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年中国经济实现的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年中国经济实现的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改革开放30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的商品短缺现象。

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实现的跨越式发展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从此步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富裕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中国的经济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历程。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到20世纪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既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从总体上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强,传统产业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粮食等农产品稳定增长。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钢铁、能源等基础工业迅速发展,建设了一大批相关的基础设施工程。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通过采取适时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成功地克服了世界经济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30年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国民经济连续迈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分步骤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按照“三步走”战略大步前进的同时,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连续跨越几个台阶。1979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23] 达到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到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也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0%的速度。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亿元,在1986年就达到1万亿元,又用5年时间在1991年达到2万亿元。此后10年平均每年就增加1万亿元,在2001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接下来的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万亿元,于2006年超过20万亿元。2007年更是一年增长5万亿元,达到25万亿元。[24]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形势下,我国国内生产值突破了30万亿元。[25]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序大幅上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10位,2005年开始稳居世界第4位,到2008年已经超过德国跃升至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差距也在逐步缩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仅相当于美国的6.5%、日本的15.2%,2007年则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分别提高了17.2和59.7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从1978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07年的6.0%。[26]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仅为381元;1987年上升到1112元,首次超过1000元;1995年上升到5046元,首次突破5000元;2003年首次超过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2007年达到18934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近10倍,2008年突破20000元。[27] 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同步实现了快速增长,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收入国家,已经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的快速增长,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的改革,我国的财政实力不断增强。30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1%。1978年国家的财政收入仅为1132亿元,到1999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444亿元;2003年超过2万亿,达到21715亿元;2007年突破5万亿元,达到51322亿元。2008年更高达6.13万亿元。[28] 财政实力的增强,使得国家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也为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资金保障。正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才有能力通过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实行结构性减税等政策。

改革开放30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的商品短缺现象。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到2007年,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二、四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棉布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工农业产品实现了总体供求平衡或略有富余,并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二)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经济结构大为改善

农业发展稳步前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的改革首先是在农村取得突破的。通过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措施,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与发展。新世纪,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2006年正式取消农业税,进一步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02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8095亿元,实际增长2.7倍,平均每年增长4.6%。[29]

30年来,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得到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07年粮食产量达50160万吨,与1978年相比增长64.6%,人均占有量提高19.4%;棉花产量有762万吨,增长2.52倍,人均增长1.54倍;油料产量是2569万吨,增长3.92倍,人均增长2.42倍;水产品产量4748万吨,增长9.2倍,人均增长6.38倍。[30] 农业内部结构中,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党和国家农业政策的引导下,农业生产的区域化集中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国已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的花生、小麦带,长江流域的油菜带,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的棉花带等。农业科技发展取得进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高科技农业获得发展的空间,我国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和优质化水平明显提高,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开始摆上餐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全国有效灌溉面积比1978年增加了25.7%。[31] 另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也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1984年后,我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增强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城市企业和职工从事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成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另外,通过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发展壮大,也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积蓄了能量。同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增强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前,我国虽然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我国的工业产业结构不很健全,整体上比较薄弱。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60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73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1.6%。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2007年,我国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仍然超过了40%;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48.2%。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仅2007年这一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7155亿元,比1998年以前21年的利润总和还多5000多亿元。[32] 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2007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24.7%的企业在进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拥有108.3万人的研发人员;R&D经费支出有2112.5亿元,比1995年增长13.9倍;专利申请数有95905件。[33] 随着科技的创新,传统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不断推进,落后生产能力被逐步淘汰;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的较快发展有力支撑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得到大力发展,2007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位居第一。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迅猛增长。2007年生产原煤25.3亿吨、粗钢4.9亿吨、水泥13.6亿吨、汽车889万辆,分别比1978年增长3.1倍、14.4倍、19.9倍和58.6倍。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得到世界公认。1978年到2007年,家用电冰箱由2.8万台增加到4397万台,彩色电视机由0.4万台增加到8478万台,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从无到有,2007年产量分别达到5.5亿台和1.2亿台。烟草、纺织品、衣服和皮毛、皮革和皮革制品和鞋、碱性金属、电力金属等7大类制造业产品,我国的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位列第一。[34]

第三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2007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1%,比1978年的23.9%上升了1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17.3%增加到2007年的42.3%,上升了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07年达到1000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10.8%。[35] 第三产业中,各类服务业均实现快速增长,商业持续繁荣,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成,交通邮电蓬勃发展,房地产业迅猛发展。

