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致不准确的因素

导致不准确的因素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意虚构或捏造新闻是导致新闻不准确的最恶劣手段。经有关部门查实,这是该电视台临时人员訾某导演的虚假新闻。訾某因犯损害商品名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科威特少女的国会作证出现在当日的全国广播电视网的晚间新闻中,包括总统在内的数百万美国观众义愤填膺。不顾准确性抢时效是准确性的最大敌人。随意转载、疏于核实是造成新闻报道不准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导致不准确的因素

1.记者方面因素

(1)故意造假

故意虚构或捏造新闻是导致新闻不准确的最恶劣手段。近几年来,西方传媒界的影响最为恶劣的造假事件当属《今日美国报》知名记者杰克·凯利(Jack Kelley)造假事件。《今日美国》调查组复审了凯利在1993—2003年期间所写的720篇稿件发现,凯利至少有8篇报道部分内容是自己编造的。其中最为恶劣的造假行为发生在2000年,当时,凯利用小型摄像机拍摄了一名古巴裔酒店员工的照片,并根据照片编造了一名妇女在乘船逃离古巴过程中丧生的报道。事实上,这名妇女既没有乘船,也没有死亡

此外,在《纽约时报》记者杰森·布莱尔造假丑闻曝光后,《芝加哥论坛报》、《梅肯电讯报》等十几家美国报纸也都陆续揭露了类似造假事件。这说明,故意造假在美国乃至西方传媒界并非个别的现象。

国内传媒界故意造假的现象也屡禁不止。下面是几个典型的案例。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一则题为《纸做的包子》的报道,报道称,街边出售的包子,竟然用纸壳来做肉馅。经有关部门查实,这是该电视台临时人员訾某导演的虚假新闻。訾某先后两次以为工地民工购买早点为名,要求做早点生意的外地来京人员卫某等4人为其制作包子。訾某自带了从市场购买的肉馅、面粉和纸箱,并授意卫某等人将纸箱经水浸泡后掺入肉馅,制成包子。訾某用其自带的家用DV机拍摄了制作的过程,随后将其编辑,用欺骗手段获得播出。该报道在国内外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北京电视台也深刻向社会道歉。訾某因犯损害商品名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訾某的造假手段可称登峰造极。事实上,在真相被查出来的前一天,就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对废纸箱做包子馅新闻的真实性表示严重怀疑,怀疑这则新闻是记者自我造假排演的“假新闻”,而且分析得有理有据,为何作为电视台的专业人士居然看不出其中的猫腻?

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捏造新闻就成为一些“特约记者”的重要报道手段。实际上,世界杯期间在德国的中国记者多达数百人,而多数记者根本没有真正的采访权,为了应付发稿压力,编造虚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比如,有些没有采访证的“本报特约记者”却不断写出采访世界足球明星大腕和高级官员的重头新闻,比如罗格、布拉特、马拉多纳等,其中的蹊跷不言自明。

此外,在《新闻记者》这几年评出的“十大假新闻”中,有不少是故意造假的产物。例如“法国导演起诉《吉祥三宝》抄袭”、“180万买辆宝马砸着玩”等。故意制造假新闻在国内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圈表现得尤为恶劣。

(2)疏忽大意

新闻失之准确,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记者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比如写错人名、搞错数字、配错图片等。比如,2005年中国内地和香港两家报纸报道了“秦始皇兵马俑侵蚀严重 专家担忧百年后变煤坑”的新闻,新闻中将采访的专家——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军骥误称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曹峻吉。记者不仅搞错了该专家的名字,还搞错了专家所在的单位和职称。同年6月18日,南昌某报在刊发“深圳罗湖区女公安局长受贿被判15年”的新闻时,居然配发河南登封前公安局局长任长霞的照片,足见该报编辑疏忽大意到什么程度。

(3)偏听偏信

就是听信一面之词,不加质疑,全盘接受。1990年10月10日,一名自称娜伊拉的科威特少女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人权小组会上声泪俱下地讲述她在科威特一家医院做义工时看到的伊拉克军队制造的暴行:

……伊拉克士兵持枪进入医院,然后走进一间屋子。那里有15个婴儿在育婴箱中。他们把婴儿拿出育婴箱,然后拿走了育婴箱,把婴儿留在冰冷的地上死去[4]

