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多数情绪低落、不能适应环境者,皆因无自知之明。100多年前,美国费城的一位牧师R康惠尔,决定为贫穷付不起学费却有志于学习的年轻人筹办一所大学。康惠尔对此深感沮丧,天天愁眉不展,心想这样下去,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建成梦想中的大学?康惠尔不由地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不如别的教堂中的草呢?”康惠尔先是一愣,后是恍然大悟。最后,他一贫如洗,自杀身亡。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人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知道你自己!许多人谈论某位企业家、某位世界冠军、某位著名电影明星时,总是赞不绝口,可是一想到自己,便一声长叹:“我不是成才的料!”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理由是:“生来比别人笨”,“没有高级文凭”“没有好的运气”,“缺乏可依赖的社会关系”,“没有资金”等等,而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

严重的自卑感能扼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另外,它还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自卑感严重,不敢干或者干起来缩手缩脚、没有魄力,这样就显得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旁人会因此说你无能,旁人的底座又会加重你的自卑感。因此必须一开始就打断它,丢掉自己身上那无聊的自卑感,先大胆干起来。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缺点往往是优点过分的延伸。过于谦虚,或者由于自卑而谦虚,都是不应该的。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是非常自信的人。自信,可以使你精神振奋、勇于进攻、战胜困难。所以,必须积极寻找自我解脱之路,走出自卑的心理误区。下面是一些简便易行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有人说:“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多数情绪低落、不能适应环境者,皆因无自知之明。他们自恨福浅,又处处要和别人相比,总是梦想如果能有别人的机缘,便将如何如何。其实,只要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就能走出情绪的低谷。

对于失败者来说,他们往往把周围环境当中每件美中不足的事情放在心上,对周围事情的指责和消极的念头捆住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很难再去体验其中的欢乐。他们认为一切事情都会糟下去,而且不自觉地促使自己造成不愉快的局面,使他们的预言实现。

失败者常常由于似乎难以解决的难题而挫伤情绪,失去活力,陷入失望,无所作为。在遇到麻烦和苦恼的时候,他们往往把精力用在责怪、牢骚和抱怨上。

失败者常会说许多带“不”字的话,例如“不能如何、不要如何、不应该如何”等等。他们最常用的形容词是“糟糕、讨厌、可怕和自私”。他们没完没了地指责别人“为什么不如何”、“怎么没有如何”。而成功者往往不断地为自己四周的美好事物和自然的奇迹感到欢愉,他们对于鲜花含苞待放、雨后空气清新之类的小事也会倍加欣赏喜爱。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所需要认真对待的就是仔细地清算一下自己的优点,确定自己的长处。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样样都能干的通才。通常所说的通才更多的是指基本素质。每个人注定只能在自己特长方面有所建树,成为无所不能的完人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因此,与其费尽心机地去改变自己的短处,不如尽力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人生有限,短处永远弥补不完。松下幸之助曾说,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个性长处,经营长处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印度《五卷书》上说:“最难的是自知,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做;谁要是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就绝对不会陷入困境。”

一旦我们能选准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工作或事业,我们将能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成功便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我们常说痛苦,事实上,痛苦就是干自己不愿干而又不得不干的事。一个醉心于绘画的人,决不会把每天绘画的工作看作是痛苦的事。反之,一个对绘画毫无兴趣也无特长的人,每次走向绘画工作台,无疑像是奔赴刑场一样。当然,我们并非是鼓吹兴趣主义。光凭兴趣,是无法完成一项事业的。因为任何一项事业的奋斗,总是带着三分的乐意。

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方面,个性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固然值得珍惜与发挥,但缺点也不是可憎与可恼的。事实上,缺点往往还能刺激人生不断地追求进步,成为你拥有的某种“财产”。

也许你会说,这是“阿Q精神”,缺点就是缺点,怎么能变成财富呢?那好,读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你会对此有所认识的。

有个小寓言说的是,某一天,一个农夫正弯着腰在院子里清除杂草,因为天气炎热,使他不一会儿便热得汗流浃背。“可恶的杂草,假如没有你们,我的院子一定很漂亮,神为什么要造这些讨厌的杂草来破坏我的院子呢?”农夫嘀咕着。

