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图画故事概述

幼儿图画故事概述

时间:2023-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称图画书为“绘本”。图画故事书是图画书中为数最多且最受欢迎的种类。图画故事书的阅读对象是幼儿,它必须考虑儿童的需要,顺从儿童的身心发展,以显示趣味的、动态的、鲜明的造型特质和具体的主题。鲁迅说儿童读物要“不但有趣,并且有益”,这两点成为评价包括图画书在内的儿童文学的标准。图画故事书的上述特征与幼儿的心理特点相符,这使得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成为可能。

一、图画故事和图画故事书

图画书这个名称是翻译自西方的“Picture Books”。日本称图画书为“绘本”。图画书是图文合奏,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呈现内容的一门艺术。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产生的故事。”日本学者松居直也说:“图画书=图+文。”

图画书通常分为叙事类图画书和非叙事类图画书,非叙事类图画书包括字母书、概念书、算术书、儿歌或诗集图画书、知识性图画书等。美国童书理论家根据图画书的功能,将图画书分为以讲故事为主要目的的图画故事书;以传达知识为主的资讯书;以介绍字母为主的字母书;以算术为主的数数书以及以传达抽象观念为主的概念书。而其实现在出版的较为集中的是图画故事书,这种图画书是图画语言和文字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图是图画故事的生命,所以图画故事可以有图无字,切不可有字无图。图画故事的本质在于叙事。图画故事书是图画书中为数最多且最受欢迎的种类。

二、图画故事书的特征

图画故事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具有丰富的童趣。图画故事书的阅读对象是幼儿,它必须考虑儿童的需要,顺从儿童的身心发展,以显示趣味的、动态的、鲜明的造型特质和具体的主题。鲁迅说儿童读物要“不但有趣,并且有益”,这两点成为评价包括图画书在内的儿童文学的标准。“有益”这一标准或许体现着家长与教育者的殷切希望,是生命成长路途上的反刍与丰富。对孩子而言,并不会主动探寻一个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儿童最感兴趣的是富有情趣的故事,新鲜易感的形式。因此,图画书对孩子而言,不是拿来当作教材,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一本图画书越有趣越能深刻地留在幼小生命的记忆中。图画书严肃主题的呈现,也往往需要巧妙地包裹在有趣的形式之下。

第二,具有直观的图画。图画故事书不是图画与文字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在文字叙述里加入插图,而是以图画为主,辅以简单的文字解说,完成对故事的叙述。

图画故事书中的图画具有可读性,因为图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具有交流的作用。图画是一种工具。承载了一定的信息;也是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作者与幼儿开展对话的媒介。图画故事书中的文字语言简单明了,它依赖于图画故事书所提供的支持环境,离开这个环境就不能独立存在。

第三,具有极强的叙事性。图画语言的可读性与文字语言的依赖性共同决定了其叙事的本质。

第四,具有整体性。美国画家芭芭拉·库尼(Barbara Cooney)曾经说过:“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图画故事书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五,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由于媒介的多层次性,图画书的艺术性也显得更为多元。绘画艺术、语言艺术及多媒体艺术的融合是可以考虑的三个纬度。儿童早期的视觉经验将影响其一生的美感发展。角色造型、构想、色彩运用、情境内容若善加利用,也是很好的美术教育材料。图文结合,与幼儿的心理特点相契合。

图画故事书的上述特征与幼儿的心理特点相符,这使得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成为可能。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想象、探究、理解、情感表达等,不断改组知识和经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可见,阅读图画故事书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幼儿和创作者通过图画故事书进行交流,使图画故事书阅读成为一种理解与对话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