科威特少女的国会作证出现在当日的全国广播电视网的晚间新闻中,包括总统在内的数百万美国观众义愤填膺。事后证明,娜伊拉是科威特驻美国大使的女儿,并非科威特医院的义工。整个“育婴箱惨案”是由一家公关公司受雇策划的一场旨在对美国民众进行战争动员的“伪事件”。遗憾的是,一些美国权威传媒不加质疑地报道了。

偏听偏信是导致新闻失之准确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尤其当记者面对权威消息来源时。如果记者不加质疑鉴别照搬他人提供的信息就可能导致新闻报道失之准确。

(4)抢时效

不顾准确性抢时效是准确性的最大敌人。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1944年,杜鲁门与杜威竞选美国总统,11月3日,计票尚未结束,《芝加哥论坛报》就在头版以通栏标题刊登消息:杜威当选美国总统,并刊登杜威的巨幅照片。结果隔了一天,最终统计结果显示杜鲁门获胜。杜鲁门在宣布自己获胜时,还特地向支持者展示了载有“杜威当选美国总统”新闻的《芝加哥论坛报》以示羞辱。

1981年对里根总统遇刺事件的报道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失实之一,称总统安然无恙,而事实上总统胸部中弹。失实之二,报道新闻秘书吉姆·布莱迪伤重致死。失实之三是报道里根总统正在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失实之四是报道截至下午7:15,总统的手术已持续4小时并还在进行,而事实上他已经离开手术室1个多小时了。导致这些失实的主要原因是急于率先报道,加上现场编辑难度较大[5]

为抢时效而出错的案例在国内传媒界也很多。2004年8月29日凌晨,悉尼奥运会女排决赛还在激烈进行中,中国女排前三局以1∶2落后,在关键的第四局中国队仍以21∶23落后,在比赛尚未尘埃落定时,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率先在显著位置发布一条消息“女排姑娘奋战不敌俄罗斯,20年奥运冠军梦惜未能圆”。但事实是,中国女排最后关头反败为胜,再圆奥运冠军梦。

可以说,为抢新闻而牺牲准确性是记者最难以克服的职业病。《华盛顿邮报顾问卢·卡农(Low Cannon)说,速度“是一种能与准确相竞争的价值,在竞争环境中,准确很难赢得上风。我们把半生不熟的新闻搬上节目或报纸而不去花时间核实。事实上,该新闻应再等一天播出”[6]。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认为,盲目膜拜时效性是有害的,它与任何其他的速度癫狂症一样有危险的反社会倾向。

因此,对于过于看重时效的记者,“除非准确,否则再快也白搭”这句话是很好的忠告。

(5)随意转载,疏于核实

随意转载、疏于核实是造成新闻报道不准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疏于核实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根本没有核实,二是没有认真去核实。核实是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有效方式,而疏于核实则是造成报道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2005年5月11日,一篇英文报道出现在彭博社伦敦办公室的电脑屏幕上,报道称中国将在下周中美经济官员会晤后宣布人民币升值。彭博社立即将这一信息以标题新闻的形式发送到交易终端。彭博的竞争对手路透社转发了彭博的消息。结果这一错误的信息引起全球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而彭博社的报道来源于国内某传媒的错误报道。其实,无论是国内相关传媒,还是彭博社、路透社,只要他们向中国有关部门核实一下,这一错误不难避免,但是为了抢“大新闻”,他们没有这样做,这是导致这场大波动的主要原因。

(6)曲解

曲解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是记者经常犯的毛病。根据路透社2004年1月28日的报道,在节目中指责布莱尔政府操纵情报夸大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威胁的BBC记者安德鲁·吉利根(Andrew Gilligan)承认,他报道中的一些措辞是不准确的,并且一些代表他的解释而非戴维·凯利(David Kelly)自己的话。赫顿报告也认为,吉利根对政府的指责是“没有依据的”,对凯利的原话有曲解。曲解使记者安德鲁·吉利根、BBC高层以及整个BBC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006年4月24日,国内某报报道“扫墓祭祖烧‘别墅’将被查处”引用某民政部领导的话说,“今后发现烧‘别墅’、‘轿车’、‘二奶’等乱七八糟的祭奠品,民政部门将会同国土、林业等对当事人予以查处和处罚!”但经查证,民政部领导根本没有讲过政府要查处烧“别墅”、“二奶”等行为的话。该报事后发表更正承认,记者对民政部有关领导的讲话理解有误,作了不准确的报道并致歉。

歪曲不仅是记者歪曲采访对象的意思,在使用其他传媒报道时也会产生歪曲,从而使报道不准确。2007年第28期的《瞭望东方周刊》刊载了一份律师声明称,部分媒体未经许可,擅自摘编、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利用该周刊的内容并且肆意修改标题,任意歪曲作者本意和歪曲被采访者意图。这种歪曲也是值得注意的。