有一棵刚被拔起的小草,正躺在院子里,它回答农夫说:“你说我们可恶,也许你从没想到,我们也是很有用的,现在,请你听我说一句吧,我们把根伸进土中,等于在耕耘泥土,当你把我们拔掉时,泥土就已经是翻过了。此外,下雨时,我们防止泥土被雨水冲掉;干涸时,我们能阻止强风刮起沙尘;我们是替你守卫院子的卫兵。如果没有我们,你根本就不可能享受种花、赏花的乐趣,因为雨水会冲走你的泥土,狂风会吹散你的泥土……所以,希望你在看到花儿盛开之时,能够想起我们的一些好处。”农夫听了这些话后,不禁肃然起敬,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微笑着继续拔起草来。

当然,发掘缺点中的优点不容易,但你自己必须有信心,谁都帮不了你,一切全靠你自己。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也许能帮助你确信这一点。

100多年前,美国费城的一位牧师R・康惠尔,决定为贫穷付不起学费却有志于学习的年轻人筹办一所大学。当时,建一所大学约需150万美元。于是他便开始四处奔走,为建大学募捐。但经过4年的奔波辛劳,筹募的钱还不足1000美元。康惠尔对此深感沮丧,天天愁眉不展,心想这样下去,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建成梦想中的大学?

一天,当他为写演讲词走向教堂时,低头沉思的他发现教堂周围的草枯黄得东倒西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片衰败不堪的景象。触景生情,这不正如自己的创业状况吗?康惠尔不由地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不如别的教堂中的草呢?”园丁回答道:“我想主要因为你把这些草和别的草相比较的缘故。我们常常看到别人的草地,希望别人美丽的草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却很少去关注、整治自家的草地。”

康惠尔先是一愣,后是恍然大悟。他迅速地走进教堂,激动地写演讲词。他这样写道:我们大家往往是让时间在等待观望中自自流逝,却没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他在演讲中讲了一个农夫的故事: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不错。但是他渴望得到一块钻石。于是他卖掉土地,离家出走,到遥远的地方四处寻找钻石,然而最后一无所获,这位农夫于是很失望。最后,他一贫如洗,自杀身亡。

很自然,这块土地转让给了另外一个农夫。真是无巧不成书!那个买下这个农夫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中捡到一块金光闪闪的钻石。这样,在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最大的钻石宝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富只属于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属于依靠自己去开拓的人;只属于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同样,成功也只属于相信自己潜能的人,属于正确开发自身潜能的人。

康惠尔连续作了7年这个“钻石宝藏”的演讲,赚得800万美元,大大超出了建一所大学所需的费用。今天,这所大学就是屹立在美国宾州费城的著名学府——坦普尔大学。

这个故事很朴素,却有很深奥的生活秘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拥有钻石宝藏,即潜力和能力。这些钻石足以使自己的理想变成现实。为了成功,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辛勤地开发自己的“钻石”,不断地挖掘和运用自己的潜能。

只要你用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没有任何经验不值得回忆,其中都包含着它的价值。这时,你会发现自己具有的那些优良的特质——这些特质就是你和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因素。这些都是你具有的优点,而优点就是力量,它是你信心的来源和人生之路选择的根据。你除了拥有自身的优点外,不可能再拥有别的东西,你的优点是你成功的要素和主力。

犹如天使与魔鬼共生,人类与菌类并存,优点总是与缺点形影相随。你为什么不勇敢地接受与面对自己的缺点,然后积极地克服、改造,甚至利用它呢?如果真的是无法改变,那为何不能坦然地加以容纳呢?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只能产生更多的烦恼,在接受自我与控制自我之间平衡发展才是正确之道。

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我们自己,战胜自己是最伟大的超越。要知道,人从来就是一种趋乐避苦的动物,一种生性懒惰、放纵的动物。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的学说2000多年不死,就在于其精神的博大与精深,在于其能给予人们以深刻的人生感悟。

事实证明:大多数人只利用了自身优点与潜力的百分之十,要是你再用上另外的百分之十,你的成就就会双倍于你现在的成就,你便能做两倍于现在的事。这可是一个可观的数目!

心灵悟语

成功者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潜力和将来要去承担的任务及达到的目标;他们凭借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不断学习和加强对自己的了解,避免发生错误;他们不欺骗别人,更不欺骗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