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感情父母应该过多干涉吗

孩子的感情父母应该过多干涉吗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二是亲子交往过程中父母对学前儿童认知行为的态度。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条件等,对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亲子交往在人格的情绪情感等重要内容的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儿童出生以后,最初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最初的社会交往就是亲子交往。心理学界早有定论:亲子交往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情感是学前儿童与父母相互交流情感的特殊反映形式,是子女对家庭能否满足自己生理、心理需要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正确地对待学前儿童的需要,适度地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许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童年早期,只有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才能在其心理深层形成一块“磐石”,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这块“磐石”,他(她)的心里就是踏实的,即形成了很好的安全感。在《帮你改掉孩子的坏习惯》一书中有这样一则事例:“有一个两岁半的男孩,午间休息时,老师发现他每次上床时都拿一根棍子,睡觉时总是抱在怀里,如果把棍子拿走,他就睡不着。”在2岁、3岁的孩子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睡觉的时候手里一定要拿着一些柔软的纸,或者握着被角才能睡着。婴儿期,儿童依恋父母(尤其是母亲),并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保护伞,倘若父母过早地与婴儿分开,由于婴儿长期缺少这样的保护伞,因此势必要寻找一个替代物,它可以是其他人,也可以是别的什么东西。本例中的替代物就是棍子。

2.儿童自信心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

社会化的过程,规范儿童各自的行为,使这符合社会化模式。由于儿童的自然本能,其中有些行为不符合社会要求,因此就必须通过教育等对其加以抑制。这种抑制的副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儿童的创造性发挥的抑制;二是对其自主行为的抑制。尤其是后者对儿童自信心的形成相当不利。年龄越小的儿童,其生理需要更加突出。倘若他们不在父母身边,这种本能的生理需求,就不能给予及时的满足。

3.良好的亲子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良好的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如良好的情绪会促进食欲,使学前儿童有饱满的精力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此外,良好的情绪还有助于学前儿童的睡眠、保证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行,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消极的情绪则会影响学前儿童的生理发育。身体不好的学前儿童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的,而影响学前儿童情绪的主要是亲子情感。因此,亲子情感是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有赖于学前儿童与周围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在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各种感官才能充分地与外界发生作用,广泛地感知外部世界,获取信息,从而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完善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提供外部信息刺激的量。表现在父母能否与学前儿童频繁地交往,并为他们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包括做亲子游戏。二是亲子交往过程中父母对学前儿童认知行为的态度。例如,有些家长认为儿童是软弱的、无能的,应该依附于大人的。因此,他们对孩子过分保护,事事代替包办,时时控制孩子,总想把孩子握在手心里,置于羽翼下。长期处于这种亲子关系中的孩子,就形成了依赖、怯懦的性格。在生活中他们总是怕这怕那,不敢擅自做主去尝试、去探索。尤其是学前儿童入园之初,对父母过分依赖,无心参与或勉强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这会严重地影响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

5.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典型的、持久的各项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表现在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上。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条件等,对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亲子交往在人格的情绪情感等重要内容的形成中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学前儿童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影响他们情绪情感培养入手,使其在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热情、乐观、谦和、待人亲切、富有同情心等一系列良好的情绪情感品质。亲子情感能够使儿童情绪稳定,有较好的安全感,能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表现出活泼、开朗、态度积极等良好情绪;反之则表现为消沉、孤独、沉默、胆怯等消极情绪。在生活中,孩子心理上产生了不平衡,急切地需要交流自己的情感,以达到心理平衡。例如,学前儿童受了委屈,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安慰,使愤懑的情绪不能平静,导致设法报复、躲藏或恨别人等不良情绪的产生,长此以往,心理不平衡会严重地影响幼儿人格的形成。另外,近些年来,人们还提出了隐性教育观念,隐性教育主要指的是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家庭氛围、家长素质、教子观念、家长和儿童关系能对儿童产生影响,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不管儿童和家长愿不愿意,日积月累的熏陶,就塑造出了儿童的品行、人性。在教育孩子方面,许多家长比较注重讲道理、教知识等言传,却忽视环境塑造等身教。亲子关系对儿童的作用是多方位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而心态是形成人格的核心因素。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形成不同个性特征有直接作用。

二、亲子交往的途径

亲子交往的途径主要有哺乳、日常生活、保育活动及教养活动等。

1.哺乳

亲子交往是从哺乳开始的。新生儿出生以后,通过母子触摸、婴儿哭闹、母子对视、母婴气味信号刺激等哺乳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刺激母亲的泌乳系统,更好地分泌乳汁,而且还可能增进母婴感情。长期以来,人们在喂奶时才把婴儿送回到母亲身边。甚至有些母亲因担心身材走样,干脆不给孩子哺乳。其实,这样做对母婴间正常的亲子交往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哺乳,母婴间交往活动的烙印,对儿童长大成人以后深层心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是亲子交往的基本途径。按照我国的教育传统,儿童3岁前的大部分时间一般在家庭中度过。因此,父母与儿童之间应该是朝夕相处的。在这种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也就是随时随地的,如吃饭、睡觉、游戏、教育活动等都具有了社会交往的职能。

