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蜀汉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忠,是敬业的重要方面。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自出山后,兢兢业业辅佐蜀汉,直至生命结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颂,他尽忠职守,为三国时期蜀地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期间,诸葛亮为蜀汉政权呕心沥血,做了许多工作,正如诸葛亮自己所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了后人效法的典范和推崇感怀的榜样。

《白公家训》中说:“事君以忠。居官莫务便于己,凡事益于国,不欺心,不沽名,则不愧于事君矣。”忠,是敬业的重要方面。小而言之,是忠于自己的事业和岗位,尽力而为,大而言之,是忠于国家和人民,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无论职位高低,在敬业方面并没有高下区别,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不可或缺的贡献和作用,要紧的是如《白公家训》所说,“莫务便于己,凡事益于国,不欺心,不沽名”,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于谦在《咏煤炭》中写道:“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托物自喻,表达了因心忧天下而入世为官的志向。历史上,这样怀抱着安邦定国的理想而为官,终成一代名臣的人很多。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自出山后,兢兢业业辅佐蜀汉,直至生命结束,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颂,他尽忠职守,为三国时期蜀地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逐鹿中原。在各派政治力量中,刘备势力最弱,在中原无法立足,只好南下投奔刘表。在这里,刘备结识了诸葛亮,从此,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机。

诸葛亮字孔明,本是琅琊人,父亲早亡,跟随叔父到豫章为官,后流寓于襄阳,躬耕于隆中。刘备因徐庶的推荐,曾三次到隆中草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在第三次才见刘备,并回答了刘备提出的如何复兴汉室和争霸天下的问题。人们称这一答辞为《隆中对》。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曹操占有中原,孙权占有江东,势力稳定,已不可争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谋取荆州和益州,争取三方鼎立的局面,然后联络孙权,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待天下有变时,分兵两路进取中原,兴复汉室。刘备非常赞赏诸葛亮的分析,从此将诸葛亮视为自己重要的谋士。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对此十分不满,刘备解释说:“我能得到诸葛亮,就好像是鱼得到了水。”后来,刘备联孙抗曹,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214年,刘备又取得益州,与曹操、孙权三足鼎立,印证了诸葛亮最初的判断。

刘备占有益州的第二年,孙权想向刘备要回荆州,双方交恶。刘备称帝后不久,吴蜀夷陵之战爆发,蜀汉丢失了荆州,发展受到限制。夷陵之战后,刘备败走白帝城,223年病逝,临终托孤,命诸葛亮辅佐幼主刘禅。此时刘禅年幼,根据刘备的遗命,诸葛亮完全有机会可以取而代之,但诸葛亮却始终尽心竭力辅佐刘禅,直至病死于五丈原。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任丞相兼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期间,诸葛亮为蜀汉政权呕心沥血,做了许多工作,正如诸葛亮自己所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首先致力于蜀吴修好,派尚书邓芝出使吴国,恢复两国联盟关系,蜀汉免除了后顾之忧。其次是稳定和发展经济,“务农植谷,闭关息民”。由于政策得当,蜀汉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稳定内部后,诸葛亮征服南中,出兵伐魏,为统一作出最后的努力。刘备在世时,曾用邓方和李恢先后为廉降都督,统治南中的“西南夷”。刘禅新立,南中牁太守朱褒、益州郡豪强雍闿等人同时反叛。

南中是蜀汉的后方,这一次的叛乱牵制了诸葛亮的北伐,也影响着蜀汉的稳定。诸葛亮曾说:“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南入,故五月渡泸,并日而食。”

南征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所以诸葛亮对反叛首领孟获“七擒七纵”,收服人心,终于使南中归于平定。这以后,诸葛亮任用当地人和少数部族领袖为官治理南中,不留兵驻守,执行“夷汉粗安”的战术。清人赵藩在武侯祠题写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明确地指出了诸葛亮攻心战术的成功。

安定南方之后,诸葛亮就开始北伐。从建兴五年到建兴十二年,在诸葛亮生命的最后八年中,他六次挥师北上,此时蜀汉势力远远不敌曹魏,但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既是以兴复汉室为号召,凝聚蜀汉人心,也是为了“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尽管北伐没有成功,但诸葛亮修明法令,在平定南中之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他的悉心治理,使得蜀汉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机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陈寿全面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充分肯定了他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且对他的忠诚和敬业精神表达了敬意。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了后人效法的典范和推崇感怀的榜样。杜甫曾作诗《蜀相》怀念诸葛亮,诗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在《书愤》中赞扬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种对于尽忠职守精神的推崇,也在后世家训中体现出来:张之洞在《致儿子书》中说:“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张之洞即使已经官居一品、位高权重,也仍旧坚持兢兢业业,对于自己的职责不敢有丝毫放松。清代学者聂继模在《诫子书》中说:“知县是亲民官,小邑知县,更好亲民,做得一事,民间就沾一事之惠,尤易感恩。古有小邑知县,实心为民造福一两件事,竟血食千百年。土人或呼为某郎、某官人、某相公,视彼高位显秩,去来若途人者何如哉!”这是说知县虽然是小官,权位不高,但是但凡真心为百姓做出一些实事,百姓便会感恩。可见,上至一品大员,下至小邑知县,不论官位大小,都要尽心为民,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位和俸禄;只要尽心为民,就一定可以惠及人民,被人民铭记。

相反,即使位高权重,一旦迷惑于权势利益,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如清人白云上在《白公家训》所说“人居了官,权柄到手,纷华炫目,外物夺去天良,军也不知,民也不顾,受福享荣,随欲而安。甚至贪淫败行,无所不为,辜负君恩,背忘先德”,那么人民离心,道德和法律的判罚便不远了。

评说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志在圣贤是读书人的本分,心存君国是为官者的本分。古语说“文死谏,武死战”也是这个意思,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要在其位谋其政,恪尽职守,承担自己的责任。古代先贤为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杨继盛是明代著名的谏臣,因弹劾严嵩而死,以“文死谏”的方式尽到了自己为官一任的职责。杨继盛在《杨忠愍公遗笔》中对两个儿子说:“若是作官,必须正直忠厚,赤心随分报国。不可效吾之狂愚,亦不可因吾为忠受祸,遂改心易行,懈了为善之志,惹人父贤子不肖之笑。”即使自己“为忠受祸”,杨继盛也仍旧教育晚辈谨守自己的本分,为善报国,这样的敬业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