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设计可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具备一定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学习要点:

1.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和意义。

2.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特点与基本程序。

3.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幼儿园教育活动包含着诸多有益的教育因素,当教师决定组织一节教育活动时,必须首先经历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进而形成一个可行的教育活动方案,这就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过程。可以说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凝结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体现了教师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设计出好的教育活动方案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学效果,这应成为每一位幼儿园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追求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

一、“设计”的涵义

“设计”一词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一般来说,是指在创造某个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或者解决问题之前所进行的探究式系统计划过程,是一个分析与综合的深思熟虑的精心规划过程。其重点意义在于规划和组织,在于对计划对象所进行的安排和考虑,在于对相关因素和可能影响的条件进行恰当的控制。[1]

设计者在进行任何一项设计活动之前,首先要对设计对象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统筹,当形成一定的概括印象时,就要进一步地细致规划。要寻找可能影响设计对象的各种因素,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判断其可能产生的实际效用,进而吸收有利因素,剔除不利因素。接下来,设计者要思考整个设计对象的实施程序,即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步骤完成设计对象,这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关键因素,需要设计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一工作,通常设计者会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反复修订实施程序,并最终形成相对完善的实施程序。这时,设计工作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系统安排所需的各种资源,合理调整设计对象,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形成设计对象的可行性“蓝图”,等待实施。总之,设计工作体现了设计者个人的思考精髓,反映了设计者的学识和技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为了支持幼儿更有效地学习而对教育活动进行的规划和组织,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一种预先筹划,是对一系列外部事件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过程,其目的是创设一个更有效的活动系统,优化教育活动过程,达成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以教和学的科学理论为基础,教师根据相关科学原理来计划将要开展的“工作”,是其对教学组织行为的预先筹划,是对一系列外部事件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和支持幼儿的学习。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一定的学习经历,安排恰当的学习过程,统筹学习资源,分析幼儿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形成能够满足幼儿需要的互动式系统。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设计,对即将开展的教育活动作出规划和构想,为幼儿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引发幼儿探索式学习,科学合理的指导幼儿的学习过程,并对幼儿的行为作出预测和评估。这一系列工作都属于教育活动设计的范畴,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筹划,最终以活动方案的形式展现,为具体实施教育活动做好准备。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意义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有助于教师调整教育行为,优化教学过程

通过教育活动设计,可以引发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思考,更好地促进教师根据具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情境、幼儿发展特点和学习经验以及教师自身素质和条件来考虑和选择适合的行为策略,以支持和鼓励幼儿的学习。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过程中,要对教育内容作出正确的选择,根据幼儿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才是恰当的。有的教师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作出选择,或把教育的重点放在所要教给幼儿的知识和技能上,这样往往造成单纯讲授、强化式的学习过程;而有的教师则更注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需要和特点,关注的是如何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运用互动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和健康成长。事实上,不同的行为策略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背后隐含着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设计者的教育观念。在现代教育观念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推动下,注重幼儿自主性学习的观念正逐渐得到张扬,对于幼儿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育行为的问题,是教育活动设计者应认真思考和对待的。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设计可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尽管只要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幼儿也能够以其自己的方式成长起来,然而没有经过系统设计和规划的活动即使可以促进幼儿获得某些发展,也不能保证幼儿获得现在和未来社会中所必须和有益的经验与能力。因此,进行教育活动设计的最基本意义就在于确保幼儿能最大限度获得教育的益处,享受活动的乐趣,确保每位幼儿都有相同的机会发挥他们的潜能,既着眼于幼儿的当前发展,也关注幼儿的长远发展。[2]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教育活动不仅关注教学过程,同时也重视教学效果。教育活动设计是在全面了解幼儿学习特点的前提下,在设计者掌握了幼儿学习理论、幼儿发展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学习发生的各种可能性的条件下展开的一种系统方法。它包括一系列过程,即分析学习者的需要、特性;确定教育活动设计的目的、顺序;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期望达到的一般目标;设计安排达成目标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选择配合学习活动的各种资源;准备对学习结果的评估指标;确定如何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前的准备、学习中的调整等。这一系列过程使教育活动设计成为一个优化的、有组织的、科学合理的活动过程,为实现最终的活动效果提供了保证。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不断积累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对活动设计的认识深度,丰富关于活动设计的各种技能,这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在活动设计理念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之前,幼儿园教师只是对照教学资源“上课”,缺乏自身对活动过程的思考和规划,可以说对活动设计这一概念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普及,广大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从传统的“灌输说教”变得更富有技术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具备一定的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在日积月累的活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幼儿园教师教育活动设计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也随之提升。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与特点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进行,要科学合理而不能盲目推进。

