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豪感、羞愧感、委屈感、友谊感和同情感以及妒忌的情感等也都发展起来。这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适时地给婴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儿童在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在3岁后,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随着儿童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发展起来。幼儿园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给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幼儿园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幼儿园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例如,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幼儿园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幼儿园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和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分清好与坏、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豪感、羞愧感、委屈感、友谊感和同情感以及妒忌的情感等也都发展起来。例如,库尔奇茨卡娅(1986)用实验对学前儿童的羞愧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岁前儿童具有接近于羞愧感的比较原始的情绪反应,出现不愿意和陌生成人接近的情况。这种情感主要是窘迫和难为情,是接近于害怕的反应。3岁前儿童只是在成人直接指出他们的行为可羞时,才出现羞愧,在幼儿期则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这时的羞愧已经不包含恐惧的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羞愧感的表现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和别人的交往。

二、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儿童的美的体验,也有一个社会化过程。婴儿从小喜好鲜艳悦目的东西,以及整齐清洁的环境。有的研究表明,新生儿已经倾向于注视端正的人脸,而不喜欢五官零乱颠倒的人脸,他们喜欢有图案的纸板多于纯灰色的纸板。幼儿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产生美感。他们自发地喜欢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欢形状丑恶的任何事物。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婴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比如,幼儿园儿童对拖着长鼻涕的样子感到厌恶,对于衣物玩具摆放整齐产生快感。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日渐提高,从而促进了美感的发展。

三、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感。这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儿童理智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适时地给婴幼儿提供恰当的知识、注意发展他们的智力、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问等教育手段,有利于促进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对一般儿童来说,5岁左右,这种情感已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地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所谓“动脑筋”活动。如下棋、猜谜语等,这些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理智感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