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拒当“剪贴一代”

拒当“剪贴一代”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防止青少年成为“剪贴一代”,不仅仅是防止他们通过网络抄袭作业,提高他们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防止本该属于他们的蓬勃的灵性和创意因此而萎缩退化,防止只追求知识的速成而忽略了文化的积累沉淀。

2.拒当“剪贴一代” 张扬灵性和创意

这样一则新华社消息引人深思: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谷歌一代”(即1993年后出生的人)正在变成剪贴一代”。虽然学生们通常显示出高超的电脑能力,但他们的信息能力”,即寻找并吸收高质量信息的能力一般来说较差。他们很少花时间评估在网上找到的信息,只粗略地浏览资料的题目、内容框架,但很少深入研究。

与此相呼应的一则新闻是,据称目前英国学生网上抄袭各种论文或作业的问题较为严重,有的学生甚至连网页上的广告文字也原封不动地复制下来。这一现象并不孤立,据报道,在我国,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抄袭的现象也颇为流行,以致一些提供作业答案的网站应运而生,而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自网络的事件同样时有所闻。尤其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最近,一篇出自网络的色情文章竟然变身为“满分作文”,出现在某地出版的教辅书中,引来一片讨伐与质疑。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传统的时空距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几乎须臾不可分离。前几年,因地震损坏海底电缆导致网络一度中断,就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可以说,网络是一种惠及每一个人的技术进步。但是,任何技术都可能是双刃剑,对于技术的过度依赖,有可能异化甚至扭曲人的身心。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正如电脑在程序超载时会死机一样,人脑遭遇海量信息也可能“死机”。在网络时代,如何学会在汹涌的信息流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而不至被其淹没,如何避免因网络带来的搜索便利而导致原创力、想象力的流失,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而现实生活的种种例子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充足的乐观理由——“剪贴”并不是“谷歌一代”、“百度一代”的专利,近年来,发生在学术界、文艺界等领域的网络抄袭丑闻也时有发生,不少论文、小说被人借助“剪贴”而批量“创作”。

人当役物,不可为物所役。对于今天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来说,如何使网络成为一种有益的工具,而不是过度依赖进而被网络异化,这样的要求尤为迫切。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格局,人们在同一时间打开电视或电脑,在同一时间讨论同一个时尚话题……越是这样,我们就越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成为被媒介所复制的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外就有学者开始倡行媒介教育,以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因此,防止青少年成为“剪贴一代”,不仅仅是防止他们通过网络抄袭作业,提高他们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防止本该属于他们的蓬勃的灵性和创意因此而萎缩退化,防止只追求知识的速成而忽略了文化的积累沉淀。

心灵应该比网络更宽广,思想应该比网络更深邃。进而言之,在具有强大同化功能的网络世界面前,只有每个人依然能保持自己对信息独特的认知和研判能力,社会才会多彩而富有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