3.保育活动中的亲子交往

3岁前儿童的保育工作,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来说尤为重要,它关系到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日常生活照料中如哺乳、洗澡、营养配餐、抚触、预防接种等保育活动,也是亲子交往的重要途径。

4.教养活动中的亲子交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教育意识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儿童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日益迫切。从儿童出生,甚至从出生前家长们就开始教育活动。因此,教养活动也同样是亲子交往的重要途径。家长的教育观念、日常行为习惯等都成为无形的亲子交流的资源,父母教育言行与儿童的接受行为之间,融入了亲子情感、亲子间相互认知、接受等多重交往关系。教养活动中的亲子交往,是儿童心理社会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亲子交往的引导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亲子交往的功用,实现亲子交往价值的最大化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家长必须了解亲子交往的重要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亲子交往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必须让家长们认识到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与父母及整个家庭的关系,是儿童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良好的家庭关系的营造,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父母的爱不能代替祖辈的爱和教师的爱。父母对儿童要进行有意识的指导与教育,家长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都有可能成为儿童潜移默化的教育资源,与儿童的社会性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而这种直接关系或间接关系是通过家庭成员共同活动建立的。父母应该与儿童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互相合作,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非母乳喂养或与父母分离的时间过长,学前儿童因其情感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焦虑情绪,会给其成年以后的身心健康埋下巨大的隐患。因此,必须引起家长高度的重视。

2.父母应该了解亲子交往的技巧

交往是一种发展亲子关系的手段,通过亲子交往可以达到建立亲密亲子关系的目的。父母必须具有与儿童交往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前儿童的交往能力,激发幼儿交往的需要,拓宽亲子关系的内容,提高亲子交往的质量。因此,父母应该了解亲子交往的技巧与方法。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土壤”。家庭是亲子交往的最佳场所。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努力地去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也是儿童良好性格形成的基本保证。有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就能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和谐的、善良的家庭氛围,培养性格和谐、善良的孩子;在不和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往往具有扭曲的、暴躁、敌对、不合群、孤僻、自私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单亲家庭中,由于父母中一方的缺失,家庭氛围往往沉闷,少有快乐。单亲家庭在教育孩子上,家长应充当起父母两种角色,多给孩子以鼓励,积极支持孩子同其他同学交往,以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家长要求自己以健康的心态来影响孩子,帮助孩子预防和克服自卑心理,使孩子逐步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

(2)家长角色的科学合理定位,是提高亲子交往效能的关键。在亲子关系交往中,家长既是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时又是儿童的导师;既是儿童交往时的朋友,同时又是儿童的支持者、指导者。家长通过观察、交谈、询问、抚爱等手段,了解学前儿童的各种需要,给予科学合理的满足与引导,此时家长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切忌以父母的需要代替儿童的需要。如家长想要孩子学钢琴,而他自己又不愿意时,不能强迫他去学钢琴。另外,亲子交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由自然人的需要而进行亲子交往,是最初级的交往,如婴儿期的哺乳过程。二是单方面的主动、应答式的交往,如在游戏或生活过程中,学前儿童(或父母)有了疑问向父母(或学前儿童)询问时,询问者为单方面主动,而被询问者则是应答式。此时的亲子交往属于中等层次。三是亲子双方主动的交往,属于高级交往,也是最具效能的亲子交往。随着学前儿童年龄的增加,他们对高级的亲子交往活动越来越感兴趣,家长要把握好这一时机,开展广泛的亲子交往活动。如在旅途中、游戏中、劳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在购物、访友、看望亲人、郊游时,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尽可能多地与学前儿童进行交往,以弥补与学前儿童接触时间少的缺陷,增进相互的情感。

3.克服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

专制的父母、权威的父母和放任的父母提供三种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心理学家曾对这三种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社会能力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家庭教养类型与儿童的性格、情感、人际关系形成、处世能力等均有明显的关系。

专制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遵循父母所定的规则,不鼓励孩子提问、探索、冒险及主动做事。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并严格执行对孩子的处罚。这种教养类型在某种情况下对父母而言,可能更省事。但这种家庭对孩子从小缺乏思考的训练,孩子又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他们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在人际关系或处世能力上,可能会碰到较多困难。因此,专制的父母为孩子规划所有的事,将孩子训练成听话的机器,并不能帮孩子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终究有不能包办孩子一切的时候,到那时再放手就太迟了。

放任的父母不为孩子立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惩不明。只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情,孩子没有长幼有序的观念,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种类型的父母忽略了教导孩子的尊重意识,不能适时给孩子提供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较缺乏自制力。尤其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父母若不能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那么,孩子有如独自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知该往何处,即使犯错误也不自知。所以,给孩子这种自主反而阻断了他学习做人的机会。因此,放任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往往使孩子面对挫折无法适应。

权威的父母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上,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他们既尊重孩子的自主和独立性,又坚持自己的合理要求;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因此,权威的父母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自我,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尊重,又不乏父母的引导和要求,往往成为最独立而有自信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