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压电桥,我们工人不创造谁创造

高压电桥,我们工人不创造谁创造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三次获上海市先进生产者称号。试制高压电桥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困难。终于,在第371次试验时高压电桥试制成功了。高压电桥试制成功,确实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高压电桥主要是依靠进口,成本很高。高压电桥出来以后,就能知道电流互感器的节损是多少,合格不合格。

王林鹤(1931年2月~1995年4月),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上海东方无线电行、沪光科学仪器厂当工人、技术员、工程师、副厂长。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三次获上海市先进生产者称号。

口述者沈金山是王林鹤在沪光科学仪器厂的徒弟。

口述:沈金山

采访:丁 琳 黄中元 冯玉丽

整理:冯玉丽 高 弓

时间:2011年1月21日

地点:天山二村居委会

搞高压电桥填补国内空白

我是1956年6月25日进入上海沪光科学仪器厂当学徒的。王林鹤是我师傅。当时厂里总共只有26个人。师傅在1958年年底成功试制了高压电桥,使我们从一个小厂发展到后来的近六百人的大厂,成为当时静安区的一个创税大户。

为什么师傅会想到试制高压电桥?1957年,上级领导号召中国工人要搞创造发明,填补国内空白。这个时候,师傅作为一个年轻工人,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是不是能搞高压电桥,填补我们国内的空白。

那时我们电容小组只有六七个人,师傅是组长,我跟他一起工作。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师傅,和师傅一起画图纸、找资料。他们在外面跑,我负责在厂里管生产,等他们从外面找资料回来,把图纸画出来以后,我跟他们一起安装。师傅跟另一个老师傅负责调试。反反复复,前后经过371次试验才最终成功。

成功在第371次

试制高压电桥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是没有材料。那时候,我们国家还处于一穷二白的地步,很多材料都没有,要自己去找能代替的材料。当时上海有个旧货市场在九江路,师傅就经常往那里跑。他经常买旧货回来,看看这个材料是不是能用,试下来不行,就继续跑。那时他就骑个自行车到处跑,基本上把上海跑遍了。试了很多材料,还是不行。

后来听人说在宜兴陶瓷厂有种特殊陶瓷,他听到这个消息很兴奋,立刻(下午)从上海出发,到宜兴已经是晚上六七点钟。他晚饭也没有吃,连夜摸黑赶到那个陶瓷厂。当时在下雨,路很滑,他摔了好几跤,也顾不上痛和身上的泥泞,一直往那个厂子赶。等他赶到的时候,看门的老师傅说:我们已经休息了。我们领导不在,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在他的苦苦哀求下,看门老师傅也被感动了,帮他想办法找来了厂长。厂长说:今天晚上肯定是不行了,我明天让人给你加班。他就在那边等了一天,等人家把材料做出来以后就马上拿到上海。那时候他身体也不好,又加上连夜赶路淋了雨,回到上海就发烧了。他自己没有察觉,还是继续做他的实验。还是我们支部书记看他病得不轻,就说:小王啊,你好像身体不好,去看看医生吧。他说:不去,等我高压电桥试制出来以后再去看。书记看这样不行,就让两个人把他送到了医院。在医院里住了不到两天,他就出来了,继续做他的试验。在医院的时候,他的妻子埋怨他:病了也不好好休息,还一心想着试验。我师傅说:高压电桥,我们工人不创造谁创造?这个空白一天不填上,我一天不安心。师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认准了的事就一定要坚持。

这次从宜兴找回来的陶瓷没有试验成功,但师傅仍然不放弃,继续找别的材料来试验。年纪比较大的人都知道,那时候上海人是要烘汤钵子的,就是天冷时装满热水焐手焐脚的那个汤钵子。师傅觉得做汤钵子的材料可以拿来试一试,就跑到南京路找了专门做这个东西的专家。结果人家说,上海做这个东西不行的,常熟有几个老师傅专门做这个东西,做得比较好。他便赶到常熟,跟人家师傅讲要做成怎么个形状。做好后他带回上海再试,结果还是不行。

