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情方能达理

通情方能达理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批评的场合与效果的关系十分明显。同样一件事情,批评的场合不同,效果也不相同。一般说来,性质较为严重、影响较大或带普遍性的人和事,就要进行公开批评,以达到防止事态发展的目的。通情自然是达理了。受批评的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从而不存在戒心和敌意,这就为接受批评提供了最佳的心理状态。班主任的批评应给学生鼓气,而不是泄气,应讲究点语言艺术,以达到沟通双方盛情为目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情方能达理——关于班主任批评的艺术

谢 扬

有这样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比赛,看谁能把路上行人的衣服吹掉。北风越用力吹,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微拂,带着融融暖意,结果行人把大衣脱下来了。

作为一名班主任,从这则寓言里应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并且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易于使学生接受的方法,以期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常听一些班主任抱怨学生听不进自己的批评,有的班主任即使理直气壮,却也不能达到效果,为什么呢?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一经发生,都希望得到肯定的反应;即使是成年人,也大多好表扬,而不愿被批评,何况中小学生孩子气未脱,有时甚至要“哄”呢!因此,要使学生接受批评,班主任就必须分析和了解批评对象的心理特点,努力达到与学生心与心交融,情与情沟通的境地,即“通情方能达理。 ”如果感情沟通不起来,满脑子抵触情绪,道理很难接受。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通情”“达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意批评的场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俗话说:“箭伤肉体,话伤灵魂。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处处从爱护学生出发,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结合起来,注意批评场合。批评的场合与效果的关系十分明显。同样一件事情,批评的场合不同,效果也不相同。选择什么样的场合进行批评,要视所犯错误的性质与程度而定。一般说来,性质较为严重、影响较大或带普遍性的人和事,就要进行公开批评,以达到防止事态发展的目的。如果性质较轻,尽量不要在大庭广众中批评,如课堂上、集会上等。不要指名道姓,要爱护学生的自尊,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轻轻地提醒一下,或许要比大声训斥效果好得多。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

二、注意语言幽默,启发自我教育

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被人接受。 ”批评同样需要幽默。幽默可以成为批评者和受批评者之间的润滑剂。川岛当学生时,鲁迅先生批评他不该把大部分时间荒废在谈情说爱上,在送给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一书的扉页上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拥抱里”/暂时伸出一支手来/接受这干燥无味的/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先生的批评既一针见血,又语重心长。他的批评语言既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又有相声般的幽默和诙谐,令人痛而不怒,在不免发笑的轻松气氛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三、注意语言艺术,触动心灵深处

栽树栽根,教人教心。批评学生时要注意语言艺术,能触动心灵深处。班里有位同学,六门考试成绩有四门不及格,其中有一门让别人替考。我本想大发脾气,狠狠训斥他一顿,但理智告诉我,那样是收不到效果的。于是我说:“这次你四门课没考好,真出乎我意料。有人说你天资低下,我认为并非如此。恰恰相反,你反应很快,就是不肯下功夫。一次考试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动于衷,自甘落后。我相信你以后定能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下次考试中打个翻身仗,让事实证明你是好样的。 ”

这一席话中既有批评又有肯定,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勉励和殷切的期望,言辞恳切,感人肺腑。这种批评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信任他、尊重他,是真心实意为他的前途着想,怎能不激起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之情呢?通情自然是达理了。

四、将心比心,班主任与学生实行“心理位置互换”,是做好批评教育工作的关键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怎样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冲突呢?我认为,班主任与学生实行“心理位置互换”,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所发生的事。例如:可以这样想,如果我是学生,我能接受强加给我的决定吗?如果自己处在受批评学生的那种境遇和心理状态,自己又将会怎样想?如何做?只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从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这样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能使自己的批评有热情且诚恳,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受批评的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从而不存在戒心和敌意,这就为接受批评提供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总之,人的思想是复杂的,批评也应该是灵活多变的。班主任的批评应给学生鼓气,而不是泄气,应讲究点语言艺术,以达到沟通双方盛情为目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