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持正确舆论导向,真正坚持用“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新闻事业

保持正确舆论导向,真正坚持用“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新闻事业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但绝不能再把一切问题“泛政治化”。这样做,当然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真正表现。长期以来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新中国成立后对政治重要性的高度强调和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产生“泛政治化”倾向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原因。

第一节 保持正确舆论导向,真正坚持用“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新闻事业

我们认为新闻事业具有多重属性,反对用其一种属性否定、掩盖其他属性。但是,意识形态属性依然是新闻事业最鲜明、最重要的属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当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1]这里所说的“臭的马克思主义”“死的马克思主义”,说穿了,指的就是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处于急剧变迁过程的今天,尤其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我们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扬马克思主义固有的实践品格,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新闻事业要坚持用“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实践,就要做到:

第一,党性原则。这是衡量新闻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核心问题。它是由我们新闻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就成了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

党性原则落实于实践,就是要在政治上宣传党的主张,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政治议题上自觉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宣传纪律。在思想方法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2]

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因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表现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党的十六大首次把“两个先锋队”的论断写进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对我党性质的这一科学表述,要求我们的新闻事业一方面要做好中国工人阶级的“喉舌”和“代言人”,同时也要做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喉舌”和“代言人”,并以反映好、代表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这其实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二,服务大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懂得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事业必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全局服务,而不能游离于外,更不能把自己当成所谓独立的“第四种权力”。在今天,就是要无条件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最大的大局。要自觉地、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

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心任务是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闻事业服务大局同样也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在现时代,党和人民的一切任务都归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闻事业也要紧紧围绕历史使命,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促进社会沟通,增进社会和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三,引领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引领、整合社会多元纷繁的意见,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30多年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社会变革,造成了利益主体的分化,带来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必然带来社会意见的多样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事业的指导地位,就要求我们为多样化的社会意见引领方向,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引领、整合多元纷繁的观点,在“不同”中求“和”,在尊重具体意见差异的同时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实现舆论主旋律与意见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这里要强调的是,主旋律绝不是“单音调”,只有丰富的声音才能真正组成“主旋律”。这也就是新闻学界老前辈甘惜分早前提出来的“多种声音、一个方向”。

如何在多种声音相“和”中形成主旋律,在多元意见中体现统一的核心价值观,这是舆论引导在社会转型新形势下所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政治上高度集中、带有浓厚斯大林模式特点的年代,全国只承认一种利益、一种思想、一种声音,舆论引导也就是要把这单一的声音灌输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而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以后,多元利益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利益的出发点不同必然带来观察事物角度的不同、思考问题方法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思想和声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承认多元意见存在,既是时代变革的必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所以,今天摆在舆论引导面前的任务,已不是简单地灌输某种单一的声音,而是要让各种不同的声音相和谐以形成美妙的“和声”,在多元意见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搞“泛政治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但绝不能再把一切问题“泛政治化”。

“泛”者,泛滥,溢出其正当应有之界限之意也。关于政治的定义就不胜枚举了。在西语的词源中,都来自古希腊文,原意指城邦公民参与城邦统治、管理的公共活动。所以,政治总的来说是指国家权力的博弈和公共利益的协调。而搞“泛政治化”的人,肯定是从国家权力的角度理解政治的,就是要把一切问题都上升到事关国家权力的高度。搞“泛政治化”的目的,就是对人民的权利进行最严厉的约束,稍有偏差就视为国家“公敌”,必除之而后快。在新闻领域搞泛政治化,就是把什么议题都当成政治议题,对什么不同的意见都“上纲上线”,最后让所有公民和媒体都“人人自危”,说什么都害怕犯了政治错误。这样做,当然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真正表现。

中国文化中具有明显的“泛政治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产生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催生了“泛政治化”倾向。近代以后,政治激进主义受到礼赞。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的政治运动使“泛政治化”倾向达到高潮。长期以来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新中国成立后对政治重要性的高度强调和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产生“泛政治化”倾向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媒体对“政治家办报”的狭隘理解、媒体走向市场化后消费主义取代了批判意识也是产生“泛政治化”倾向的原因。“泛政治化”是一种缺乏政治理性的行为。[3]“文化大革命”使“泛政治化”达到巅峰状态,甚至一个人写错一个字、说错一句话就会招致灭顶之灾,至今仍让人不寒而栗。从另一个角度讲,“泛政治化”盛行的年代,也一定是国家权力无限膨胀的年代,膨胀到可以无所顾忌,而民众、社会的权力却无限萎缩。

作为我们立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着我们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国家权力的总体原则。在涉及国家政治基本原则问题时,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不动摇。但把任何具体社会事务或文化现象甚至纯属私人生活空间的事,全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去牵强附会,那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对于不涉及政治方向和国家权力总体原则的具体个人或公共事务,完全可以交给个人或相应的社会组织自行作出选择,而不要都搞成政治议题弄得人人自危。

第二,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保障公民思想言论自由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表现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绝不是说公民的任何想法都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马克思主义是以人的解放为宗旨的,是追求思想自由的。恩格斯曾经赞叹道:“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4]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关于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所以,马克思主义和思想言论自由绝不对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保障公民思想言论自由绝不矛盾。

西方批判学派在一切意识中寻找出权力控制因素即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学理上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舆论引导者应该去直接控制人们的一切意识。事实上这种控制不仅是对人性的钳制和对人民权利的侵犯,在民主、理性的社会里也是达不成任何实际效果的。只有在专制的社会里,这种意识控制总是伴以血腥恐怖,才可能在一段时间里真正奏效。思想不能靠钳制,也不能靠简单的灌输,而只能靠引导,靠渗透,靠润物细无声。像苏格拉底说的“知识助产士”一样,通过引导让接受者在自己的思考中获得结论,这样的结论才是受者自己真正的灵魂。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North)的理论,意识形态是具有一定层次性的,它可以被分为体制内(由官方政治化)的意识形态和体制外(内在化于社会中人们)的意识形态。体制内的意识形态由官方控制并加以强化灌输,体制外的意识形态则是一种自然的内在化于人自身的。体制内意识形态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强化灌输必须和人的权利等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一个良好的体制内意识形态必须为自己设定一个界限,没有这个合理界限就会造成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的侵犯。[6]“泛政治化”在新闻管理中的突出表现,就是无视这样的界限。

从另一个角度讲,公民的思想言论自由是写进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只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思想言论自由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建设起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全盘照搬照套西方新闻体制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有勇气不断吸纳全世界有价值的文明成果,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僵化和教条化。认为西方新闻体制一切都无比美妙,看不到西方私有制基础上新闻自由的局限性,在理论上是十分幼稚的,在实践上是十分有害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其诞生之时就吸收了几千年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时代在前进,指导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也将处于动态的不断进步之中,并且要继续不断吸收人类思想和文化一切新的优秀成果。也正因为这样,它才永远具有生机活力。僵化的理论体系是肯定不能担当指导人类进步的重任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党中央正是靠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不断开创新局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新闻是直接面对实践最前沿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事业的指导地位,必须不断回应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抛弃一切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具体论点,而绝不能搞本本主义,用僵化的教条束缚生龙活虎的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