30年来,三次产业都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2007年同1978年相比,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28.2∶47.9∶23.9调整为11.3∶48.6∶40.1。[36] 农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主要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传统工业结构在改造中不断调整升级,同时,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海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除传统服务业外,第三产业中各类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鼓励先进、促进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实现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扎实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在1987年和1995年,分别提前3年和提前5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和第二步“再增长一倍”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已经从基本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大步迈进。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年增加。2007年底与1978年底相比,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11亿元大幅增长为17.3万亿元,增加819倍;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1.9元增加到13058元,年均增加449.5元。[3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与之相应,收入来源也日益多元化。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大幅度增加,仍然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在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却有所降低。从199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由1149.70元大幅增加为10234.76元,增长7.9倍;工薪收入在城镇居民人年均总收入中的比重由75.8%下降为68.9%,降低了不到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比1990年增长40.8倍和21.3倍,占城镇居民人年均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扩大到6.3%和2.3%。[38]

在广大农村,农民的收入构成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和农民负担的减轻,使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大幅增加,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1978年为26.8%,1990年上升为75.6%,2007年仍达53.0%;工资性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66.1%,下降为1985年的18.2%,之后开始增加,到2007年上升为38.6%。[39]

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带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明显变化。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为7081元,比1978年增长37.5倍,年均增长13.4%,其中,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3265元,增长22.7倍,年均增长11.5%;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11855元,增长28.3倍,年均增长12.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出现质的变化,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食品支出在消费性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下降,教育、文化、卫生等发展型消费的比重上升。到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比1978年的67.7%下降了24.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比1978年的57.5%下降了21.2个百分点。[40]

城乡居民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们在增加食品消费支出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营养结构改善。粮食支出在食品消费支出中的比例降低,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明显增加。衣着方面,人们告别了不分年龄性别、式样单一、颜色单调的服装,对衣着的追求从“穿暖”向“穿好”、“穿美”转变。2007年城镇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1042元;农村居民人均购买服装支出由1983年的不足6元增加到2007年的130元。[41] 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改革开放带来人们从对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老三件”到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新三件”追求的转变。目前,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家用汽车等科技含量更高的消费品正逐步进入家庭。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电脑、家用汽车分别为77.8部、3.7台、1.2辆,城市居民分别为165部、54台和6辆。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通过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2.6平方米,比1978年的4.2平方米增长4.4倍,[42] 许多居民告别低矮、破旧、设施简陋的平房,迁入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农村居民的居住状况也明显改善,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31.6平方米,比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长2.9倍。特别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清洁燃油燃气和电、应用自来水的农户已分别达到16.4%、25.7%和41.3%。另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旅游、健身和到专门机构接受教育培训等可供选择的方式增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1991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邮电通信和原材料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在加大政府对基础产业和设施投入的同时,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投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2003年到2007年5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就已经是1978年到2002年投资总额的1.6倍。[43]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水利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长江、黄河等主要干流、湖泊的防洪堤建设。为优化水利资源,建成和在建了黄河小浪底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跨世纪工程。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3.5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4.7%。我国已成为除美国外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同时,可再生能源开发取得明显效果,建设了大亚湾核电站、二滩核电站等重要工程,水电、核电、风电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07年的8.2%。[44]

交通运输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不断增加。1978年到2007年,累计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6万公里,壮观的青藏铁路也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从0.1万公里增加到2.4万公里;公路里程累计增加26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7年末达到5.4万公里;民用航空运输里程由14.9万公里扩大到234.3万公里,其中国际航线由5.5万公里增至104.7万公里,增长17.9倍。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85年的3.1亿吨增至2007年的38.8亿吨,增长11.5倍。[45]

通讯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从1978年到2007年,固定电话用户由193万户增加到36564万户,增长189倍。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由1990年的1.8万户急升至2007年的54731万户。信息化时代我国网络发展异常迅速,互联网上网人数目前已超过2亿人,居世界第二位,宽带上网人数1.63亿人,网络规模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居前列。[46]

(五)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3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173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3位,实现了由贸易逆差国到最大贸易顺差国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6年间(2002年到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合计已超过从1979年到2001年23年的总和。[47] 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出口方面,30年来经历了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工业制成品中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更是持续提高。进口方面,目前进口商品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仍占3/4左右,但初级产品的进口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呈大幅增长。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也正在逐步展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近1万亿美元[48] ,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方式。1983年到2007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超过770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远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我国修订了相关法律政策,颁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明显改善。外资的有效引进和利用,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中曾长期存在的资金和技术不足问题,加快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税收和就业,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对外投资也大幅增长,对外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15282亿美元,由过去的长期紧缺稳居世界第一位。[4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