池和蓄电池。其实原电池是化学电池;蓄电池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化学电池(可以储存电能,在需要时释放)。而太阳能电池是光电池,属于光敏半导体器件。所以太阳能电池不能按化学电池归类,既不能按原电池归类,也不能按蓄电池归类,而应该按照光敏半导体器件归入品目85.40。试想,如果不知道从本质上判断太阳能电池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电池,归类就无从下手。

其二:误将标题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

在商品归类中,类、章及分章的标题并不具备法律效力,而仅为查找方便而设。不少的错误是缘于误将标题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以下试题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例:石棉制安全帽(帽内衬有纯棉机织物制衬里)(200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

说明:某些考生一看见帽子,就按第65章的章标题帽类及其零件将商品归入第65章,进而归入以安全帽列名的子目6506.1000。以为万无一失,实际是大错特错。该商品看起来既是帽类(按用途)又是石棉制品(按材料)。当作为前者时似应归入第65章品目65.06,当作为后者时似应归入第68章品目68.12。再查阅两个章的注释,从第65章章注1(2)得知,第65章不包括石棉制帽类(品目68.12)。品目68.12的条文明确包括石棉的制品(例如纱线、机织物、服装、帽类……)。因为归类时章标题不具有法律效力,正确的归类方法是按品目条文和注释规定将本题商品归入品目68.12。

其三:忽视运用注释解决归类。

注释是为限定协调制度中各类、章、品目和子目所属货品的准确范围,简化品目和子目条文文字,杜绝商品归类的交叉,保证商品归类的唯一性而设立的,是非常重要的归类依据。在货品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场合,尤其要想到运用注释确定归类。特别应关注涉及归类优先级、划分多个编码的界限、归类原则以及排他性的注释规定。品目归类时实际上很多商品无需运用归类总规则二~五就能解决。千万不能不看注释就忙于归类。以下试题就是必须运用注释归类的典型例子。

例1:超过100年的水墨画原件,有收藏价值(200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23题)

说明:水墨画原件是手绘的艺术品,查阅类、章标题应归入第97章。看起来既是手绘画,也是超过100年的古物。如作为前者似应归入品目97.01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如作为后者似应归入品目97.06超过100年的古物。因为第97章章注4(2)规定品目97.06不适用于可以归入该章其他各品目的物品,所以超过100年的水墨画原件应归入品目97.01,最终归入子目9701.1010。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牢记注释和品目条文在归类时处于同样优先的地位。如果忽视运用注释,就会误用规则三(三)从后归类的方法即归入品目97.06,此法当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例2:婴儿全棉针织便服套装(供身高86cm以下幼儿穿用,男式)(1999年上半年商品归类试题第22题)

说明:婴儿全棉针织便服套装,看起来既可作为男式便服套装归入品目61.03,又可作为婴儿服装归入品目61.11。依据第61章章注6(2)的规定,既可归入品目61.11,又可归入本章其他品目的物品,应归入品目61.11。按此规定本题商品应归入品目61.11,最终应归入子目6111.2000。

例1、例2是运用注释(涉及归类优先级)归类的典型例子。

例3:聚丙烯颗粒(由纯聚丙烯制品的废料制得)(2000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35题)

说明:从颗粒状着眼,商品是初级形状的聚丙烯;从来源于聚丙烯制品的废料着眼,商品又是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当作为前者时似应归入品目39.02初级形状的丙烯及其他烯烃聚合物;当作为后者时似应归入品目39.15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依据第39章章注7规定:品目39.15不适用于已制成初级形状的单一的热塑材料废碎料及下脚料。因该商品为纯聚丙烯构成,而聚丙烯是典型的热塑性树脂,所以本题商品完全符合第39章章注7的规定应归入品目39.02,最终归入3902.1000,

例3是运用注释(涉及划分多个编码界限)归类的试题。

例4:按重量计含涤纶短纤维50%,醋酸短纤维25%,粘胶纤维短纤维25%,每平方米重170克的四线斜纹色织机织物(幅宽l10cm)(1998年下半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25题)