(一)主体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必须遵循和体现以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以及活动形式的安排方面注重激发幼儿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幼儿创设具有趣味性、探索性、自由宽松的环境与材料,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相应的经验,并在幼儿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善于发挥自己在活动设计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以及对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融入到幼儿的活动之中,努力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活动氛围,在满足幼儿需要和意愿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的自主性。教师绝不能替代幼儿的自主活动,也不能总是充当“权威”的角色,要以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幼儿进行交流,利用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与幼儿积极互动。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应按照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幼儿活动的规律与特点,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育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确保活动方案的完善性与合理性。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一项融入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方法论等多门学科的技术性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思考,随意操作的过程,因此按照科学性原则来设计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在设计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知识与经验方面的积累,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目标;选择符合幼儿兴趣与需要的活动内容;制定条理清晰、流程清楚、环节恰当的活动过程;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全面的活动评价体系,完成整个活动设计的工作。要避免过于随意的活动设计观念,避免盲目跟风、不切实际的活动设计思潮,始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活动设计工作,用科学的尺度来衡量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确保所设计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高质量。

(三)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活动设计中将各个不同领域的内容、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加以有机融合,将其作为一个互相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来对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活动内容的相互渗透与整合;二是活动形式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来构建活动,活动内容涉及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各个方面,因此,将不同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整合,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幼儿的参与和学习。此外,在同一个教育活动设计方案中,将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加以渗透组合,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正式的教育活动与个别选择性活动中充分体验、操作、表现、游戏、创造等,能够使其更好地获得活动经验和学习经验。

(四)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正确判断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通过设计安排合理的教育活动,促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基础上获得更为全面和谐的发展。首先,教育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应当适应幼儿的发展水平,切不可过低或过高;其次,应以幼儿的身心发展成熟度及可接受水平为基础,遵循幼儿的内部发展程序,既考虑幼儿的现实需要、水平和能力,也要考虑幼儿长远的发展需要和价值;再者,应始终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无论是在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以及方法的运用等各个层面都要以如何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作为依据和准则,使设计出的每个教育活动都能够为幼儿的发展而服务。

(五)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是指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虽然是一种计划性、预设性较强的工作,但也应当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探究幼儿的需要,给教育活动设计一定的自由度和弹性,确保活动设计的开放性过程。这种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活动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方式、教育情境的变化而制定灵活、开放的活动目标,而不是一成不变;其次,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给幼儿留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幼儿有自己的要求、自己的主张和自己的选择,确保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第三,活动形式应当灵活多样,在设计活动时,不要总是一种模式,一个套路,要灵活运用各种有趣的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集体的、小组的、个别的、园内的、园外的,各种活动都应纳入到活动设计的范围中;最后,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性,不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活动效果,应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增强各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效用,以真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特点

(一)技术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是一种诱发产生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技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承担的工作涉及一定的设计技术,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包括对教育目标的设计技术、教育活动指导策略的设计技术、对教育活动评价的设计技术、教育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等。这种技术性,既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也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二)广泛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涉及大量的工作,从最初的构思、规划活动步骤、调整活动内容、安排活动方式、制定活动策略到整个活动的实施都包含了一系列广泛的活动,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统筹考虑,进行综合而整体地把握,一旦某些因素考虑不周时,便会影响整个活动方案的完成。因此,教育活动设计既包含对学习和教学的监测和维持活动,又包含对教育方法的选择、理解、改进、运用以及根据教育规律、幼儿特点对教育活动环境、材料加以设计等。所以,教育活动设计过程是与诸多方面的发展活动密不可分的,是一个彼此联系的系统过程,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三)创造性

