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可不读的儒家经典《论语》

不可不读的儒家经典《论语》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西汉武帝以后,由于孔子及儒家地位的提升,《论语》成为每个文人的必读书。作为构成中华文明的儒家经典,《论语》对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文化价值观、道德素质、风俗习惯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论语》的核心是仁的精神和境界。《论语》中还体现了孔子对天道的看法。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后期的鲁国。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大臣,后来迁居到鲁国。孔子天资聪明、谦虚好学,虽然他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但他仍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识日进。30岁时,孔子已因博学而闻名天下。

早年,孔子曾在鲁国执政者季氏手下担任管理仓储、牛羊的小官。后来,鲁国发生了内乱,孔子于是旅居齐国。鲁国内乱平息后,孔子又回到鲁国,并开始招收门徒,传授古代文化典籍。此时,孔子已因博学而闻名天下,他门下的弟子数目极多,竟然达到三千之众。

50岁后,孔子被鲁国国君委以司寇的官职,主管鲁国的司法工作。但由于他的主张与当政的季氏等三家大夫产生了矛盾,所以,孔子被迫离开了鲁国。此后,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他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诸侯国,但他始终没有找到贤明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此期间,孔子仍然坚持进行教育活动,并留下很多著名言论。

公元前484年,孔子重新返回鲁国,此时,他已经在外周游了大约40年。回到鲁国后,孔子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文化典籍。他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典籍进行删订,编成最后的定本。公元前479年,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病逝于家中,弟子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孔子一生从没有为自己著书立说。他逝世之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平日的言传身教收集整理,编辑成《论语》一书。

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向平民普及文化教育的人。他不但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而且还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说,孔子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作品导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书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既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论语》大量使用排比、递进、并列、对偶等手法,句式长短相间,错综变化,造成纡徐婉转、抑扬唱叹的效果,有很强的表现力。《论语》善于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概括出深刻哲理,尤其善于把深邃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说理文字具有某种诗意。同时,《论语》中经常采用“比物连类”的含蓄手法,造成特殊的意蕴和审美效果。

自西汉武帝以后,由于孔子及儒家地位的提升,《论语》成为每个文人的必读书。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因而当时的读书人把《论语》奉为“圣典”。

《论语》的思想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要求君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使民以时,与民实惠”,而“不可滥施刑罚,不教而诛”;另一方面,它是站在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立场,要为恢复礼乐教化而努力,因此提倡“仁悌孝信”,反对“犯上作乱”。这种矛盾是由孔子当时所处的阶级、社会、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作为构成中华文明的儒家经典,《论语》对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文化价值观道德素质、风俗习惯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是东方的“《圣经》”。

·作品概要·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日》等。《论语》的篇名取自篇首的前两三字为题,没有什么意义。全书言简意赅,古朴生动,既富于启发性、哲理性,又幽默诙谐、口语化,体现出语录体散文的独特魅力。

《论语》的核心是仁的精神和境界。《论语》中对“仁”这个概念作了多角度的阐释: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孔子将“仁”看做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主体。孔子对“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除“仁”之外,孔子还提到很多其他道德名目,如忠、孝、义、信、廉等。但孔子认为这些都是局部性的东西,虽然值得肯定,但还不能算是达到“仁”。孔子把求仁看做是人生的根本原则,认为求仁或违仁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

孔子还提出“仁政”的学说,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他反对统治者对人民过分剥削压榨,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并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孔子还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希望统治者以身作则,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但是,孔子以德治天下的政治思想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里根本不会受到重视,所以,孔子才会在周游列国时四处碰壁。

《论语》中还体现了孔子对天道的看法。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相对天命而言,孔子更加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论语》中还表现了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主张。孔子并非一概否定功利,他重视公利,主张见利思义,旨在谴责见利忘义、为谋私利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要人们追求合乎正道的利益。

·经典章节·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