同事们热烈祝贺王林鹤取得成功

后来他又找到一种材料,叫聚苯乙烯。聚苯乙烯能抗高压,但是一般比较小,里面的螺纹时间一长就松开来,还是不行。后来我们试着在聚苯乙烯里面打孔,打好孔后再装上螺帽,结果成功了。但在试验时出现了放电现象,高压打不上去,怎么办?我当时出了个主意:把两边熔掉,然后用金属包起来。试了以后短时间内没问题,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会产生裂缝。什么道理?因为聚苯乙烯不能喷苯,喷了苯以后就会自然裂缝。那怎么办呢?

接着,我们试验了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是比较耐高压的,试了以后发现天气好的时候还不错,但一到下雨天性能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它表面易受潮,一受潮耐压性就降低,节损量就增大。

就这个样子反反复复,我师傅不断地找资料、找元件、找材料,一门心思想要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后来他觉得还是要在陶瓷这种材料上动脑筋。以前的陶瓷有点问题,他想办法做了一些改进,就是改成那种G形,上面正好有两个口,这样距离就远,高压打上去了,节损也没有问题了。终于,在第371次试验时高压电桥试制成功了。

试制成功后,大家都非常开心,厂里还放鞭炮庆祝,庆祝我们小厂也能做大事,也能填补国家空白。那时候有人就写了篇报道投到《解放日报》。报社觉得这个事迹很好,又有市里领导的批示,这个典型就树起来了。我们觉得很骄傲和自豪。

高压电桥试制成功,确实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高压电桥主要是依靠进口,成本很高。国内电缆行业对电缆节损是有标准的。那时,国内只有很少几个单位有这个东西(指高压电桥),要测试电缆质量到底好不好,就要去找他们帮忙。还有我们的高压陶瓷,就是高压电缆上用的陶瓷,如果质量不好,就容易漏电、短路。高压电桥试制出来后,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还有电流互感器。以前我们国内都是大型工厂用的,他们也没有测试设备。高压电桥出来以后,就能知道电流互感器的节损是多少,合格不合格。还有原油。油好坏的测量标准是什么?就是油的节损,这也是有国家标准的。测量的方法就是将变压器浸在油里面,然后通电。如果油的性能差,变压器就会被击穿;如果油的性能好,变压器就击不穿。高压电桥试制出来后,通进变压器里的电流的电压就可以测量,从而也就能测量出油的等级。这对我们国内的工业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试制成功后,全国各地来的订单很多,基本上是我们生产多少,就卖出多少。这说明全国各地是很需要这种产品的。

边学习 边研究 边创造

其实师傅的学历并不高,当时只有初中文化,是个真正从工人阶级队伍中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为什么他能成功?我觉得,一是靠他的坚持,二是靠他刻苦钻研、自学成才的精神。

当时,他是上海图书馆的常客。他经常边试验边学习,遇到问题就往图书馆跑。有时,他会在那里待一整天,直到图书馆关门了才回去。一连几个星期,他出入上海图书馆、科技图书馆、新华书店和外文书店,翻阅四个国家出版的64本外文书籍,只找到3页有关高压电桥的使用、保养资料。但是他没有退缩,而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创造。他同时奋力攻克外语难关,到后来能阅读英、日、俄3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1961年,他到上海科技大学的工人学习班去学习。在学习班里,他同样是刻苦钻研,废寝忘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一阶段的学习,对他以后的科技发明有很大的帮助。

1962年,师傅又成功研制出我国高精度计量仪器XQS4型交流电桥装置。1966年,他成功研制出QS16型精密电容电桥,用变压器比臂电桥替代经典的电阻比臂交流电桥,在我国电桥发展史上迈进了一大步。