说明:机织物是纺织商品。查阅类、章标题本题商品应归入第十一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第55章化学纤维短纤维,该章未见列有该商品的品目。查阅第十一类类注2得知,两种及以上纺织材料混合制成的商品,计算纺织纤维重量时,同一品目所列不同纺织材料应作为单一的纺织材料对待,即应合并计重后对待。再与其他品目所列纺织材料比较,重量不同时按重量最大的纺织材料归类,重量相同时应按可归入的有关品目中最后一个品目所列的纺织材料归类。本题所用纺织材料中醋酸纤维和粘胶纤维都是人造纤维,是55.16同一品目所列的不同纺织材料,经合并计重后,与品目55.15的涤纶纤维(合成纤维)重量相同,按照从后归类的原则,本题商品应归入品目55.16人造纤维短纤维纺制的机织物,最终归入子目55l6.9300。

例4是运用注释(涉及归类原则)归类的具体实例。

例5:用于贵重物品包装,一面衬有铝箔的纸板(铝箔厚0.18毫米,纸板厚1.00毫米)(1997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11题)

说明:一面衬有铝箔的纸板是铝和纸的混合制品,查阅类、章标题,看起来既可按纸板归入第48章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又可按铝箔归入第76章铝及其制品。第48章品目条文中未列有此商品,且第48章章注2(13)明确指出:纸或纸板衬底的金属箔应该归入第十四类或第十五类。再看第76章品目条文,可见两个相关品目76.06铝片(厚度超过2毫米)和76.07铝箔(衬背除外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所以本题商品一面衬有铝箔的纸板(铝箔厚0.18毫米,纸板厚1.00毫米)应归入7607.2000。

此题是典型的运用注释中的排他条款解决归类的例子。事实上,排他条款在帮助考生判断商品究竟应归入哪一个章时很方便实用。

其四:错误运用归类总规则。

归类总规则是商品归类时必须遵循的总原则,是有应用条件的。例如:品目归类时在品目条文和注释不能解决归类的情况下才能应用归类总规则二~五。错误运用归类总规则导致归类错误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本书第五章第二节已有阐述,故本处不再赘述(详见本书第五章第二节归类总规则的误用部分)。

3.子目归类时解题程序上的错误主要出在下面两个环节

待归类商品在子目条文中有具体列名时最容易发生解题程序上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误将子目归类先于品目归类。

有些考生碰到自己不熟悉的商品往往会乱了方寸,表现为会在商品所在的章中盲目的从子目条文搜寻待归类商品的列名,一旦发现了子目条文列有该商品就认为此编码就是正确答案。忘记了商品归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先品目再子目。归错编码也就不奇怪了。

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按重量计含乙酸乙烯酯单体单元为60%(水分散体;初级形状)(1999年下半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28题)

说明: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是以氯乙烯和乙酸乙烯酯为共聚单体的饱和的合成物质,是塑料,查阅类、章标题应归入第39章塑料及其制品。因本题商品是初级形状,所以应归入第1分章。该分章未见明确列有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品目。此时正确的归类操作应该是依据第39章章注4规定,共聚物应按聚合物中重量最大的那种共聚单体单元所构成的聚合物的品目归类。因按重量计乙酸乙烯酯单体单元为60%,所以本题商品应按乙酸乙烯酯聚合物归类,归入39.05。因39.05品目下有一个“其他”子目,所以子目的归类应参照子目注释l办理,即因本题商品乙酸乙烯酯的含量不足95%,所以不能视为聚乙酸乙烯酯,而应视为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最终归入子目3905.2100。但是不少考生基于对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不了解,忙于到子目条文寻求帮助,当发现品目39.04项下有以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列名的子目后,就误将3904.3000作为正解了。

其二:非同级子目进行比较。

品目归对了,但一些考生会因为忽视了子目归类时应按照归类总规则六规定的原则——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而前功尽弃。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长途客运车辆(50座,柴油发动机)安装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2003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14题)了。因为本章第二节已有阐述,故本处不再赘述(详见本章第一节运用规则六解题实例2)。

