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通分组任务小组怎么创建

学习通分组任务小组怎么创建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切块拼接法是较有代表性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之一。小组任务分工法的教学流程大致包括阅读、专家组讨论、小组报告、测验和小组认可五个环节。教育研究表明,运用小组分工法,小组成员会更加认真预习、理解和使用学习材料;在专家组中认真参与讨论,以求得对学习内容的精熟化理解;回到自己所在小组中,为更好地让小组同伴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小组成员会对学习材料进行再组织、再加工,为同伴提供详细的、解释性的帮助。

切块拼接法是较有代表性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之一。其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把一项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或片段,每个学生负责掌握其中的一个部分或片段。所有学生要了解学习的总任务。随后,把分在不同小组中而学习同一部分任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组成一个个“专家组”(expert team ),共同学习和研究所承担的任务以至熟练掌握。然后全部学生都回到自己所属的小组中去,分别就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教给同组其他同学,从而达到对学习任务的全面掌握。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进行测验,检查每个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每个学生的测验成绩单独记分,小组之间不进行比较。

此教学策略的最大特点在于小组成员都各自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彼此有强烈的关联性,大家对其他同学的学习都会产生兴趣并表示关心,促进小组成员互帮互教,从而共同掌握学习内容。

切块拼接法主要是通过将学习任务分割后再拼接的途径来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格局的。在这种策略中,由于任务的关联性很强,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教,共同掌握学习内容。小组任务分工法的教学流程大致包括阅读、专家组讨论、小组报告、测验和小组认可五个环节。

在阅读阶段,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接受专家论题并阅读分到的材料,发现与论题有关的信息。阅读活动需要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专家作业单,上面包括4个论题和与专家论题有关的材料。在切块拼接法中,第一项活动就是将课文和专家论题分给每个学生,然后进行阅读。当然,阅读工作也可以放在课后作为家庭作业来处理。如果人数太多,每个小组中可以有2人同时学习同一论题的材料,先于他人阅读完材料的学生可以返回去重读或记笔记。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同一专家论题的学生坐在一起,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如果某一专家组的人数超过了6人,可以将之分为两个小组。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要运用讨论提纲,可将提纲发给每个专家组使用。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每一专家组中指定一个负责人。这一角色并不要求必须由能力强的学生来承担,应当使所有的学生在适当的时机都有机会担当此任。负责人的工作主要是组织与调节讨论过程,对于举手的同学给予发言的安排,并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专家组的讨论时间可控制在20分钟左右。学生们应当共同使用关于某一论题的信息,并且要做好笔记。在专家组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巡回于各组进行答疑和澄清某些观念,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取代小组讨论负责人的职责。

在完成专家组的讨论之后,专家组的成员各自返回所属小组把他们讨论的论题教给他们的小组同伴。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有责任为他们的同伴做一名好教师,同时也有责任做一名好听众。教师可以在学生对小组同伴报告之后提问他们的同伴,以确定他们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是否已做好了测验的准备。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主要是通过测验来了解。将试卷发给每一名学生并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测试。试卷的处理可以有多种形式。一种方法是在学生答完后,让学生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换试卷评分;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教师将试卷收上来自己评判。如果是学生阅卷的话,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途径,如通过抽查几份试卷以确定学生阅卷是否公平。

切块拼接法的评分与学习成绩分组法的相似,也包括基础分、提高分和小组评分等程序。认可办法也与学习成绩分组法一致。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小组,用超级、优秀、良好三个不同等级的奖励进行认可。认可的依据是小组分数。(具体小组分数的计算详见第一节学习成绩分组法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小组认可的标准,教师应为超级、优秀等级小组准备多种形式的奖励,可以是实物,可以是奖状、证书,还可以是口头表扬等,能达到认可小组成绩和激励学生的目的即可。

切块拼接法、小组调查法以及其他运用任务分工的教学策略,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就是把独立的子任务分给每个小组成员。每个小组成员都对自己承担的子任务负责,并且都积极鼓励其他小组成员获得成功,因此,切块拼接法也是一种比较成功的教学策略。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建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由于小组最后是否会获得认可,取决于小组每个成员最后的测验成绩,因此,小组成员之间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他们总是在创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或课堂环境,而这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会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激发小组成员内在的学习动机。由于小组成员为其小组赢得分数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的提高分的多少,得高分的小组成员可以得到证书或其他形式的奖励与认可,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他们在“专家组”努力学好材料,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的小组取得好的成绩。所以,从本质上讲,切块拼接法强调每个小组成员都依赖本小组其他成员提供信息,以便在测验中获得好的成绩,大家互相依赖,责任共担,鼓励小组间竞争,鼓励个人不断超越自我。

第三,提高小组成员有效的解释能力。教育研究表明,运用小组分工法,小组成员会更加认真预习、理解和使用学习材料;在专家组中认真参与讨论,以求得对学习内容的精熟化理解;回到自己所在小组中,为更好地让小组同伴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小组成员会对学习材料进行再组织、再加工,为同伴提供详细的、解释性的帮助。[1]这一过程,对于提供帮助者来说,可以增强自身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水平,增强其思维水平的深刻程度,对于接受帮助的人来说,有利于将他人的观点、策略内化进自己的认知结构,达成对问题全面、深刻地认识与理解。

案例1

学生1:2/3+3/4=( )

学生2:你看,两个数字的分母是不一样的,所以,你首先必须要找到它们的公分母。3的倍数依次为3,6,9,12……4的倍数依次为4,8、12,16……它们的公分母就是12。所以,通分后就是8/12+9/12,答案是17/12。

案例2

11+2=10+( )

学生1:我刚才计算的时候发现,11加上2,结果是13,10如果加上3,结果也是13。然后,我突然想,如果我再换一个数,比如12,加上1,结果也是13。你看,好像数字从10,变成11,12,那么,相对应的另一个数就从3,变成2,1。

学生2: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两者有密切关系的原因。因为,如果这边数字大,那么相对应的另一边的数字就小,相反,如果这边的数字小,那么,相对应的另一边的数字就大……

学生1:11加2等于10加3。

学生2:是的,一边数字小,另一边的数字就大。

学生1:哦,我明白了。因为11比10大,所以,在相加时,11对应的数字就应该比10对应的另一个数字小,也就是11要加2,而10要加3,它们的结果才能都等于13。相反,如果一个数要比另一个数小……[2]

案例1中,学生虽然在合作学习小组中活动,但生生间的互动表现出单向性。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在互动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当小组成员向他们请求帮助时,他们可能会回答是或者不是,可能直接告诉题目的正确答案,也可能直接把计算的过程展现出来,而不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只是提供了一般性的帮助,而非详细的、解释性的帮助。在此互动结构中,互动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案例2中,运用切块拼接法策略时,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多维的,小组成员地位平等,共同参与,无论是在专家组还是其他小组中,小组成员都在积极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真实想法展示出来,为小组其他成员提供详细的、解释性的帮助,这种思维过程上的互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这种深入地互动与交流,有助于学生达成对学习任务的精熟掌握。

[1] Artut, P.D.&Tarim, K.The Effectiveness of Jigsaw Ⅱ on Prospectiv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07(2).p.137.

[2] Noreen, M.Teacher Practice and Small-Group Dymanics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rooms.The Teachers Role in Implemen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Springer US.2007.pp.207-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