由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反映了教师对教育活动的理解和把握,因而,活动设计的过程较多地体现了设计者个人的主动构思、设想和规划,反映出设计者对幼儿发展、教育价值、教学理念、学习原理和教学规律的诠释。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兼具创造性、学科性、决策性的研究活动。这也反映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过程并不存在着一个标准的、统一的、可参照的、可选择的模式和流程,它应该是设计者富有创造性的“个人产品”。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认知理论更强调学习者内部的因素,认为学习是一种组织作用,是对环境的认知、顿悟和理解,是知觉的再构造和认知结构的变化,因而,其关注和探讨研究的是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活动。

皮亚杰创造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认为随着儿童个体的逐渐发育,儿童的思维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相继出现,有着质的差异,它揭示了儿童发展的规律。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仅建立在儿童生理年龄基础上,而且还建立在儿童自身主动活动的基础上,即儿童通过与世界的积极互动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从而主动地尝试了解外部世界的意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即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鼓励儿童去思考、去推理和解决问题。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反映教学与发展内部联系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在“学生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水平”和“通过成人或者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最近发展区”内表达的技能和水平是动态变化着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不仅要看到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还要看到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要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应该正确地组织情境,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应该重视教学对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教师应扮演好“促进者”“帮助者”的角色,指导、鼓励、帮助儿童,促进儿童自主发展。[3]

二、行为主义理论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等人创立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控制和设计环境来塑造儿童的行为,通过环境的强化等条件提高特定行为出现的频率,认为人的心理研究应当集中于可观察的行为。这一理论应用于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开发一种教育活动程序系统以准确分析学习者的行为表现,确定要达到的行为目标,设计教育活动以达到预先确定的具体学习结果。其中,行为分析的目的是确认学习者成功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获得的一系列细小的、循序渐进的技能;而教育活动设计则指向于获得这些技能的具体目标,使这些技能的获得序列化,进而使学习者最有效地达到预先规定的学习结果。这种理论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最突出的影响是把可观察的行为作为教育活动的基础,提出可观察行为动词来界定教育活动目标并依此展开教育活动。[4]

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比较注重对活动组织形式的思考,设计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发展儿童未来的能力和倾向,重视对学习环境的设计,注重为获得学习成果而进行的适当强化。在目标导向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中,从促进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出发,依靠练习、增加训练往往成为教师促进儿童获得信息和巩固信息的主要教育活动策略和手段。

三、一般系统论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所谓系统是指为达到共同的目的,由相互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任何系统一般包括五个要素:人、物、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及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是一个由教师、幼儿、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环境因素组成的系统,是一个各构成因素、流程和信息控制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一般系统理论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师能够自觉运用系统的方法来考虑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各个因素,并加以有效地修改和调整。还能够为教师在制订活动设计方案时提供一种系统工具,如活动设计的流程图,它可以帮助教师更简明、形象地理解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使活动设计变得有序、有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这个特定的系统内,它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统组织结构,如不同领域的教育活动、不同组织形式的教育活动,它们都是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只有清楚地了解活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不同子系统的作用过程和相互关联,才能从系统整体出发,以幼儿发展和活动环境的分析,制定教育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并有效地运用系统反馈对教育活动进行调整修正,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活动系统的组织化、结构化和整体化。

第四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组成要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与资源的利用;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设计。这五方面因素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每方面因素在教育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产生的影响,细致规划、认真把握每个构成要素,使其有机结合,构成幼儿园教育活动整体,并发挥其整合效用。

第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设计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首要因素。教育活动目标是指幼儿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原有发展水平、幼儿园总体教育要求、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来设计出科学合理、易于实施、便于操作的教育活动目标。

