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与“活”和“点”与“拨”

“实”与“活”和“点”与“拨”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实”是点拨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活”是实现“实”的手段与途径。先求其所以“实”,再求其所以“活”,“实”中见“活”,是青年朋友从事点拨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点”与“拨”各有不同的教学起点与教学功能。教学内容视点为点拨教学确定范围。

“实”与“活”和“点”与“拨”———学习点拨教学法的两点体会

汤国来

一、点拨教学的“实”与“活”

不止一次听到青年朋友慨叹:点拨法是难的。难在何处?难在其“活”。“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在一节节动态课堂教学结构中,其“时”其“机”,变化莫测,对于这种变化中的教学情境,对于那些美妙却又可遇而不可求的随机点拨倩影,非精于此道者难免画虎不成反类犬,神韵全失。识鉴通透,目送手挥,“戛戛乎其难哉”!

这,实在是对点拨法的莫大误解。

在我看来,点拨法固然是“活”的,但它首先是“实”的。这个“实”,起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定位的实在。点拨教学的起点是吃透两头(教材和学生),摸清障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教学目标,既不定位过低,也不搞空中楼阁,而务求使学生有所得。二是教学过程的切实。就蔡澄清先生构建的课堂阅读教学点拨实施过程来看,无论是导入性点拨,还是研究、鉴赏性点拨,均在学生阅读、理解规律及教学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的层面上进行,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层次分明。三是教学讲求实效。点拨法讲求双线并进,明暗交织:一条是明线———课文阅读线;一条是暗线———能力发展线。课文阅读强调教给方法,发展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点拨———迁移性点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以上三个方面的“实”,概括起来,即表现为点拨法的鲜明针对性,表现为教师教学宏观决策上的切实、坚实。而教师遵循现代化科学化的教学思想的教学宏观决策,是点拨教学赖以实施的根本性条件之一,也是点拨教学效率观的主要依据。点拨教学的灵活性,只有纳入这一整体控制的框架,才是实在的,有意义的。

点拨教学的“活”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教学决策过程中的“活”:教材处理灵通剔透,忌死忌呆;教法选择综合为用,不拘一格。对教材,教师总是力求一点突破,带挈全篇,以收举重若轻之效。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点拨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以某几种具体的手段、技巧束缚执教者的手脚,主张兼容并蓄,综合施教,“凡是能对学生起到点拨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成为点拨法”。其平易稳健,一至于此!因而,就具体教学方法的层面上说,我的理解,点拨法就是在教学目标定位、教材处理、教学过程与步骤设计上,始终紧紧扣住点拨的宗旨,围绕点拨的需要,调动多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掘点拨的功能,以期发挥各种点拨教学手段的最佳综合效益。显然,教法上的开放灵活,为执教者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同时这也是这种教学方法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实)的一个重要体现。

点拨教学“活”的另一层含义就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它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抓住教学时机,把握机遇,巧施点拨。这是点拨教学的精髓,也是一些同志感到点拨法不易把握的重要原因所在。其实,“相机诱导,适时点拨”也并不是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举一个例子:教学《项链》,当教师问到“在获知那一挂项链居然是假的的那一刹那,玛蒂尔德应该是一番怎样的神态”时,被问学生一时语塞,继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教师抓住学生的笑,顺势一拨:“这位同学笑了———玛蒂尔德能笑得出来吗?”教师从学生表情切入,得其境,启其理,挑一角则烟云全现,一下打开了学生自由联想的空间。可见“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要求教师全身心融入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悉心捕捉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点拨时机。诸如此类的随机点拨,有经验的教师大抵都有切身体验。它是教学机智的灵动闪现,也是教学经验的融合催发,点拨法所做的工作,是将其上升到教学论的高度,从理论上对其作出系统的观照与研究,以有利于我们更自觉、更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因而,我们说,“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是并不神秘的。

综上所述,点拨教学中的“实”与“活”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实”是点拨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活”是实现“实”的手段与途径。只实不活,点拨法将失却妙曼的风姿、迷人的魅力;只活不实,点拨又将流于疏空而影响教学的效益。先求其所以“实”,再求其所以“活”,“实”中见“活”,是青年朋友从事点拨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点拨教学的“点”与“拨”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点”与“拨”各有不同的教学起点与教学功能。蔡澄清先生对“点拨”的总体教学定位是:“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而“‘点’与‘拨’有时是紧密相联,结合一体的”。这就告诉我们,“点”与“拨”既有相通共融的一面,又有独立自在的一面。只看到它们功能目标上的彼摄互融,“点”便容易为“拨”遮掩而消解其固有的特殊性。我认为,相对于“拨”操作技巧的一元化内涵,“点”兼合宏观、微观,是一个组织教学、推动学生思维的双层面多内涵的存在。