(7)主观臆测

有些新闻报道失之准确,是因为记者不是根据事实而是根据自己的推测想象来做新闻。2002年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摩尔曼斯克附近海域沉没,政府和军方对失事地点进行了封闭,只有少数官方记者获得去救援地采访的资格。但是从8月14日到24日,却有几百家传媒对事件做出详尽报道,其中很多是主观臆测的产物。

国内一个典型案例是,2006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全国政协经济联组讨论离开会场时,某报记者忍不住向总理喊了一嗓子:“温总理,今年股市会让股民赚钱吗?”听到记者的喊声,温家宝停下脚步,微笑着转过身向记者亲切挥手。记者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是在报道中说,“从温总理一笑一挥手之间,分明看到了今年股民获得丰收的希望,看到了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看到了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看到了证券市场交易品种不断增多,看到了更多的信心和希望。”显然,温家宝向记者微笑、挥手只是礼节性的举动并没有其他含义,而记者居然根据温家宝的这一举动,对证券市场做了一番预测,实在有些离谱。

(8)断章取义

所谓断章取义,就是割裂话语或文字内容的整体性,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的部分意思。

2007年8月8日,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上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威胁实施抛售美元的“核选项”》的报道,作者安布罗斯·埃文斯-普里查德(Ambrose Evans Prithard)援引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的话称,“北京警告可能动用1.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为政治武器,以抵抗来自美国国会的压力”[7]。该报道引起巨大的反响,法新社等世界许多传媒纷纷转载。美国总统布什、财政部长保尔森以及中国央行也不得不出面表态。被普里查德引述的两位中国学者认为,《每日电讯报》对他们的话断章取义。正是由于普里查德断章取义制造的假新闻引起了中美乃至世界的震动。

(9)专业知识欠缺

专业知识的缺乏是导致新闻不准确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金融、科技、艺术、法律等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这些领域需要记者要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来支持。比如《纽约时报》报道法院新闻的记者林登·格林豪斯,读了好几个学位,对法律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就专业知识的深度来讲,在美国报道法院新闻的记者没有一个人可与之相比。林登·格林豪斯之所以成报道法院新闻的顶尖高手,与他的教育背景密不可分。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认为,对一个撰写科学和艺术报道的记者来说,无论多么勤奋用功也无法弥补教育欠缺带来的背景知识不足,更无法获得训练有素的思考方法。过去,记者缺乏科学知识已经给科学带来了损害,也愚弄了读者大众。

一些案例证明,记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是决定能否准确报道的关键因素。这一点,从《纽约时报》记者尼尔·希恩在处理“五角大楼”文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在拿到“五角大楼文件”后,希恩在三个方面作出了贡献:一是鉴定了文件的价值;二是绝对肯定了文件的可靠性;三是作为主导人和主稿人希恩在随后进行的文件的分析、辨识、研究、取舍、写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三方面作用的发挥是以希恩在越战新闻报道上所建立起来的知识与能力为基础的。

CNN以报道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而闻名,这里的记者和主持人大都有丰富的国际报道经验,在这方面有广泛的知识储备,所以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能很快进入角色。有时一个突发事件发生了,主持人能在手头没有任何稿件的情况下可以应付半个小时。

而国内一些记者在做专业性较强的报道时,既不注意补充相关专业知识,也懒得去请教专家,所以一些报道往往令内行人贻笑大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子今接触最多是历史、考古方面的报道,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某权威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曾把一个在考古工作者看来不太重要的考古新闻作为最重要的新闻出现。有些在专业人员看来是旧闻的东西,有人却还当“新闻”在炒。比如有一则报道,说秦始皇兵马俑原来是有彩的,现在需要先进技术去保护。其实在历史考古界,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早已人所共知。新闻记者以为获得了最新的发现,实在有点令人啼笑皆非[8]

2007年4月,一些传媒热议的“人兽羊”新闻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的电台说,“最近出了一件好恐怖好恐怖的事,美国制造出了第一头半人半羊的怪物……”有的电视台把它错当成克隆,主持人说“要是最后出现了一个人头动物身,这要比炸一两颗原子弹还让我无法容忍……”实际上,被传媒恶炒的“人兽羊”其实和一般的羊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身上混入了一小部分人的细胞而已,生物学上叫做“嵌合体”,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混杂人和羊特征的神话怪兽。方舟子对此现象评论说,媒体人士当然可以对科研成果发表意见,不过在大发感慨之前,总该先掌握一点科学知识,弄明白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9]

