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6年杨振宁和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因为这一成果,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与李政道也成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更是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得主。2008年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1956年杨振宁和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镜象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因为这一成果,两人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像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在杨振宁出生不满周岁时,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聪明好学的杨振宁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学会了3 000个汉字。1938年,在他才16岁的时候,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清华大学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学生,于1945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他们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物理难题——即所谓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宇称守恒,则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是同一种介子。——杨振宁和李政道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与李政道也成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更是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得主。

链 接

华人与诺贝尔奖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中国台湾地区,美籍华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

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国籍,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52岁;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纽约,美国华裔化学家,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2008年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