第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是指具体的教育内容如何选择与安排的问题,这往往会具体到一节正规性的教学活动。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教师要从整体教育内容的安排程序出发,考虑先后内容之间的衔接关系,考虑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影响,凝练出一个个具体的教育活动内容,并将其进行适当安排。

第三,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与资源的利用也是设计教育活动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各种教育资源的运用,如活动空间、教具、玩具、人力、信息要素、各种其他材料等,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并合理利用,能够促进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第四,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设计,是指教师对如何展开教育活动内容而进行的安排与规划,这一过程往往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与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体现了教师对教育过程如何来进行所做的思考。

第五,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设计,是指设计出一定的指标或按照相关准则对幼儿园教育活动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这一过程也可理解为是一个收集教育活动相关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或评价者的立场、观点对活动过程诸要素及活动效果作出衡量、判定或赋予其价值意义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不是随随便便进行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是:制定活动目标→选择与安排活动内容→统筹环境与资源→策划活动过程→设计活动评价。

(一)制定活动目标

1.目标的层次结构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包括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

总目标是对幼儿园教育的总体要求,从宏观的角度概括地阐述了幼儿园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保证了幼儿园教育的正确方向。《纲要》中对各领域教育目标提出了总体要求。

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把总目标的要求落实到不同年龄阶段,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通过教育引导所要达到的要求进行阐述。一般按照小、中、大三个班级划分,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较低要求到较高要求进行较为具体的表述。

单元目标既可指时间单元目标,也可指内容单元目标。以时间划分单元,如学年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月教育目标。以主题、中心划分单元,就是在实施某项教育内容时制定的目标。两者都是把年龄阶段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单元之中,是对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化。

教育活动目标是最具体的目标,是教师组织每节教育活动时所制定的目标,操作性较强,通过每一次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来实现。例如,大班语言教育活动“如果我能飞”的目标为:“学习用‘如果我能飞’的句式,说出完整的话;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想象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育活动目标是其他三级目标的具体落实,一般由幼儿园任课教师来制定。

2.制定目标的依据

制定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要以社会的要求、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科本身的特点为依据来制定。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依据社会的客观要求来制定教育目标,这样才能使幼儿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立足于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教育目标的制定还必须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特点及各个阶段幼儿发展的需求,按照幼儿成长的客观进程来进行教育。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立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目标。各领域的教育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具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方面既有一般性也具有本领域的特殊性。要按照不同领域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考虑活动本身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能真正体现各领域及各种教育活动特色的目标,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3.目标的表述

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往往以幼儿行为的变化作为表述的基本要求,在描述幼儿所要达到的行为要求时,往往用一些动词加以描述,如“说出”“复述”排列”“知道”“理解”“掌握”等。行为目标列出的是一系列可以观察或测量的幼儿学习变化的结果,有助于教师观察和做出判断。在表述目标时要做到以下要求:

(1)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从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来看,各层次的目标由低到高越来越概括、抽象,而作为最具体、最低层次的教育活动目标,其特点就是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指导、调控教师的教学过程。例如,“可爱的小兔”活动的目标是:能描述出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能有感情的诵读儿歌《小白兔》;愿意轻摸兔子,给兔子喂食物,喜欢小兔子。

(2)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教育活动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在表述活动目标时,既可以从“教师的教”这一角度出发确定活动目标,表述教师期望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的学习结果;也可以幼儿的学为出发点,指出幼儿在学习以后应该知道的和能够做到的表现。一般常用“教育”“帮助”“激发”“要求”等词语表述教师的教,用“学会”“喜欢”“说出”“创编”等词语表述幼儿的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表述活动目标,都应注意出发点要一致,即有统一的表述角度。

(3)目标的内容应从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动作技能几方面考虑。目标表述应全面考虑幼儿的综合发展,应挖掘一个教育活动的多种教育价值,体现活动功能的综合性。在具体表述时,每一方面尽量分别阐述,避免交叉重复,但应突出重点,不必面面俱到。例如:大班语言活动《我的周末计划》制定的目标是:第一,学习用简单的符号、标志表征我的周末活动计划;第二,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把自己的设想、意愿表达出来与同伴分享,在分析讨论中提高制订计划的能力;第三,感受自己制订计划规划活动的乐趣。