(二)利用“补全法”掌握未列名品目及子目的商品范围

不少考生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考题涉及的商品在品目条文或子目条文中有具体列名,归类时就不会犹豫,而当无具体列名时就会反复看条文,实在找不到具体列名、一般列名时,即使无奈地将商品归入未列名的“其他”后,心里也还是会打鼓。碰到这种情况如果能利用“补全法”,很多时候可以将未列名的“其他”在某程度上变成“列名”,从而明确未列名品目及未列名子目的商品范围,方便归类。所谓“补全法”,是借用了海关统计目录为适应统计的需要在子目条文的表述上描述更为详细的做法,即利用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文本中对上一分类层级或同一分类层级的描述(在分类学中更科学的表述是上位类和同位类),对感觉描述不清晰的条文加以完整的补充,使模糊的商品范围变得具体化。下面我们试就《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2003年版)中的一道多项选择题的解法将“补全法”具体化。

该多项选择题题目为:

0103    猪:

01031000  -改良种用

      --其他:

      --重量在50千克以下:

01039110  ---重量在10千克以下

上面的商品编码“01039110”说明:

A.该商品在第1章

B.它表示重量在10千克以下的活猪

C.商品编码中的第5位“9”代表除改良种以外的其他活猪

D.商品编码中的第8位“0”表示在3级子目下未设4级子目。

上题与商品范围有关的选项是B和C。解此题时我们可以用“补全法”将不清晰的条文具体化,使模糊的商品范围清晰。我们列表便于说明(实际解题时不必如此繁琐操作)。

img135

依据补全后的目录条文可以马上得出结论,应选A、C、D。不能选B,因该编码只包括重量在10千克以下的非改良种用的活猪,B选项还包括了重量在10千克以下的改良种用活猪,明显与编码01039110货品范围不符。

不过在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避免使货品范围发生变化。

此外“补全法”还会帮助考生避免将商品误归入所谓具体列名子目。例如黄大豆种子(1999年上半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商品归类试题第3题)当年很多考生解题错误。我们列表便于说明本题商品不应归入以“黄大豆”列名的三杠子目1201.9010,因为此子目是指非种用黄大豆。(鉴于2012年版《进出口税则》品目12.01下的子目已作调整,本题讲解以现行税则为准)

img136

当然本题的考点是考察考生对归类总规则的掌握,即归类时应先确定品目,再依次确定该品目下的一杠子目(五位数级)——该一杠子目下的二杠子目(六位数级)——该二杠子目下的三杠子目(七位数级)——该三杠子目下的四杠子目(八位数级)即子目归类时应按照归类总规则6规定的同一数级才可以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

(三)利用“对商品描述详细的条文”探求商品知识

有些考生在考场上可能会碰到对考题涉及的与归类有关的商品知识不清楚的情况,其实有时是可以在考场上现学现用的。特别是对于一些由于加工程度等原因在《编码》中有多处列名的第一~四类产品更是如此。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商品应具备在考场上利用“对商品描述详细的条文”(即列目层次多或列出商品细的目录条文)探求所考商品与归类相关的知识的能力。近几年多次出现考察这种能力的考题。例如500克袋装的干制的小白蘑菇(2004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题),如果你不知道小白蘑菇是否是伞菌属蘑菇,就可以靠这个方法解决即通过品目07.11项下对一杠子目“蘑菇及块菌”所细分的子目找到答案;又如利福平胶囊,24粒/盒,抗结核病药(2007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8题),也是可以靠这个方法掌握利福平是抗菌素这一商品知识;再如玉米纤维短纤(以玉米淀粉发酵制得的乳酸为原料,经聚合成聚乳酸,再经纺丝而成纤维)(2011年商品归类试题第19题),对于不清楚聚乳酸是聚酯类聚合物的考生,可通过分析子目3907.7000聚乳酸及其3907.6和3907.9的子目条文获取该商品的相应知识。试一试这个方法有时在考场上真的很有用。

