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方法

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方法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郭教授带领的上海学科教学专家团队,山东省内的课堂教学研究专家,省、市、区各学科教研员走进了德润课堂。学校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教师发展平台,培养研究性教师团队。在教研组层面,坚持“骨干先行,辐射带动”的原则,实现教师团队的发展。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多元、立体化的培训,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成果,并积极搭建了推广成果的平台。

第二节 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方法

个体教师受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等的局限,对教育实践的理解也有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各种能力的获得,教学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专家以及教师群体的帮助和指导。

一、专家引领,诊断指导

学校在2010年建校之初,在华东师范大学郭景扬教授指导下,通过与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合作开展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研究,从学校管理科学化入手,以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核心,申报了山东省“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的研究”,并在十个教研组中进行实验,形成了由教育研究专家、教师协作群体和教师个人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郭教授带领的上海学科教学专家团队,山东省内的课堂教学研究专家,省、市、区各学科教研员走进了德润课堂。专家们以专业的听评课方式,为学校10个教研组中的100多名教师的课堂把脉诊断,并对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跟进指导。

二、理论前导,实践跟进

学校建校第一年共有42名教师,来自14所区内外不同的学校,和7所高校。青年教师基本素质高,学习能力强,但是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老教师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主动性强,但是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思想不统一。学校从读书学习和专家培训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统一教学思想的同时指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付诸实施。

1.读书学习

学校每年都为教师购置大量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图书馆每个星期都会向全体教师公布最新的阅读推荐信息,供大家有选择地阅读。每学期召开两次读书汇报会,教师共同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收获。

2.专家培训

学校聘请各级专家为教师进行理论指导,欧晓霞、曲振国、崔秀梅等大批教育教学专家多次来学校,为教师开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国际化视野、教学方法策略等多方面的培训。这一系列的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视野,激发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更加审慎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郭景扬教授为全校教师做了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构建学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学术思想和操作方法培训。

3.实践跟进

全校10个教研组在课题引领下,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在郭教授的指导下,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九年一贯制各学科知识树、学科教学内容简表、学科公共教学资源库、中考蓝图、中考题库等的建设工作。这种参与式培训,以教师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学习了理论知识,熔炼了团队、统一了教学思想,形成了团队合作的研究模式。

三、整体规划,分层递进

学校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教师发展平台,培养研究性教师团队。科研处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了德润国际学校教师培训方案,对教师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启动青蓝工程,为每一位青年教师聘请专业成长导师,带动青年教师成长。反复研究并在教代会上通过了教师专业成长梯级评价方案,即“德润教坛新秀——德润教学能手——德润骨干教师——德润个性教师——德润首席教师”五级评价和管理办法,实现培训与评价相结合,进一步有效调动了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每位教师都制定了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教师发现问题,以研究的态度解决问题,推动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也形成了学校研究育人的办学特色。

在教研组层面,坚持“骨干先行,辐射带动”的原则,实现教师团队的发展。首先培养教研组长成为学科教学的带头人,成为本学科教学研究专家。在专家的引领下,教研组长从高位入手,理解自己的学科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教和学?也就是对学科的本质、学科教学价值、学科教学方法(简称学科本质论、教育价值论、教学方法论为“三论”)有深刻的认识;中观层面,研究“三论”在学科课程标准中如何体现?在教材中如何贯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提升了教研组长的课程理解力和课程执行力;微观层面,研究学科教学评价,不同学科的各种评价方式、学科考试中各种基本题型、各种题型的测试功能、解题思路与技巧等方面。在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把握学科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有针对性地解题练习作为思维培养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这一系列措施转变了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局部和细节上的状态,真正提升了教研组长的学科素养、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教研组长在学科内发挥着带头人的作用,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中,教研组长把专家引领下的研究成果与组内老师分享,听取大家共同讨论中形成的意见建议,反复修改补充,在形成教研组特色的教学理论的同时,带动整个教研组的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每一个寒假和暑假,教师都在编制或修订自己任教年级的公共教学资源库。使全体任课教师在每个学期教学之初,就对该段教材的知识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与不同学段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对公共教学资源库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避免了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

这个课题引领所有一线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可以说是集合了全校教师的智慧和心血,已经成为学校整合各种资源开展教师培训,进行教学研究、合作集体备课的总抓手,真正实现了教研、科研、师训三位一体,让所有教师深受裨益。学校初中英语组的崔晓,初中数学组的孙雪静,初中综理组的孙晓燕,小学英语组的王苏杰四位教师已经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被奎文区教育局认定为区内首批“个性化教师”。其他组的教研组长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不断崭露头角,获得各级专家的好评。目前获“德润教坛新秀”称号的教师有15人,获“德润教学能手”称号的教师有55人,获“德润骨干教师”称号的教师有10人,获“德润个性教师”称号的教师有4人。

四、筑宽平台,强化团队

建校伊始,在省、市、区级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经过反复论证,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厚德载物,为每位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为每个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多元、立体化的培训,鼓励教师及时总结成果,并积极搭建了推广成果的平台。

1.开展多元立体培训,促进教师快速全面发展

以“把专家请进来、让教师走出去、鼓励校内自学”等形式为教师们提供适合的培训。建校三年来,走进德润校园的省级以上专家有三十余人次,市区级专家教研员等有百余人次,他们以专场报告、专业听评课等形式,实现了整体培训和学科指导的有机融合。学校和上海第三女子中学、上海静安外国语小学缔结姊妹校,分别派出六批三十余人次赴姊妹校参加为期一周的“影子教师”培训。学校为了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先后派出七批二十余人次赴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北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游学培训。“学习、反思、交流”是校本培训的一种重要模式,凡是外出考察学习的老师,学习结束之后都要形成考察报告,并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汇报交流,分享外出学习的收获,实现外出学习效益最大化。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学校为青年教师量身打造了新入职教师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区级新教师培训,青年教师“上岗课”、“提高课”、“展示课”等多种活动。同时为了加强青年教师交流,成立了青年教师联合会,这是青年教师自己的组织,根据青年教师意愿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沙龙、基本功培训、骨干教师经验交流等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搭建了平台。

2.及时总结,推广成果

每年6月,学校召开教科研年会。年会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教研组总结汇报。全校所有的教研组对一年来教研组的工作和发展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也是为教研组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2)各级各类课题进行汇报。全校所有的课题组总结一年来开展的研究工作,展示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培训。(3)学校课程展示,学校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学生的需要,开发了一系列学校课程,在年会上,各课程开发小组利用各种形式展示课程开发进展,同时也是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课程开发培训。

3.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

全员参与每年暑假的全省远程研修;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全省骨干教师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省、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为了能将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最大程度的共享,学校还开设了网上互动交流平台,从教研组长开始鼓励教师自己选择主题开讲,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做法发表在学校网站上,教师及时学习、回帖讨论,互相启迪开展起真正意义上的“校本培训”。

(执笔人:孙晓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