(二)选择与安排活动内容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兼顾社会发展、幼儿园工作及幼儿、家长等各方面的需要,以保证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当性。

1.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范围

《纲要》提出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把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并强调按照各方面的内容对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如前所述,各领域教育活动内容概括如下(详细内容参见第一章第二节)。

健康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动作发展、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良好情绪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自我保护能力和自理能力等。

语言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说普通话、语言交往能力、早期阅读、日常生活中渗透语言教育、学习文学作品等。

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环境、认识常见物品和材料及身体器官、认识常见的科学现象、探索发现、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

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认识周围环境、认识不同职业的人、培养良好的个性等。

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绘画、美术欣赏、手工、唱歌、韵律、舞蹈、音乐游戏、打击乐器演奏、音乐欣赏、认识五线谱等。

2.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第二,引发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第三,反映时代发展特征,有利于幼儿的后续学习和长远发展;第四,对应和覆盖教育活动目标的要求;第五,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第六,考虑季节、节日以及周边环境资源等因素。

(三)统筹环境与资源

任何一个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环境的支持与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这是教育活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恰当地安排环境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对教育活动的顺利组织与开展,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环境与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创设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活动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结合多种形式,包括平面的、立体的、半立体的、观赏性的、操作性的、展览性的、记录性的等等。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室内外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相结合来进行环境创设。

2.创设与活动主题相符合的活动环境

教师应根据活动主题来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活动环境。尤其在主题活动中,环境应为主题服务,应根据主题的特点以及幼儿的认知经验,创设出有利于主题活动开展的环境,使幼儿能与环境进行充分的互动。

3.创设富有教育性、创意性的活动环境

环境创设在重视审美性的同时,应注重教育性和创意性,应使环境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对幼儿来说,环境的创意性往往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开动脑筋,创设富有创意的、新奇巧妙的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的需要。

(四)策划活动过程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技巧和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诠释。活动过程一般包括导入部分、基本部分以及结束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由不同环节组成,由教师提问引导环节、幼儿回答参与环节、教师示范演示环节、幼儿练习操作环节、教师巡回指导环节、幼儿探究学习环节、教师总结评价环节、幼儿巩固复习环节、师幼互动游戏环节等各个环节共同构成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活动过程的策划是整个活动设计的关键步骤,策划活动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尊重幼儿人格和合法权利的原则。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规范自身言行,创设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在教育过程的任何环节中都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观点和意见。

第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活动过程应有利于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态度、动作和技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第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考虑全体幼儿的整体发展,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二者不可分割。

第四,教育活动的活动性原则。活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没有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为幼儿提供多种感性的实践和游戏活动,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充分获得发展。[5]

(五)设计活动评价

设计活动评价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教育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形式与手段、环境与材料以及活动效果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有利于对涉及教育活动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设计活动评价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在教育活动评价设计过程中,要本着尊重评价对象的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体现激励、发展与正面肯定为主的精神,帮助教师或幼儿发现、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使教师通过评价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反思,加强对教育活动的调整和再探究。因此,所设计的活动评价应有利于建立起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平等关系,使教育活动评价更好地体现出客观性、公正性。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标准或评价手段应体现出科学性的特点,不能只凭评价者的主观经验或直观感觉来评定和判断教学质量或幼儿发展与水平,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手段和工具来展开评价。

3.全面性原则

在设计活动评价时,要全面考虑影响活动开展的各种因素,全面纳入评价体系,避免片面化的评价倾向,应完善评价功能,从评价形式、评价手段、评价对象、参与评价人员等方面统筹考虑。

思考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涵义与意义。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4.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程序。

【注释】

[1]王晖晖,宋洁.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2]黄瑾.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3]朱家雄,高敬.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7.

[4]王晖晖,宋洁.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

[5]倪敏.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