此外考生还应注意经常总结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商品大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归类技巧。诸如动、植物及其食品类;化工类;塑料、橡胶、纸张类;纺织类;金属类;机电仪类等。解题思路与应试技巧是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变为自身的财富。希望大家靠自身的努力掌握商品归类技能,以较高的分数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希望大家靠自身的努力掌握商品归类要点,以较高的分数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附录:练习题、参考答案及简单说明

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协调制度》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

 A.归类总规则

 B.类注释、章注释及子目注释

 C.商品名称及编码表

 D.税率表

2.下列对《协调制度》的相关规定阐述不正确的是:

 A.品目所列货品,仅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

 B.品目所列货品,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在进或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C.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构成的货品,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构成的货品。

 D.品目所列某种物质构成的货品,仅包括全部由该种物质构成的货品。

(二)判断题

1.依据归类总规则五(一)的规定,手枪套应与适于盛装的手枪归入同一品目。

2.商品编码“2001.1000”中的第6位数字“0”表示在1级子目下未设2级子目。

(三)商品归类

1.冷藏的扁豆

2.婴儿乐牌奶粉,含脱脂奶粉、豆粉、植物油、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添加物

3.意式比萨饼(9吋)

4.客运机动车辆成套散件,装有9个座位和4个折叠椅(柴油发动机)

5.电磁式离合器

6.壁扇(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30瓦)

二、参考答案及简单说明

(一)选择题

1.参考答案:A B C

简单说明:税率表是税则的组成部分,不是《协调制度》的组成部分。D是错误选项。

2.参考答案:A D

简单说明:依据归类总规则二(一),品目所列货品,除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外还包括具有原货品基本特征的不完整品,故A选项叙述错误,是正确选项。依据归类总规则2(2),品目所列某种物质构成的货品,除包括全部由该种物质构成的货品外还包括具有原物质基本特征的混合物,故D选项叙述错误,是正确选项。

(二)判断题

1.参考答案:错。

简单说明:依据归类总规则五(一)的规定,手枪套必须满足与所装手枪同时报验时才能与适于盛装的手枪归入同一品目。

2.参考答案:对。

简单说明:略。

(三)商品归类

1.参考答案:0708.9000

简单说明:扁豆是豆类蔬菜,冷藏的扁豆应归入品目07.08。如果你不清楚扁豆是否是菜豆,你可以通过品目07.13项下一级子目条文找到答案。“豇豆及菜豆”与“扁豆”同为处于品目07.13项下同级的具体列名商品,由此可知扁豆不是菜豆。冷藏的扁豆应归入子目0708.9000。

2.参考答案:1901.1000

简单说明:奶粉、豆粉依据品目19.01条文和第19章章注的规定,分别是品目04.02所列货品和品目19.01所称细粉,因此本题货品应归入品目19.01。注意已失去奶粉的基本特征属于奶粉制品。

3.参考答案:1905.9000

简单说明:比萨饼是烘烤食品,虽有些品种所用原料有虾等动物原料成分但通常不会超过比萨饼总重的20%的,所以不应归入第16章,应按品目19.05的条文归类。意式、9吋等对商品的描述与归类无关。

4.参考答案:8702.1093

简单说明:依照总规则二(一)的规定具有相应制成品基本特征的未组装件应按制成品归类,所以成套散件形式报验的客运机动车辆应按客运机动车辆归类。本题货品是有13个座位的客运机动车辆应归入品目87.02。

5.参考答案:8505.2000

简单说明:离合器是品目84.83的列名货品,电磁式离合器是品目85.05的列名货品,鉴于品目85.05明确包括电磁式离合器比品目84.83具体,按照归类总规则三(一)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般的品目的归类原则,电磁式离合器应归入品目85.05。

6.参考答案:8414.5990

简单说明:壁扇是风扇,应按列名归入品目84.14。归入以“其他”列名的子目8414.5990。

注意本题商品不能归入以“壁扇”列名的子目8414.5193。因为归类总规则六明确规定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据此与8414.51同级的子目为8414.59,经比较因功率原因只能归入以“其他”列名的子目8414.59。鉴于8414.5193是8414.51细分后的下一级子目,所以不在考虑之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