60年代初,国外少数发达国家推出了新一代交流电桥——高精度电容电桥,运用了交流电工仪器的最新测试技术。国家科委下达了这一科研任务。师傅率领试制小组,在设计和试制中解决了不计其数的难题。其中两大关键部件是具有1×10-6比差和角差的变压器和精度达1×10-4的标准电容,需采用不少新材料。国外资料中披露一个标准电容器的部件需用30两黄金。师傅思忖着要节约国家财力,苦苦寻找代用材料。期间,由于过度劳累,他因胆囊肿大住院。病中,师傅仍一心挂念着工作,感动了护士长,她代他多方联系,觅到了这种材料的来源线索。出院后,师傅为解决新材料,奔走于各协作单位之间,自己动手绕制变压器和精密空气电容器的装配调试。1965年,国内第一台QS16型高精度电容电桥试制成功,其技术指标、性能可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

师傅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师傅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一是他的坚持。那时候他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了困难之后有些人就有退缩的想法,说这个发明创造不是我们工人能搞的,算了吧。我师傅说,既然搞了,就要有始有终,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才有了最后的成功。

二是他的谦虚。他成功之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不但周总理接见了他,毛主席也接见了他,国家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也有很多外宾到我们厂来参观。我师傅一直很谦虚,说这是我们工人应该做的事。

后来,他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市级劳动模范、优秀科技工作者,但他的心态一直很平稳。后来他当上了技术副厂长,上下班还是骑着自行车,平时跟大家还是和睦相处。

三是他的为人。生活中我师傅非常朴素,不讲吃不讲穿,一心扑在工作上,忙的时候什么都顾不上。有时候家里打电话来问:“你怎么到现在都不回来?”他就说:“啊,快了快了,我马上结束了就回家。”但还是在那里继续做他的试验。支部书记就说:“你回去吧,这么晚还不回去干嘛呀?明天再干吧。”他总是说:“再干一会就好了。”

师傅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他是个热心肠,乐意为大家服务。那时候他还是工会里的劳保委员,管工人的报销。大家对他也很信任。

师傅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他的坚持,他百折不挠的精神。我觉得做到这一点是不简单的。人就是要有这种毅力,有坚持,有恒心,才能成功。

链 接

为技术革新错过毛主席的接见

1960年3月1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来沪视察,拟接见王林鹤。当时他正在彭浦机器厂埋头试制50万伏高压电桥,接到支部书记电话通知:“明天有位外地首长来厂参观,请接待并介绍厂的近况。”为此,他便去理发店整理一下蓬松的头发。正巧理发师傅在搞自动化技术革新,王林鹤就忘情地帮着搞了3个小时,中共上海市委派人遍找无着只好作罢。还有一次,上海国棉十七厂的市劳动模范黄宝妹请王林鹤去看一看技术革新成果“自动接头机”。他边看边思考,突然向黄宝妹建议能否从减少或消灭断头方面作进一步的技术革新?后来他研读了有关纺织机械、通风设备等书刊,终于找到了棉纱断头的原因,并制造出了当时国外尚属少见的“离子纺织机”。经过有关部门技术鉴定,应用后减少了断头率,节约了用棉,并改善了车间的环境卫生。

采访札记

坚持铸就成功

上海并不是一个爱下雪的城市,而今年却一连数日落雪。在雨雪暂停的间隙,我们叩响了王林鹤同志的徒弟——沈老师的家门。

沈老师是一个健谈的人,他将他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使我们脑中模糊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充实起来。沈老师在讲到王老为了研究工作前往宜兴的时候,老人有些哽咽了,眼角一闪一闪的,眼泪在打转。老人讲了很多,我们也听得很仔细。他说道:“师傅身上影响我最深的就是他对研究的坚持,这不光是我,更是我们现在的青少年需要学习的。”我追问道:“371次试验,371,这是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数字,王老就一次都没有想过放弃么?”老人很坚决地说:“没有。”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我们这些生活在新时代的幸福一代,或许并不能对王老所经历的一切感同身受,但是我们从沈老师的讲述中感受到了研发高精密度高压电桥的不易与艰辛。坚持二字,绝非说起来那么容易。王老对于研制高压电桥的热情超乎了我的想象。他忘我工作和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精神令我震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