实际上由于记者缺乏专业知识说的外行话、制造笑话的事并不少见。问题是,没有专业知识怎么办?除了恶补或者请教有知者外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在这方面著名记者王克勤的做法值得学习。他在采写《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之前没有炒过股,对股票知之甚少,于是他买来很多财经书籍,认真研究股票、研究股市、研究规范,以弥补自己对股票方面知识的欠缺。

(10)将个人观点误为官方观点

将个人观点作为官方观点是一些新闻报道失之准确的原因。比如把专家或官员的私下谈话或文章、著作、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中的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当成官方观点来报道。2007年1月,国内某报刊载报道称“商务部允许人民币今年升值4%”。报道援引了商务部下属的国际经贸合作研究院有关专家所作的研究报告《外经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中的内容,而该研究报告在商务部网站刊出时已注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该报记者依然这些观点当作商务部的官方立场,结果误导了舆论。上面提到的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案例中,记者普里查德除了断章取义两位中国学者的观点外,还把两位学者称为“官员”,这样就赋予他们的所言以官方色彩,从而具有权威性,而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他们的所言只代表个人,只是一家之言,而不代表官方,因而不具有权威性。因此,在报道时,分清个人观点和官方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11)夸大渲染

美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曾发生过一起震惊世界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共造成80多人死伤。国内有的报纸在报道时称“使馆的大部分被炸塌”、“爆炸引起的尘土弥漫了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整个天空”。而据在现场做报道的新华社记者观察,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大使馆的三层主楼只是东北角被炸塌了很大一部分,也确有浓烟升起,但是只是一柱,远没有弥漫达累斯萨拉姆的整个天空。可见,该报在报道时对爆炸的程度做了夸大渲染,使报道的准确性打了折扣[10]

此外,道听途说、以偏概全也是导致新闻报道不准确的原因。

2.消息来源方面的因素

新闻报道失之准确,除了记者方面的因素,还有消息来源方面的因素。由于种种原因,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经常是不准确的,即使权威消息来源、官方消息来源也不例外。消息来源提供错误信息有的是有意,有的则是无意。

(1)有意

一些消息来源出于某种目的会有意向记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比如,美军拯救被俘女兵林奇就是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军方制造的一个虚假故事。这个传奇被美国传媒大肆报道。而真实情况是,林奇被俘之前没有打完冲锋枪的子弹,枪卡住了。在她被“拯救”之前,伊拉克军队早就撤退了。在医院里,她也得到了伊拉克护士和医生很好的照看,他们还想方设法把她送回美军。对此,《纽约时报》的评论质疑道,美军是否出于宣传目的操纵了整个故事?《纽约时报》认为,美国媒体被诱使接受了一个揪心的爱国故事。而在美国传媒醒悟之前,BBC的报道就指出拯救林奇是五角大楼导演出来的故事,并且是所有新闻操控中最令人发晕的一次。

上面提到的“育婴箱惨案”也是一例。从“育婴箱惨案”到“拯救女兵林奇”都是消息来源有意提供不准确信息诱导利用传媒达到自己目的的典型案例。

(2)无意

由于职位、认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消息来源也可能提供不准确的信息,尽管他们是无意的。事实上,很少有消息来源是完全可靠的,即使他们相信自己告诉记者的是事实、真相。因此,记者必须对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保持警惕并认真核实,即使对记者认为是权威、可靠的消息来源也不例外。这是记者应特别注意的。对消息来源的轻信、盲信是记者之大忌。

3.规范方面的因素

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准确性方面,传媒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来约束记者编辑的职业行为;第二种情形是虽有规范,但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制约作用或对新闻报道不准确现象听之任之。这两种情形是导致新闻报道不准确的制度因素。对西方传媒而言,主要不是缺少规范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贯彻规范的问题。比如《纽约时报》、BBC,它们的规范非常详尽严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难以完全做到。因为,这些规范毕竟是传媒自律性的东西,尽管违背某些规范可能会招致处罚甚至解雇,但规范毕竟不是法律。而国内传媒则多属于前一种情况,很多传媒基本上处于无规可循的状态,也有一些传媒虽然制定了一些规范,但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还有的传媒制定的规范不错,但是制定完了就束之高阁,在实践中难以实行。因此,制定好规范并在实践中遵守好规范,是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