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逆水行舟,为何不退

逆水行舟,为何不退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如若有“顺水”的条件可供选择,我们为何不退?范蠡和文种的情形,足以说明逆水行舟“逆”的危险。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晋楚交战,重耳如若一开始便刀兵相见,这显然是“逆”行,也不会赢得后世的赞许;相反,他因不违背诺言而退让,即“顺”行,不但最终赢得战役的胜利,也赢得光明磊落,从而美名传至今天。

逆水行舟,为何不退

在“逆水行舟”的境遇下,大多还是有“顺”行选择的,那么,为何不退让,从而“顺”行呢?

在走向机会的道路上,有时需要迈开步伐前进,但有时也需要退守。有句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如若有“顺水”的条件可供选择,我们为何不退?因此,退也是一种机遇的选择,但退要成为机遇,通常是“以退为进”的退。退是为了进,因为前面无路,没有了机会,只能退一下,另找路途,或绕个圈子继续前进。

在军事上,退是一种战术,通常是诈败退却,令敌人骄纵轻敌,陷入预设的陷阱之中。退也是一种战略,己方的军事力不足以和对方抗衡,就避开对方的锋芒,采取忍让的政策,争取机会去壮大实力,等待时机再和对方周旋。

刘邦接受项羽的封赠,退居汉中,秘密练兵,便是善用退的战略。等到实力壮大之后,从陈仓出兵,几经战阵,最后历经五年之久的楚汉相争,终于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身亡,刘邦一统天下,得以建立汉朝。

退,对于刘邦来说,无疑就是一次机会,一次改写他一生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机会。

春秋时期,吴越争雄,越国大将军范蠡在越王勾践身为人奴之时,鼎力效忠,在忍耐了漫长的屈辱之后,越王勾践终于得以东山再起,一举灭掉了吴国,重建越国。

而立下赫赫功劳的范蠡在庆功宴上,却悄悄带着西施,乘一叶扁舟消失了。临走前,他曾托人送去一封信给他的好友文种,信上说:“你还记得吴王夫差说过的话吧,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越王这人能容忍敌人的欺负,可不能容有功的大臣。我们只能够同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他共安乐。你现在不走,恐怕将来想走也走不掉了。”

可惜,文种没有听其劝告,最后被勾践逼死。临死对天长叹,痛悔自己没有听范蠡的话,而落得“狗烹”的结局。

范蠡和文种的情形,足以说明逆水行舟“逆”的危险。范蠡正是在有“顺水”的选择下,看准时机,乘舟而下;而文种的“逆水”便真成了“溺水”。

同样,为人处事也要讲究“顺水退让”。无论是为了大事业,还是为了与人方便,让人一步都是日后替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若凡事都与人争一高低,只会徒烦恼,而无快乐可言了。

为人处世,退让与得失,古代多有训诂,唯列子在这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解。列子在《天瑞》篇中写道:“若使很聪明的人计算利害,估量虚实,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一半。若是不太聪明的人,不计算利害,不估量虚实,不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有一半。计算与不计算,估量与不估量,揣度与不揣度,有什么不同?只有无所估量,才能无所不估量,则完全成功而没有失败。”所以说,让人不是怯懦,“让”中有伸,“让”中有术。

春秋时候,重耳逃亡到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他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如此,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30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4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国与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90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退让也是一种前进。晋楚交战,重耳如若一开始便刀兵相见,这显然是“逆”行,也不会赢得后世的赞许;相反,他因不违背诺言而退让,即“顺”行,不但最终赢得战役的胜利,也赢得光明磊落,从而美名传至今天。

在“逆水行舟”的境遇下,大多还是有“顺”行的选择的,那么,为何不退让,从而“顺”行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