1.在教师整体控制下的课堂点拨教学中,“点”表现为教师教学视点的宏观决策。

如前所述,点拨教学所依据的根本性条件之一是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的宏观控制,而决定教学流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点拨的方向与角度的教学视点的选择,即成为整体控制中首先需要考虑的中心问题。点拨教学视点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教学目标视点,教学内容视点,教学组织视点。

教学目标视点为整篇课文的点拨教学定向。教学一篇课文,究竟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必须结合课文特点及学生的知识、能力背景作出目标定位,过个目标既是设计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效益的终点;是教学主题,也是组织教学的内在线索。教学内容视点为点拨教学确定范围。蔡澄清先生释“点”时所说的课文的“精彩点”、“重点与难点”、“容易忽视或出错的地方”,即构成点拨教学内容视点的主要指向。教学组织视点指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点拨的内容上的切入点、延展点、回应点。一“点”切入,延及其余,“点”“点”相通,蝉联而下从而构成一个完美的教学流程。教学组织视点的发现与选择是教师创造性教学思维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教师点拨技能高下巧拙的一根重要标尺。成功的课堂点拨教学,无不是在教学组织视点上精心安排,以求举重若轻,获得最佳点拨效益的。

2.作为一种具体的操作方法,“点”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朦胧晦暗的心理世界的深情呼唤(或曰“唤醒”),对学生思维关节点的轻轻叩动。

作为微观层面的具体教学方法,“点”与“拨”各有不同的教学生成起点与教学功能。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面对一堆火势不旺的柴薪,我们需要的是“拨”:拨一拨,让火苗蹿得更高,火势燃得更旺。而面对一盆混沌的豆浆,我们要做的工作便是“点”了:点进几粒石膏,让豆浆尽快凝成明白的豆脑。面对阅读理解上的某一个问题,学生茫茫然一时不知从何想起,或浅层理解散漫作答,这便需要教师“点一点”:点一个角度,指一道航线。角度既明,航线既定,学生仍处于困顿、焦虑状态,这便需要教师拨一拨了:或搭桥引路,或抽换比较,或逆转爆破,或举隅推导……因而,在点拨教学中,“点”的教学功能主要表现为整合思维,辨识方向;“拨”则表现为变通思考,激活思路。“点”需要执教者的机敏:敏锐把握学生思维起点与认知终点之间的暌隔;“拨”需要执教者的机智:巧妙运用媒介,以相关背景材料接通学生思维起点与认知终点之间的堵塞。

举一个例子。蔡澄清先生执教《祝福》,曾引导学生探讨祥林嫂的死因。蔡老师首先问学生:“你知道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吗?”课文对祥林嫂的死因并无明白的交代,学生阅读作品相关情节后开始作出种种推测:“鲁四老爷逼死的!”“冻死的!”“气死的!”“自杀身亡”……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回答,蔡老师并未急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而是把学生的思考引导到小说关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上来:“你知道祥林嫂死前的样子吗?”这一问,正是给学生指明了研究问题的思路,点角度,指航向,其教学功能主要表现为“点”。学生研读过课文关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后,终于试探着回答:祥林嫂是老死的。于是,教师抓住“老死”不放,以人物年龄与外在形貌的反差设置认知矛盾:“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在这里,教师借助话语重复给学生以暗示,以提醒,它告诉学生:问题的全部关键在于怎样理解祥林嫂的老死。点关键,点要害,这一反复置问依然表现为教学方法上的“点”。当然,就学生的生活阅历而言,祥林嫂过早“老”死的现象离他们太远了,两次“点”,尚不足以将学生从焦虑性的思索中唤醒。这样,教师轻轻一拨:“中国有句俗话,叫富家出少年。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么?”一语既出,满堂生辉,教室里顿时热烈起来。接下去,教师引导学生就祥林嫂自然老死的社会意义展开讨论,教学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上一教例,围绕祥林嫂的死因,教师两“点”一“拨”:先点明思路,再点出关键,最后巧作拨示。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拨”固然见出执教者的睿智,“点”则更能显出执教者的匠心:没有第一次“点”,教学主题便将被学生纠缠不清的泛泛“死因”的讨论所淹没;没有第二次“点”,学生便难以进入真正有效的积极思维的愤、悱境界,教师的“拨”也将因学生学习心态的相对平静而失却其巨大的引爆力。可见,在点拨教学中,点与拨尽管都是求得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有效逾越,但二者切入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点”指向内,求其所以入;“拨”指向外,求其所以出。“点”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摆脱思维误区,有效进入思维情境;“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超越思维滞碍,迅速走出思维迷谷。在点拨教学中,更积极的手段应该是“点”而不是“拨”。从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要求看,对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教室宜点不易拨:点出关节,点出关键,让学生自行研索,自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即使是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也不能以频繁的拨来代替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思考。那种不问问题的难易度,热衷于教师炫奇露智的“拨”的做法,虽然有“看头”,但它消解了学生主动探求的效益,实际上是“灌”的一种变体,因而是并不值得盲目效法的。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6期。作者系安徽省南陵中学特级语文教师,现任南陵中学教导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