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事不要半途而废

做事不要半途而废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由于做事半途而废,就会由于没有成功完成事情而产生自卑心理,对人对事都抱一种满不在乎的无所谓态度。为了防止孩子做事半途而废,在孩子做事时父母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父母要做好表率。对于孩子做事半途而废,父母自己应该做事完完整整,不半途而废,并注意让孩子模仿,同时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样坚持到底的。孩子一般都是凭借着兴趣做事的,遇到不愿意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

做事不要半途而废

一般情况下,做事不能有始有终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意志力与独立性较差。孩子由于做事半途而废,就会由于没有成功完成事情而产生自卑心理,对人对事都抱一种满不在乎的无所谓态度。

孩子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有些家长在做事时,也常有不善始善终的情况,这样就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其言行及作风习惯,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的意志力比较差,还没有养成很好的独立性,不愿动脑筋,做事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严,甚至包办代替也会造成孩子半途而废,不利于独立性的养成。

为了防止孩子做事半途而废,在孩子做事时父母应该给予及时的指导。孩子做事的全过程中,父母在关键时刻要给予指导和提示,这不是代替而是帮助孩子想办法,以防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灰心丧气。当孩子想不出办法又不愿去想,有偷懒或依赖父母的迹象时,父母不可给予帮助,而应注意说服鼓励。必要时给予批评并监督孩子独立地做完某件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做事也不再半途而废了,孩子也就更容易养成独立的习惯。

有一个父亲很无奈地说:

儿子今年上初中了,但是做事没有坚持力的坏毛病还是没有改掉。总是丢三落四,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又做那个;在学习上情况更是严重,虽然每天放学回家就开始做作业,但是,总是刚做了两道数学题,就想着要背英语,英语还没背熟又做起了语文作业。做作业时,虽然一直在房间里呆着,但是却无法坚持学习半小时,总是刚拿起书看了一会儿,就去听一会儿音乐,过了一会儿又躺在床上休息,真拿他没办法。

父母要做好表率。对于孩子做事半途而废,父母自己应该做事完完整整,不半途而废,并注意让孩子模仿,同时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样坚持到底的。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意志力和竞胜心的培养。对于意志力差和竞胜心不强的孩子,家长应注意激励培养他。孩子有了较强的意志力,有了不甘落后的竞胜心,那么,做事就有了驱动力,从而会想方设法做完一件事。

父母让孩子做事时,应注意适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如果过难,使孩子尽最大努力也不能成功,他就会伤心失望。如果连续几件这样的事就很可能使孩子不再去想,不愿去做,而丧失信心。

一位女孩的母亲困惑地说:

女儿还在牙牙学语时就经常摆弄家里的钢琴、电子琴,常常乱弹一通,自得其乐。我们以为女儿有音乐天赋,于是就替她报名参加了一位名师主办的钢琴学校的钢琴特长班。刚开始的时候,女儿十分上进,对学习钢琴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老师教的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女儿一学就会,没多久就能够弹奏简单的乐曲了,这让我们家长感到很自豪和欣慰。可是慢慢地,女儿开始对钢琴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总是闹着不想学钢琴了。我们十分苦恼,不知该如何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学琴兴趣,提高她的音乐能力。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是半途而废:吃饭吃了两口就东张西望,没有兴趣吃饭;看到别人在打乒乓球于是也想打乒乓球,但看到别人打篮球时他就跑过去打篮球;今天看了童话书,便想当童话作家,明天看了科幻小说又想当科学家……总之,什么事情都坚持不下去。

孩子是否具有毅力,对孩子能否养成独立性至关重要,更会对他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孩子在长大之后一事无成,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能力,也不是因为缺少学识,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没有养成独立的习惯,缺少自控能力,缺少坚持到底的精神而功亏一篑的。而那些长大后获得成功的孩子都具有很强的自控能力以及独立性: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苛刻,他们都能够坚持下去,而他们的这种优秀品质大多是在童年时期养成的。

持之以恒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孩子养成独立习惯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品质,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有义务对孩子进行这种品质的教育、训练。

要让孩子做事不再半途而废,养成独立的习惯,父母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让孩子改掉半途而废的坏习惯,那么父母就要以身作则,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圆满地完成,不能半途而废,成为孩子模仿的好榜样,这样孩子就会在耳濡目染之下,养成独立将事情解决的习惯。

2.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

对孩子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首先要从孩子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例如,什么时候起床、就餐,什么时候到校、自习,家长都应该让孩子遵守要求和规矩。纪律往往能使孩子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惰性,从而养成很好的独立性。通过对日常小事的训练,慢慢扩大到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强化训练。

3.积极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小进步

每个孩子都会有逆反心理,如果孩子遇到难题时想要退缩,不愿意将事情完成,父母千万不要责备孩子,更不要讽刺、挖苦,避免伤害其自尊心,使孩子失去自己独立完成事情的决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及时给予帮助,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孩子树立坚持完成任务的决心。

4.重视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培养

很多孩子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往往有头无尾。因此,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从孩子的生活习惯方面入手,先对孩子提出相对简单的要求,让其较容易就能完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步地学会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独立、完整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5.让孩子负一点责任

孩子一般都是凭借着兴趣做事的,遇到不愿意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废。针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故意把一些事情郑重地作为一个任务交给孩子。比如,让孩子每天早上取牛奶等。孩子觉得自己有了一定的责任,也就增加了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渐养成了独立将事情做好的习惯。

心灵悟语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但是很多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做事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独立做事的能力很差。对此,家长不可视而不见或迁就放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