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德育”也称作狭义的德育,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理解的。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小学德育纲要》中的“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等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就是政治教育的范畴。那种脱离德育的智育,毫无疑问是不具有教育性的。

第一节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德育是什么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取言传、身教等方式,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和心理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

德育有“小德育”与“大德育”之分。“小德育”也称作狭义的德育,狭义的德育即道德教育,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理解的。我国的德育是大德育,也称作广义的德育。“大德育”认为,德育除了道德教育之外,还包含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如原国家教委1995年在《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法制教育也是德育所重视的,如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分别为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小学德育同样包含了法制教育的范畴,如《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所以,严格来说,我国的德育其外延应该包含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换言之,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事之间的关系的教育。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要把道德规范内化到学生的内心,变成人格的一部分。这些规范以德目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同情、无私、正义、诚实、宽容、尊重、关爱、公道等。《小学德育纲要》中的“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等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学德育大纲》在列举德育内容时直接列出了“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就是试图通过某一类思想去武装和占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站在如此这般的立场去“思”、去“想”。其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国就是要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就是代表。让学生思问题、想问题时能够用这些观点去指导。如《小学德育纲要》中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常见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这无疑是思想教育的内容。《中学德育大纲》中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等内容就属于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主要是对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国际关系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让学生能够认识和认同某种政治机构和政党理念。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就是政治教育的范畴。《小学德育纲要》中的“热爱祖国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等就是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学德育大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等内容就属于政治教育。

法制教育是指在一个法治的国家里,对一个公民进行应该具备的民主与法制观念和法律规范的教育,使公民具有依法行使民主权力、履行义务、依法管理各项工作的素质。如《小学德育纲要》中的“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要求知道国家有法律,初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学习和遵守《交通管理规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规中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规定。《中学德育大纲》中的“遵纪守法教育”等内容就属于法制教育。

心理教育则指通过咨询和教育,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异常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学生的心理调节,发展其心理效能的教育。《中学德育大纲》中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就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

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中小学德育的范畴包含了以上几个大的方面,但是小学德育与中学德育在重点上还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小学德育与其他阶段的德育相比具有基础性和奠基性的特点。由此,小学德育还是应该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基础性品格为主要目标。所谓基础性品格也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所以,小学德育要以道德教育为主,兼顾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小学德育纲要》在规定小学德育内容时,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指出要“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中学德育则应该几个方面都有所兼顾。

二、德育的意义

(一)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教育法》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精辟概述。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教育目的要求培养人才的素质包含了德、智、体三方面。我们说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首先,从浅层次来看,学校教育中缺乏德育,教育目的就会陷于片面。因为我国的教育目的明确指出了要德、智、体三育并重。所以,通过实施德育从而能够使我国的教育目的得到全面的贯彻;其次,从深层次来看,在三育中,德育是处于最高目的,对各育起着统率作用,其他各育不能脱离德育而存在。那么,为什么要把德育置于教育的最高目的呢?德育被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的道德性质,即教育必然包含了道德的目的,没有道德目的,就无所谓“教育”。《说文解字》把教育解析为:“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是一个中性词,可褒可贬。“育”很明显是一个褒义词。而“教”与“育”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暗含着使人为善”的褒义词。换言之,教育由于有“育”做限定,所以,它是一种包含了道德目的的行为。所以,智育与体育之所以称得上是“教育”,是因为在实施智育和体育中必然包含了德育。那种脱离德育的智育,毫无疑问是不具有教育性的。体育一旦抽调了完善人的精神与心灵这一根本的目的,也就异化成了一种身体训练了。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说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与统率。只有实施了德育,教育目的才有可能得到全面的实现。

(二)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础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听话的“奴隶”,而是高素质的政治公民。这些高素质的政治公民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拥有较强的民主素养,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高素质的现代政治公民呢?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公民意识是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校德育可以直接向学生传播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养。其次,通过学校德育,可以形成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如通过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民主参与管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公民观念、形塑公民意识。

(三)德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德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德育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个体的品德是一个结构系统。目前,有学者把品德的结构分成三个维度,即品德内容、品德形式、品德能力。品德内容是指个体意识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体系(包括道德规范基本观念、规范原则、行为模式等);品德形式是指个体道德认识、情感、信念、理想等方面;品德能力是指道德判断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道德意应能力、道德践行策略等。德育能够推动学生的品德发展,其表现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容、形式与能力的发展。其次,能够激发与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德育与个体的智能发展之间看似无关,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比如对于个体为何发展智能,将智能发展到何种水平,在何种条件下为了何种目的发展智能,却是受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信念、信仰体系的支配和控制的。个体越是崇尚真善美,就越具有探索、创新精神,个体的智能发展水平就越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